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融合的三阶科创项目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怀学 龙庭海

泸州市大北街小学校 646000 泸州市梓橦路学校 646000

摘要

儿童思维的培养,是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新时代人才竞争的必然要求,更是儿童终生发展的需要。针对科创课程体系不健全、发展目标不清晰、推进深度不够的问题,项目组探索了三阶科创实践项目的构建,以序列化的建模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创生科技育人的新样态。


关键词

学科融合;三阶科创;模型建构

正文


一、构建三阶科创,体验智创乐趣

(一)低段积木搭建

积木搭建是指利用积木零件及各类环保材料,发挥空间想象力,把生活中或者想象中的角色形象、场景设施用积木搭建的形式展现出来,塑造一个多彩的、有创意、有内涵的模型世界。它所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全面性、知识性、差异性和趣味性等均符合儿童的发展目标。

(二)中段图形编程

图形化编程相比传统的代码编程,更加简单、易读、易上手,是适合所有少儿学员的入门平台。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图形化编程工具,是图形化编程工具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建立程序的过程中用到涂鸦、录音、找图片这些有趣的活动。

(三)高段鲸鱼编程

鲸鱼编程是指搭建与编程相结合,主要运用鲸鱼机器人及编程软件,开创性地将智能伺服电机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使积木更灵动。它融合了语音、视觉、情感表达等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人表情更丰富,表达更形象,与孩子的互动更默契。同时兼具流程图、scratchPython、C、模块编程等五种编程软件,可满足5-17岁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编程需求。

阶科创以模型构建为载体,经历“实物模型搭建-图形模型创建-程序模型构建”,体验智能创造

的乐趣,并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创项目在设计上着力凸显科技教育的科学性、进阶性、互动性、创新性、融合性、系统性。

二、模型序列建构,培养创新能力

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是遵循“动作感知——直觉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过程在三阶科

创项目教学实施中,教育者尊重“学生在模型建构过程中,遵循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路径”,并关注模型建构的序列化、层次性整体性。

(一)实物类模型搭建,培养创新意识

积木搭建,利用积木零件和环保材料进行实物类模型搭建,对低段学生从动作感知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操作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明确项目任务→样例模型启发,小组创意设计→积木零件重组,搭建创意模型→模型展示交流,分享搭建创意→评估改进模型,提升综合素养。

例如:通过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景,明确问题任务。结合样例模型的观摩,孩子直观地感知杠杆、动滑轮、皮带传送等物理结构,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方便孩子形象地认识材料特性与结构功能。模型研究,避免了孩子死记硬背知识点的枯燥乏味,回归素质教育的本质。通过模型的启发,低段学生利用积木零件及各类环保材料,把自己想象中的角色形象、场景设施用积木搭建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模型的展示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拓宽学生思路。在模型评估与改进中,培养学生不懈探究的科学精神。

积木搭建主要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树立孩子的空间感,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从基本的感知觉训练到高级社会情感发展,从基本的动作技能训练指向直觉思维,再到髙级思维能力发展。

(二)图形化模型搭建,促进创意设计

图形化编程,在实物模型的搭建基础上融入信息技术Scratch,运用多学科知识,利用图形化编程工具,将实物转化为图形化模型中,促进学生的创意设计。具体操作方法:动画欣赏,明确任务→样例研究,认识工具→范例引导,学习编程→小组合作,模型创建→评估改进,提升素养。

例如:通过欢欢出行、李白静夜思乡等动画欣赏,明确问题任务。结合教师对动画模型的创建演示,孩子直观地认识图形编程工具的功能,了解舞台背景、图片素材、语言录制等在作品中的应用。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各种素材的筛选与优化组合,了解各工具的功能与使用。样例展示与工具使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学习涂鸦、编辑脚本、设置动作路径等。通过模型创意设计,学生把自己想象中的角色形象、动画场景设施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作品的展示交流中,对各种人物角色的情感与思想有了形象地感知,并尝试运用图形表达自己的情思。

图形化编程在建立程序的过程中,融入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用到涂鸦、录音、找图片、脚本编辑这些有趣的活动。通过长期的训练,培养和提升孩子的创新思维、计算思维和编程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世界的底层逻辑,从而更好地应对解决未来人生的各种问题,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三)编程类模型搭建,提升创新技能

鲸鱼编程,将积木搭建与编程相结合,主要运用鲸鱼机器人及编程软件,驱动机器在一系列工作指令下解决问题任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提升其创新技能。具体操作方法:创建项目,明确任务→研究场景,分析问题→程序设计,形成指令→程序导入,机器运转→评估改进,提升素养。

例如:创建花样游泳趣味性项目;研究场地图模拟装置,分析并细化要解决的系列问题;利用程序编辑工具,形成系列的动作指令;将程序导入机器,观测程序设计是否能促使机器人完成花样游泳竞技项目;根据任务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适时调整指令设计,并再次验证。学生在经历系列的模型建构中不断创新,熟悉了花样游泳竞技项目,感知了运动竞技精神,促进了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编程模型构建,融合了科学知识、信息技术、数学运算等学科知识,通过语音、视觉、情感表达,让孩子借助机器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结语

总之,三阶科创教学倡导跨学科学习,创设多样化的趣味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模型建构中全方位展示自己。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三阶科创实践,以儿童发展构建课程体系,以序列化的模型搭建为活动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培养,创生科技育人新样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