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开展策略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志雪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洋口镇河北中心小学 邮编:334600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的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起点和基础。老师要教学生字形的组成,字音的发音,这些都是写作和造句的基本功。同时,老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年纪,加大识字教学的课时。而低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他们对识字学习的认识还没有到达一个相对明确的程度他们往往对单调乏味的识字课缺乏兴趣。趣味性的识字教学主要是以寓教于乐为目的,运用趣味性的方式来创新和改进识字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开展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趣味化;游戏识字课堂

正文


前言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识字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它是学生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为此,应加大对学生识字教学的关注,在语文识字教学中主动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并结合他们的性格特征进行趣味化的教学,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语文识字,从而使他们的识字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达到对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识字课堂现状

(一)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

汉字的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汉字的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快乐的学习。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这种情况常常不会发生。纵观我国目前小学阶段的识字教育,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采取了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仅注重对读、认、写的练习,无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拼读和书写的练习,而忽略了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模式化的教学里,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压制,课堂气氛压抑,最后的教学结果也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育规模不够合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运用不同的方法辅助课堂教学。但是,老师应当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只能作为一种助力,让学生们能够顺利地完成识字教学,而在这个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会识字,所以老师们都在进行着持续教学。在实施这一课程的时候,要提防学生马前打车的现象,对教学方法不能过于重视,对教学结果也不能轻视,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标准是否合理。一些老师因为没有合理的教学标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的过程,因此忽视了教学的实质。教师应当在任何时候都将教育目标放在每一门课程上,将一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都运用在辅助教育的工具而非课文上,严格按照教学标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一)调动学生识字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创造一个活跃的、多样化的课堂,注重教学的整合和渗透。所以,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比如游戏教学法、情境构建法、小组合作法等,在课堂中引入诸多生动有趣的图片、优美动听的音乐、形象直观的视频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识字学习的热情。只有使小学生对画面上的汉字感兴趣,才能使他们积极参加识字教学。

(二)降低识字学习难度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小学生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其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征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还使用着传统的重复抄写和死记硬背的方式,这不但会使语文识字过程显得刻板乏味,还会增加学生的作业量,还会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而这种浅显的识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学生对汉字的不理解,会让学生对语文汉字教学感到厌烦。而运用趣味识字的教育方法,则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中进行联想和记忆,从汉字的形状开始,逐渐地学会汉字的发音和含义。不但能使汉字的学习变得简单,还能让学生们在语言上打下坚实的根基。

(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语文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对培养人的思维和语言技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求老师把握课程特色,更新教学观念。运用趣味识字教学,既能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与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深入地学习。同时,老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体会到汉语语言的睿智和韵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的语文基础更为牢固。

三、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开展策略

(一)开展文字游戏

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对趣味课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很容易分心。要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必须掌握好学生的发展特征,对其进行心理分析,采取让他们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目前的识字教育,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主,他们才七八岁,还没有建立起逻辑思考能力,不能准确地记住汉字。许多学生觉得识字是一种无聊的、乏味地学习,容易导致学生对识字课堂的反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阻碍了识字教学的发展。老师是学生地引导者,肩负着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任务,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对识字游戏的兴趣很高,老师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字游戏来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汉字属于方块字,在结构和意义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掌握汉语的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并发展出多种汉字游戏。比如,老师可以用猜字游戏来帮助学生记住汉字,如“日月为明,两人为从”等。再比如,老师可以用绕口令比赛来让学生们记住汉字,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等。另外还有歇后语、成语接龙的等游戏形式。

(二)讲述汉字故事

由于小学生的特点,他们非常喜欢听童话,许多学生希望老师和家长给他们讲童话故事。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非常注重剧情的发展,并积极地参与到故事的学习中。老师给学生们讲汉字故事,可以引起学生对兴趣,并对字形、字音、字义的正确理解。为加深对汉字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汉字的自我探究,老师要将故事与识字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例如,老师在教“人民”这个词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们讲一个故事:“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国家,叫做中国。中国人口超过13亿,中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字,有一撇一捺,看起来很简单,但要维持两笔之间的平衡,才能保证中正。就像做人要正直,要公平一样。“民”这个字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并不困难,就像是一个人举着双手在不断地往前走。旧中国在人民的帮助下,成长为新中国,创造一个接一个的神话”。一个小小的故事,却有着很深的含义。学生通过阅读故事,认识汉字,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了对国家的自豪和自信。

(三)开展趣味游戏,营造良好氛围

游戏是提升学生识字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阶段,游戏化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为此,小学语文老师应针对教材的内容,结合幼儿的爱好,进行趣味化游戏识字活动。通过在各种游戏中把“寓教于乐”的思想融入到课堂中,使课堂上的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快,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识字教学中,当学习完《识字(一)》的全部知识全部学会之后,老师就可以在复习和巩固阶段,安排学生们进行“拍苍蝇”的识字游戏。把自己学会的生字都写在一张苍蝇图形的纸上,然后把一个个烦人的苍蝇贴在黑板上面,然后准备一个苍蝇拍并请学生上讲台来进行拍苍蝇。老师念出哪个生字,学生就要很快地找出相应的“苍蝇”,然后拍下去。一边拍,一边念着生字的发音,看看是哪一个学生的速度更快,发音更准确。在比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会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奖赏,以激励他们不断地刻苦钻研,提高他们的自信和识字积极性。

(四)运用绘本阅读进行识字教学

在小学生的识字学习中,要使他们能掌握识字,必须对他们进行综合调查,了解小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在这一时期,小学生更多的是喜爱图画和故事,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老师进行指导和教学。因此,在小学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来进行指导,从而激起了他们的识字兴趣,也大幅地提升了他们的识字水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常常要求同学们反复地进行练习,以加深他们对文字的深刻印象。比如,传统的教学方法会通过反复的书写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将绘本运用于识字课中,则能充分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能通过绘本中的小游戏来指导他们主动地识字学习。比如,老师可以组织一个绘本故事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写一个短篇的绘本小故事,并让他们在课后做一些简单的练习,然后让学生们按照图画逐一讲解,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终,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挑选出成绩最佳的一位学生,对幼儿进行物质和语言上的表扬,使学生更喜欢绘本识字教学。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绘本阅读活动,在小学识字教学中使用绘图阅读来指导学生,可以发挥学生的竞争心理,从而达到引导他们的目的。通过组织各类绘本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以绘本阅读为基础进行识字训练,通过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并能有效地促进识字学习。比如,老师可以安排同学们进行一场“绘本演讲比赛”,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部有趣的绘本故事,让他们把绘本的全部内容都展现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引起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参加“绘本填字”的活动,由同学们按照图画来完成文字的填词,从而使他们对文字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

(五)组织学生随文记字音

音是识字的基础要素,也是小学生的识字初步,从识字中的“音”入手,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准确性,还可以让学生们迅速地掌握相应的表达能力,因此,“音”是识字的根本,也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识字课上,老师要注意“音”的正确读法,在朗读练习中,如果学生出现了发音错误,老师应立即纠正,只有保证学生朗读时的发音准确,才可以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从而才可以保证后续“形”“义”教学中的精确性和容易度。在小学生的认知中,读音是掌握汉字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音”就是最重要的,只要发音准确,那么他们就不会害怕识字。此外,还可以使学生们主动地参与识字过程,增强他们的识字兴趣。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生字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们朗读这一课文,使他们能够准确地理解汉字的读音。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读音,从而更好地理解汉字,为之后的汉字“形”和“义”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学生们在朗读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把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或者不会读的汉字标注出来,老师可以选择一到两个学生来进行朗读,其他学生可以根据这两个同学的朗读来理解自己不会得汉字。最后,老师再对标注比较多的汉字做重点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读音,进而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有遇到不会读的汉字,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以便掌握汉字的正确读法,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有一定的交流时间。也就是说,在进行随文识字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使其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与沟通,使他们对汉字有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海燕,于晓琴,运用微课提升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实践性研究与发展前景[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81+113.

[2]梁诗婷,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语文识字类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实践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29.

[3]梁碧瑜.研学后教理念下趣味儿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41.

[4]朱建萍,凸显教材单元特点,结合语文环境识字——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识字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5):32-36.

[5]李玲.让识字课堂充满趣味——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小学生(中旬刊),2020(08):73-74

[6]张晓玲.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7):53-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