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课内外阅读教学实践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宋西艳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221300

摘要

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主题意义承载着特定语境中的思想、文化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尤其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入探究应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研究发现,主题意义探究已经深入英语阅读教学,并且带来了新的教学评估方式的出现,但同时也存在阅读教学的深度不够的问题。研究认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实现主题意义探究这一问题上,应当融入传统文化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讨论和合作学习,并且教师要设计创造性任务和项目。


关键词

主题意义;高中英语阅读

正文


引言

在现代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已经不再是简单教授语法规则和词汇的问题。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主题意义承载着特定语境中的思想、文化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是语篇意义的升华,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所在。尤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入探究应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将聚焦在主题意义探究的基础上展开高中英语课内外阅读教学实践的讨论。

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培养的不仅是语言运用能力,更是整体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探究文本背后的主题意义,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言材料,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评价和表达。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内外阅读教学中融入主题意义探究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一、主题意义探究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主题意义探究鼓励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接触文本,超越表面的字面意义,探索其中的隐含信息和作者的用意。通过认真分析主题,揣摩角色的情感与动机,审视情节的发展,学生们能够获得对文本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这种深度的理解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文本的要点和细节,还能够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主题意义探究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辨与探求的方法,通过对文本背后意义的解读,学生们能够培养出辨别信息的能力,并形成独立见解。他们不仅仅是读者,更是理解者和思考者。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对文字和观点进行分析的本领,使他们可以从文本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不断追求知识的深度。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主题意义探究,学生们被鼓励以更为深入的方式审视文本,挖掘其中隐含的意义和深层次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细致地分析文本的各个方面,并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背景知识提出观点。同时,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需要提供具体的证据,包括文本中的引用、细节描述、角色行为等。此外,学生们还需要进行推理和辩证思考,从不同角度和观点对文本进行探究,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评价文本,还促进了他们的判断力的发展。通过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判,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出对信息的敏锐辨别能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表达

通过主题意义探究,学生们不仅仅是被要求理解故事情节和表面的意义,而是被引导去思考更为深刻的议题,如友情、自由、正义、人性等。这种思考不仅要求学生触及到文本背后的内在思想和哲学,而且还鼓励他们将这些思考与自身的经验和现实联系起来。通过对这些重要议题的思考,学生们能够加深对人生意义和个人价值观的理解,并形成独立的观点。此外,主题意义探究还激发了学生的个人情感和思想。通过与文本中的角色和情节共鸣,学生们能够体验到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幸福等。这种情感的体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通过以自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学生们也培养了坚定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二、主题意义探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现状

(一)主题意义探究深入英语阅读教学

目前,主题意义探究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被广泛地运用于教材和课程设计中。在众多教材和教师手册中,对于学生理解和深入分析主题的重要性都予以了强调。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主题,并激发他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思想。这种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绝佳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主题意义探究来开拓思维、提升理解力,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例如: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夏王磊老师就以牛津译林版9A Unit 7 Reading的教学为例,结合主题意义探究,认为教师要巧设问题,以问题推动阅读的深入,促进学生的思考,以问题为中心创设课堂活动。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内化语言知识,提升分析文章、理解文章的能力。

(二)新的教学评估方式的出现

评估方式也在逐渐转变,更加注重主题意义探究的评价。传统的阅读理解测试通常聚焦于表面信息的获取和记忆,如提取事实细节和简单的推断。然而,现在的评估更注重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会被要求不仅仅解释文本中的主题,还要深入分析作者的意图,并将其与自身的经验和现实联系起来。这种综合性的评估方式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并提高他们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此外,综合性的评估方式还可以包括小组讨论、项目展示和写作任务。学生们可以组成小组,共同研究一个主题,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深入探究。他们需要收集相关信息、分析不同观点、整合自己的想法,并最终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他们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这种评估方式不仅鼓励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阅读教学的深度不够

有学者提到,“目前的语篇研读通常关注语篇信息的获取、梳理和整合,依照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关注“What”层面的内容,对语篇中涉及的“Why”和“How”等层面的内容研读并不精深,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挖掘或肤浅化或碎片化。”[1]在目前的语篇研读中,学生们被教导了如何提取和整理语篇中的基本信息,包括事实细节、关键词和主要观点等。这种方法使得学生们能够迅速了解语篇的总体框架和表面意义,从而帮助他们理解语篇的基本内容。然而,这种关注"What"层面的做法往往忽略了语篇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方式。对于涉及到"Why"和"How"等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往往受到限制,导致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挖掘不够深入。此外,这也会导致学生可能只研究语篇的某些碎片化部分,而忽视了整体思考和对整个语篇的综合把握。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实现主题意义探究

(一)融入传统文化进行思考

鼓励学生思考主题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他们可以尝试从文本中寻找传统文化元素,如价值观念、习俗、象征意义等,然后分析这些元素对主题的影响。学生可以思考主题如何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并探讨这些特点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以《九年级牛津译林版》第一单元阅读材料Two cities in China为例,本文通过介绍中国的两座城市——北京和桂林,重点描述了它们各自独特的景点。在北京方面,主要关注故宫博物院、天安门广场、颐和园和长城等人文景观;而在桂林方面,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特别是芦笛岩和漓江的美丽壮观。教师可以提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思考。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讨论和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学习是培养主题意义探究能力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深入探讨文本中的主题,并分享各自独特的观点和解读。这样的交流和合作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新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教师在组织讨论和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他们可以适时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并提出深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如相关的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料等,以便学生更加深入地挖掘主题的内涵。这种学生中心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造性任务和项目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创造性的任务和项目,以便学生能将所学主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和应用。举个例子,学生们可以被要求撰写一篇关于某个主题的个人故事,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来探讨主题的内涵。这样的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主题,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展示板或制作一个多媒体演示,用以表达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见解。学生可以利用图像、文字、音频等多种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并将主题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数据和图表进行关联。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并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能力。教师在设计和引导这些任务和项目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展现独特的想法和创造力。

结语:

在现代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已经不再是简单教授语法规则和词汇的问题。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主题意义承载着特定语境中的思想、文化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是语篇意义的升华,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入探究应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

研究从主题意义探索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意义、实现现状以及时间措施三个角度出发对此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主题意义探究已经深入英语阅读教学,并且带来了新的教学评估方式的出现,但同时也存在阅读教学的深度不够的问题。研究认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实现主题意义探究这一问题上,应当融入传统文化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讨论和合作学习,并且教师要设计创造性任务和项目。

 

参考文献:

[1]罗珊珊,高旭阳.“四问”驱动:主题意义探究下的阅读教学再审思[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3(05):41-43.

[2]夏王磊.巧设问题,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以牛津译林版9A Unit 7 Reading的教学为例[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3(13):41.

[3]吕晓雅,王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问题及改进[J].英语学习,2022(12):54-58.

[4]蒋莉莉.主题意义探究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以主语从句为例[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3(04):37-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