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周建民

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332000

摘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工具。读书可以让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可以让人明白道理、启迪人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让我们摆脱平庸,走向卓越;读书可以让我们远离庸俗,远离空虚;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才干,战胜困难。所以,我们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进步。那么,在当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下,怎样才能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呢?


关键词

读书、阅读、作用、策略

正文


前言: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移动设备等的普及,学生已经渐渐养成了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很难积极地阅读传统的经典名著。此时,学生要面对考试的压力,也很难将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一本完整的书籍阅读中。因为上述问题,使得阅读活动的推行与执行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同时也不能确保学生的阅读量。针对此,教师要承担起引导学生阅读的责任,积极创新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方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一.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文本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滋养,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素质。阅读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人文主义意识,让他们更加关心时代的变化和人类的情感。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接触新文化意识形态的机会,可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1]

(二)有益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

喜爱阅读的学生一般语言能力都比较好。那是因为学生在书中学到的复杂语言,能在大脑中自然而然开始解构。虽然学生思维相对成熟,但是也能引起模仿,在这样的模仿中,语感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语感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促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扩展人生经验

有良好的阅读基础的学生,往往更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懂得怎么处理危机和挫折,心境也会安稳快乐。那是因为热爱读书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视野开阔,胸怀宽广。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学会善良。在这种条件下,爱读书的学生可以更早地关注到他人、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他的人生经验远远高于阅读较少的学生。

二、学生进行阅读的现状分析

(一)没有对该理念做到正确认识

当前,教师的教育方法虽然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他们改善的教育方法并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的效果,反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很好的组织一部分的阅读计划,只是让学生自己摘录一些好词好句,然后不再提问。由于教师对此不够关注,导致了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只是抱着敷衍的态度进行阅读,没有真正地用心去读,这使得阅读的观念很难贯彻下去。为了应对考试的测验,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把名著中的要点和情节提取出来,要求学生去记忆,这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阅读在教学中得不到贯彻落实,造成了学生的文学修养极低,不利于其语言能力的提高[2]

(二)没有正确的指导方法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没有重视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别,而是对他们进行了统一的无差别阅读指导,这就使得他们的阅读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抗拒心理,从而使他们的成绩逐渐降低。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初,教师还会督促学生进行阅读,到了后来,教师逐渐放松了对学生的制约,导致学生阅读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所以,针对学生阅读自主性不强的问题,教师要有耐心地引导他们,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评价不到位

大部分教师把学生分数的高低当作是对阅读成果的判断标准,他们认为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控较好,而分数较差的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较差。但是,这是一种比较偏激的评价方式。因此,在阅读评价过程中,并不能将这些问题都归咎于学生课外阅读的不到位,因为每一名同学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耐心地指导。有些同学抱着笨鸟先飞的心态,下课后很好地看了一些课外书籍,但他们缺乏一些有效的引导,导致了他们阅读的事倍功半。所以教师要鼓励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而不能只看学习成果。

三、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3]

首先,可以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读书的好处。其次,要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我为祖国添光彩主题活动;在学校开展我与好书相伴征文比赛活动;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书写一段话等。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不断进步。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形成一种意识——读书是有好处的。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了,他们就会主动去读书,主动去思考。

(二)创设读书氛围,激发读书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要自己多读书,只有教师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才能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我首先在班级中成立了读书社,然后制定了详细的读书计划,由班干部带头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让学生背诵古诗、学习新词、体会课文意境等;组织学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籍推荐给老师和同学们;组织学生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书籍推荐给大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并从中找到自己喜欢读、想读、应该读的书籍。当孩子们在书中找到了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便会产生读书的兴趣。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去阅读课外书籍,去品读不同作者写出的不同风格的文章,就会使学生由喜欢阅读转变为热爱阅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晨会课、班队课等时间进行读书交流会,让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读书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主动学习、主动读书的热情。

(三)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读好书

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在班级里,如果有一个图书角,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但图书角要如何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可以采取轮流制。在开学初,我将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每天对这五个小组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可以采取积分制,每完成一项任务,就给相应的分值。比如:每天的阅读任务是阅读一篇课文或课外书一篇;每完成一项作业或作文等就得相应的分数。

第三,可以采取推荐制。每学期开学初,我会将新学期要读的书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读过的书籍拿到教室来,放到指定位置上。然后由老师和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所读书籍的理解程度来推荐书给他们看。每个月都会对各个小组进行一次评比,看谁读的书最多、谁读得最认真、谁写的读书笔记最好等等。通过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促进他们自觉地读书。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读好书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质量。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如:举办书香校园”“班级读书会”“师生共读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得乐趣。还可以举行各种读书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豪感[5]

总之,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吧!

(五)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使学生爱读书

阅读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读书。如在学校组织的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中,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可以使他们体会到读书是一种乐趣,让他们对读书产生兴趣,从而爱读书、读好书。总之,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书籍的重要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等格言也都强调了书籍的重要性。总之,只要我们正确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就一定能让学生健康成长[6]

(六)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学生多读书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平时可以要求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或在晚上睡觉前给孩子讲故事等。我们还可以建立家长读书档案,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来让家长读给学生听,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在家里,家长可以多带学生去图书馆、书店等地方看书。在学校里,可以发动学生们自己办读书小报、写读后感等。

(七)基于互联网设计阅读活动,拓展阅读资源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应该重视对阅读资源的扩展,而这通常就是从创设丰富有趣的互联网+阅读活动入手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三个角度展开:第一,自主阅读作为阅读教学中一种主要的阅读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网络上的阅读素材,根据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为他们挑选适合的阅读素材这样就可以激励他们积极地进行阅读,加强他们的自主阅读意识,使他们的阅读水平逐渐得到提升[7]第二,交互阅读它不仅包含了学生之间的交流阅读模式,还包含了学生和教师的交互阅读,教师可以在网络基础上,组织出几个以网络为基础的阅读情境表演活动,来推动交互阅读的实现,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经验。第三,家校阅读。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需要父母参加的阅读活动,例如:家庭阅读会、家庭阅读故事表演活动利用网络的方式将各种资源进行利用,让家庭和学校之间能够进行交流,从而让孩子们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就要让他们在快乐中读书、在快乐中成长。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书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同时要积极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好处,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高尚的情操。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读书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8]

参考文献:

1. 杨晓梅.课外阅读的作用与指导方法[J].  2022(18).

2. 洪淑娟.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激发小学生""读整本书的策略[J].天津教育, 2022(6):177-179.

3. 陈亚楠."多读书"可当改革重任吗——"语文教学以'读书'为要"论商榷[J].真情, 2022(1):2.

4. 许丽丹.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J].教师, 2018(6):1.DOI:10.3969/j.issn.1674-120X.2018.06.021.

5. 丁红梅.阅读点亮青春梦——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公司培养青年员工多读书读好书[J].农电管理, 2019, 000(008):55.

6. 宁坤玉.多读书,读好书,提升境界[J].健康大视野, 20132118, 927-927页, 2014.

7. 杨书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班级读书会指导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10):3.

8. 陈平."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系列谈--"慢慢走,欣赏啊"中小学生如何阅读艺术类书籍[J].人民教育, 2020(1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