基于“双减”之下的小学语文分层作业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胡贞娇

江西省吉水县金滩学校 331600

摘要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学科教学带来了显著变化,为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学科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本文将小学语文作为一个实例,从“双减”的背景出发,从分层作业入手,对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以期通过改善分层作业的质量来达到“减负”和“提质”的目标。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

正文


前言

双减政策所针对的正是课外补习和繁重的作业,所以,在双减的大环境下,老师们要把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而分层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作业方式,它迫切需要做出与双减政策相适应的变化。

“双减”政策下实施分层作业的原则

以生为

在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之前,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认知能力、发展需求等展开客观地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层次的作业都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才能使每一位学生在完成多样化、递进式和深度的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减负增效

教师应把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为分层作业设计的着力点与落脚点,全面分析并综合评价作业的实效性、针对性,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以及他们在作业过程中的收获与体验,调整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不断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完成分层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一)明确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分层布置“专属”作业

每一名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都不一样,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深入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的真实水平,并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大致分层。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要牢牢抓住“基础”这两个词;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指导他们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能力的提高相结合;对于基础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要给这类学生绷根弦,让他们不断扩展所学知识,以培养语文素养。

例如,老师在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年级古诗《题西林壁》的作业时,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作业,主要是让他们背古诗;基础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快速完成了对古诗的背诵之后,主要以展开对古诗文意境的想象为主,并能将自己对古诗文意境的想象与家长、教师及学生分享。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的了解,指导他们将上述两种类型学生的作业有效结合起来,完成背诵,尽量想象古诗文意境。

)自主选择的分层教学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多采用书面形式,作业形式难免太过单调乏味。不能与学生的思维相结合,在小学阶段的作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又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此时,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对作业教学进行补充。将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使其不再拘泥于书面形式,在教授语文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后作业设计上,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分层管理作为课程学习的核心,让学生在快乐中作业,不断学习。

例如,在《古典名著》的教学中,教师以单元阅读作文训练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以古典名著单元为引爆点,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古典名著的大门,在作业布置环节,教师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来阅读,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的经典课堂,在作业布置上,教师并没有采用直接的限制作业,而是让学生对感兴趣的章节进行拓展,具体的阅读步骤如下:

1)我讲名著故事。让学生复述名著故事,总结其中感兴趣的故事环节,使学生对名著故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我将表演名著片段。结合自主设计类单元交际题目,以一单元小组为核心,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取某一片段,编写这一篇短文,组建相应的课本剧。结合演一演的模式,加深学生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我来评论一下经典作品中的角色。通过名著讲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对其中的人物进行名片设计鉴赏,了解名著类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并对其语言表达过程做出分析。(4我会为名著评点辩驳。以《水浒传》为例,让学生对名著中的人物及内容作出评价,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展开辩论,形成一场辩论会。在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加强理解,这样的步走策略,由层次性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制定作业分层评价机制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比较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会比较在意老师的评价等。如果能在作业设计中建立起激励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作业评价机制,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语文作业的认同度和关注度。比如,我们可以将作业等级设置为“王者作业”“白银作业”和“青铜作业”,这样就能让学生产生一种玩游戏时的兴奋感,从而刺激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此外,老师们还可以在不同等级的作业上打上不同的记号,给学生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学生的作业也可以通过盖章、写评语等形式进行评价。

例如:在《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中,如果学生能写出符合逻辑的句子,就给他们画一条波浪线,或者打一个五角星,字迹工整的学生可以被评为银牌作业,而那些符合逻辑有新意的文章可以被评为王牌作业。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学生们对表情包有了很大的兴趣,因此,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为他们画出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的表情包,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语文作业的兴趣。或者还可以积极借助相关作业软件,在每次作业完成之后,一些语文软件会设置积分奖励,以及作业报告,教师可以根据积分情况来设置不同的奖励,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小学生们也比较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双减”的背景下,通过对作业进行分层,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找到更多的提升空间和努力方向,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一个不同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不至于因为看不到效果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及能力的差异性,找出每种学生的最接近发展区,并设计出不同难度水平的作业,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冯名花.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实施方法与策略[J].读写算.2021(26).

[2]吴静.小学语文分层作业的拓展技巧研究[J].教师.2021(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