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跳绳运动的开展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丽梅

兴国县永丰乡洙坊小学 邮编:342400

摘要

小学体育教学中,跳绳运动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运动项目。它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为了使跳绳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有效开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计一系列有趣的跳绳训练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其次,可以直观进行演示,推进师生互动,并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技巧和窍门。基于此,在小学学校开展多元的跳绳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创造出行之有效的小学体育跳绳课堂。


关键词

“双减”;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策略分析

正文


跳绳是体育教育中常见的活动之一,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跳绳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兴趣不高、技巧掌握难度较大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训练效果。一直以来,学生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因此在校外培训的热潮下都跟风为孩子报了很多的课外培训班,使学生本就过重的作业负担上再次雪上加霜,增加了校外培训的负担。而这些很多是学生并不需要的,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孩子们的休息和锻炼时间,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还产生了不少心理状况。在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花式跳绳是在中国传统跳绳的基础上改良而成,集娱乐锻炼功效于一身,备受小学生的欢迎。所以,本文以花样跳绳教学为例,对体育教育教学在“双减”政策下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相应策略,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锻炼的同时获得乐趣,在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其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一、结合花样跳绳的重要性分析

1.1推动全面发展

花样跳绳是当前体育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活动内容,同时花样跳绳又是在花样跳绳运动下所衍生的全新运动形式,为花样跳绳运动增添了更多的活力,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1]在实际的花样跳绳的训练中,学生在完成花样跳绳训练时,身体的各个机能都会得到锻炼,由此不仅强化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且也促进了体能素养的发展,对强化体育教学效果有着深远意义。并且因为花样跳绳的运动技能要求较多,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创新思维,提升身体素质,为学生日后体育意识的掌握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引领身心发展

花样跳绳是当前体育教学发展的关键,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积极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花样跳绳训练期间,可以运用训练的形式,全面开展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保证学生在训练中可以掌握花样跳绳的技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现身心健康发育。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实现学生健康成长。

1.3优化教学结构

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开展技能型的体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体魄,并且还需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教育进行培养,将学生发展成为课堂的核心。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能方面的训练,但实际缺少创新意识的养成,因此,花样跳绳在体育训练的融入可以全面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养成有着促进作用。不仅是当前现代化教育迎合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整体结构优化,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2]

二、研究如何推进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

2.1有效示范,带领参与

示范教学是指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花样跳绳的动作步骤、内容、动作技巧等,使学生能够清晰直观地观察到这些动作,进而通过模拟老师的动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小学体育花样跳绳在训练的期间,教师可以运用示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保证学生全面掌握花样跳绳技巧。这样的教学训练方式主要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主体,同时也是更为普遍的训练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动作示范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可以保证生动形象地面向学生传递动作,并且还可以为学生带来较强的画面感,保证学生在对应的体育训练期间,因为教师的示范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强化课堂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保证学生直观体会到花样跳绳动作的技巧与要领,彰显出花样跳绳的身法与跳法。小学生的模仿力较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全面掌握花式花样跳绳的动作,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3]

2.2关注互动,优化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有课堂上的互动,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常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互动式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的相互影响,使学生学会花样跳绳的技巧与方式,有利于增进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实践中,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以提高他们的花样跳绳学习效果,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在介绍了花样跳绳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之后,老师要求同学们通过花样跳绳练习来加强对新知识的认识,通过团体运动的方式来促进思维,锻炼身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练习,指导同学们自主地进行自己喜爱的花样跳绳运动,并在团体中培养花样跳绳的兴趣。在花样跳绳比赛中,老师根据学生的性格,安排三名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的学生进行互动式花样跳绳,其他学生进行欣赏。有了这样的表率,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活动气氛会越来越浓,教学活动的成效也会越来越好,能更好地学习花样跳绳的各种技能,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体验到一种充实的感觉。[4]

2.3解析分组,能力提升

在花样跳绳教学当中,因为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在学习进度上会出现情况不一致的现象,由此导致整体的教学不能统一。因此,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分析,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依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动作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结合学生的大致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知识传授,引导学生在训练中促进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实现花样跳绳能力的全面发展。针对性的教学形式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节省了空间,实施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同步学习训练,由此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产生良性的竞争关系,还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更好的学习反馈,让学生始终对花样跳绳教学产生极高兴趣。[5]例如,在进行并脚左右跳训练的期间,教师可以开展接力赛的训练形式,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动作要领。在训练开始期间,需要让学生快速从终点跑到起点,拿起花样跳绳完成左右脚跳,之后再迅速返回与第二人击掌,第二人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这样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实现花样跳绳的训练。

2.4关注分层,推进成长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是“一刀切”的,没有充分地顾及每个人的体质特征,这就造成了体质好的学生锻炼效果不好,成绩差的同学无法适应新的课程。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学生的问题。不同的班里,男生和女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差别,体弱者很可能会丧失对体育课的自信,从而形成“学困生”,从而使学校的跳绳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鉴于学生的体质差异,可以采用分层分组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教学主体,并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相应的评估。在实践和团体活动中,我们强调了对新知识的认识和吸收,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大家的跳绳能力各有差异,老师可以在课堂之外组建一个互助会,让同学们互相帮助,一起提高自己。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体育老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技能,提高自己的跳绳水平。

2.5推进竞赛,拓展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健康竞争意识,发展他们的体育潜力。针对学生缺乏展示自己平台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利用不同的锻炼时间,科学地组织花样跳绳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花样跳绳和应调整训练强度,花样跳绳比赛活动的适当技术创新,以此巩固花样跳绳的理论基础,并帮助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以更好地发展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大型娱乐活动中,教师应为不同班级的学生组织小组比赛,以团结、灵性、创新为基础进行评论,激发良性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增强学生对体育的信心。最后,教师要组织好个人和团体项目的花样跳绳参赛者,确保学生安全,设计科学的训练方案,以改善他们在花样跳绳比赛中的成绩,加深学生对体育、课外业余运动的终身体育运动概念。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教师提供一个平台,充分展现和发展体育文化,让学生了解体育的魅力。此外,在比赛中学生还可以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并交流体育经验,促进体育意识的提升。[6]

2.5优化游戏,树立思想

在小学阶段,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常规的跳绳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跳绳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跳绳技能。通过游戏化的教学,使课堂充满了趣味,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同学们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完全沉浸于游戏之中,培养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水平。体育课堂教学一般采用口语加工和演示操作,其过程复杂、繁琐。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来调节课堂气氛,树立健康第一、快乐教学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创设游戏情境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从而达到快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花样跳绳脱钩”的游戏教学与自制的节奏练习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做好绳索和手臂摆动的辅助练习,进一步掌握起跳时间和想象技能,打好基础,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寓教于乐,激发兴趣。[7]此外,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跳绳技能,老师采取两个游戏来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点点比赛”,看同学们在跳绳时谁能点更多的点数,以此判定输赢,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节奏感;第二项是“编花”,看同学们在跳绳途中谁跳的花样最多,以此判定输赢,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弹跳力。通过两种不同的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跳绳教学活动,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的跳绳技能。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把新的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促进他们的体育技能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跳绳教学对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人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跳绳运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耐力和爆发力。因此,跳绳运动应该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对跳绳运动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制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热情,利用跳绳游戏来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跳绳的乐趣。本文介绍的教学策略为小学跳绳板块教学提供了全面的指导。通过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跳绳技巧,提高其跳绳水平,不断激发学生对跳绳的兴趣。为此,在“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要创新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营造花样跳绳体育课堂实效与趣味性,充分凸显体育的教育功能与价值,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猛.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0:101-102.

[2]潘红丽.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方法探讨[J].安徽教育科研,2021,29:87-88.

[3]陈佳琪.小学花样跳绳的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163-164.

[4]林金龙.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J].华夏教师,2022(01):92-94.

[5]沈红英.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2(01):126-128.

[6]林小剑.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的实践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128-128132

[7]闫志恒.跳绳运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21(37):61-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