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音乐 有效教学 策略研究
正文
前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工作,要注意掌握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初中音乐教学新课标内容相结合,指导初中生有效地学习和理解音乐知识,培养初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建立起初中音乐高效课堂,激发初中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对提高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感价值观都有帮助,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一、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音乐是人类的通用语言,它能让人沉浸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它不仅能调整人的情绪,还能陶冶人的情操,磨炼人的意志,塑造人的人格,它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得到健康的发展。从音乐专业的角度来看,音乐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基本的音乐技能;对音乐的认识与欣赏;通过音乐来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音乐是一种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声音艺术。
音乐核心素养也可以被理解为,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综合能力,它不仅包含了音乐知识与演唱演奏技能,还包含了以音乐知识技能为基础的音乐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对音乐的认识,对音乐的审美观和审美价值观等方面。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性的、实践性的。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初中生健全的人格,音乐教育是以所有学生为对象的,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能力,让初中生可以得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同时还可以形成更好的音乐表现力、体悟能力、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按照目前的音乐教育发展趋势,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老师们就必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并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进度,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方案,并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进行精确地实施。这样,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学科的学习。此外,为了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践行核心素养,教师还应加强对时代发展的关注,适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寻求、寻求并设计出与学生音乐发展相适应的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全面开展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使学生在感受到不同音乐所展现出的声音魅力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增强和发展自己的音乐综合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构建初中核心素养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音乐核心素养对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
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音乐的艺术品位和情感。音乐可以映照社会,它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潮流和风尚,所以,对音乐素养的考核已经越来越成为初中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老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让他们增强自己的音乐素养,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音乐是一种可以影响人心境的独特存在。激昂的乐声,可以鼓舞人的士气,革命的前辈们,就是为了用乐声来凝聚人心。但是,现在的初中生正是茁壮成长的青春期,学生们的情绪经常会有起伏,变化也很多。所以,利用音乐来对初中生的情绪进行调整,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是教学过程中高效科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一首好的曲子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然而,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往往难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一种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音乐的节奏感,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去感知音乐,并享受到音乐所带来的那份快乐。在对初中生和中生的音乐节奏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乐曲,充分体会音乐所带给他们的节奏感,体会不同音乐节奏之间表现的差异,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四、初中音乐教学问题分析
(一)学习气氛沉闷压抑
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乐理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在学习枯燥的乐理知识,这就导致学生不能直观地感受到音乐课程的魅力。由于音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了课堂教学气氛的低落与压抑,从而使很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难以长久地保持。由于对音乐理论不感兴趣,学生上课时容易走神,这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学的质量。还有一些同学把音乐当成一种辅修,在内心深处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它的学习。
(二)教学脱离实践
在音乐教育中,实践是最好的证明。在实践教学中,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然而,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只重视授业解惑,过分依靠教材,压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在实践中,教师们能够更直接地向学生们展示出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将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起老师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更能让人喜欢,也更能让人接受。
(三)教学题材选取不合适
在现实生活中,初中生对音乐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音乐课深恶痛绝,就算学生参加了音乐课程的学习,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初中音乐教材在素材选择上更偏重于古典音乐,这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去甚远,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初中生因为年龄小,生活阅历少,所以学生对古典音乐中蕴含的美并不能正确的理解,学生更喜欢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所以,音乐教材选材的不合适是造成初中音乐教学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
五、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实施因材施教策略
初入初中,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各不相同,音乐天赋也各不相同,这给初中音乐学科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难以提高。对那些有良好的音乐基础的学生,单纯地音乐课很容易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东西,却不能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学习《彩云追月》这首歌的时候,老师要对学生的发展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老师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让一些有才华的同学担任领唱,让那些有特长的同学来弹奏,让学生通过大合唱的形式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一个很好的指导和配合的作用。这种方式既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初中生的音乐审美和欣赏能力,从而将初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让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在初中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老师们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持续优化,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二)丰富学生音乐理论知识
在初中音乐课程中,与小学音乐课程相比,教学内容有很大的改变。在初中的时候,老师是不会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讲解的。所以,在初中阶段,可以将理论上的知识进行扩展和提高,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人的左右脑都是有一定认识的,二者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而音乐在这一点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音乐如此重要,就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在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拓展,通过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知识阶段性的理解,并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分享多种音乐形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音乐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有着丰富的背景内涵。所以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音乐的图书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既能充实学生的音乐理论,又能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对教学模式的革新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地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这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率,更不会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真正的获得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前所采用的纯粹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具体地说,初中音乐教师要注意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位,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理解并尊重班上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实际学情,以此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基础,从而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考虑到学生在踏入社会后,也会面临许多音乐方面的问题,这就对初中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理论知识,更要善于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实现对音乐知识的活学活用,从而让他们获得可以受益终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们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对其进行改革,可以更多地运用小组合作、翻转课堂、微课、课外活动等方法。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初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四)学校应当提升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老师的选择上,学校应该请一些比较专业的老师,他们应该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一些基础的音乐理论,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对音乐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要为这些音乐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老师在学校工作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只有老师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提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学校可以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学生设立合唱室,为老师配备钢琴等基础乐器,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可以尽情地放声高歌,这对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越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越仔细,并且会与学生进行积极地互动,了解学生对课堂的诉求。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将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到音乐知识中,从而达到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提高。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无论在什么时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放权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们挑选出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欣赏它们,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优秀音乐中的优点,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能力。但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老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根据他们的差异,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发表意见的习惯,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将一些当代的流行歌曲和学生所要学的知识相结合,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事先向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己组织起来,自己去做。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结语: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将核心素养融入音乐教学课堂,既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创作能力,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音乐,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真.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教学[J].中国高新区,2018(11).
[2]端木萍萍.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J].当代音乐,2017(18)
[3]张泳嫚.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5):65-66.
[4]冯巍巍.音乐核心素养的特征与培养[J].课程·教材·教 法,2016(11).
[5]晏霞.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J].成功:中 下,2017(1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