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胡偲婷

新干县溧江镇中心小学 331317

摘要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国家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与教育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在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缺陷。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对小学语文整册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正文


前言

整本书的目的在于训练孩子们的耐心和阅读能力,它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双减法”的大环境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课要进行新的改革,目前,我国现行的教学已不适应当前的阅读教学需要,特别是一套完整的教材,它要求更高的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

一、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不是说学生天生就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习惯是由人引导和逐步养成的。小学是打地基的关键时期,在良好的教育下,培养良好的阅读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小学教师的引导下,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一个步骤是培养学生能够持续地读完整本书;第二个步骤是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心得都记录下来,并且要善于标记好的内容;第三个步骤是培养学生反复思考、记忆深刻的方法;最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和他人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书籍所传递的内容。

(二) 设计好课内课外读物衔接

初中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不够高,无法阅读太过高深的书,如果阅读的书籍太过复杂,就很难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选择教材和教材时,应注意知识的衔接,以免学生盲目地选择一些太过高深的书来敷衍了事同时,要防止学生在阅读时对知识的理解混乱,从而使他们丧失阅读的兴趣。因此,语文老师要为学生在课堂上、课外的阅读中安排知识内容呈现,使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吸收知识的系统,逐步培养有效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们慢慢地爱上阅读,在课余时间里自己去看书,这就是一本完整的语文课本。

(三)重视阅读籍的选择

没有什么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而阅读却是一项用一生去做的工作。为提高学生的阅读习惯,应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材料的选取和难度的逐步递增,让学生在读完整本书后,逐渐地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并随时监控、追踪,这样,在课余时间里,同学们可以独立地阅读某些书籍。老师安排的阅读任务会占用学生很多的学习时间,所以老师要认真对待,为他们做好课外的功课,让他们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从书中汲取养分。教师从学生的阅读进度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真实进步。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重视不足

许多语文老师对考试的观念过于偏爱,采取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整本书阅读理解不到位,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语文老师对整本书的阅读没有很好的认识,所以在给孩子们讲解的时候,一般都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解释,学生的阅读水平没有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还不够,老师没有充分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导致他们对阅读缺乏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和位置,把整本书的阅读过程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并对其进行了探索,有针对性地安排和实施整本书的阅读任务,确定整本书的阅读取向,并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技能。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对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使他们产生厌倦和乏味的心理。许多语文老师在实施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时,都是依靠课外的阅读来完成,而老师却没有进行专业的教学,在课堂上,老师让孩子自行完成整个读物的学习,而不能进行专门的阅读教学,这是由于老师们对整本书的阅读评价不够全面,致使他们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整本书阅读习惯

在初等教育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没有形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生性活跃,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在班上,同学们会走神,做与学业毫不相干的事。要养成整本书阅读习惯,就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形成。在阅读课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的构成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使他们的阅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实施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阅读,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阅读作业,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措施

阅读已成了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而阅读也已在婴儿和儿童之间展开。小学阶段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但成为了可能,而且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对整个书本的阅读技巧进行探讨,就显得很重要了。

(一)激发兴趣,领略作品中风采

如果一个学生不喜欢阅读,那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就要让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整本书阅读当中去,老师根据课本的内容和同学们的兴趣,选择一套适合学生们的书籍,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爱好,自主地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来完成整个的阅读,以达到满足全体同学的阅读需求,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学习。老师会在课余的时候向同学们解释有关的书籍,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师运用整本书阅读的方式,建立起互动式的语文阅读教室,加强与同学的沟通和互动,转变学生对阅读过程的厌烦心态,使他们用“知识之钥”来开启阅读之门,体会其美。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正确的整本书阅读指导

整本书阅读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并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但是,在没有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恰当的阅读方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使整个阅读过程按照预期进行。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孩子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加快他们的阅读,从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多的增长。老师要把后续工作做好,避免学生因阅读困难而感到厌烦,而导致阅读不下去。在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阅读经验,这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同学们在读完整本书后,能有自己的灌输给他们,使思想,认真地思考。所以,在指导的过程中,老师要用激励的方法把文章的内容他们能够感觉到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三)提出阅读问题,通过合作讨论

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仔细地思考,但小学生的认识能力还不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让同学们大胆地向老师提问,一起探讨作者的写作方式,修辞手法,以及他们所要传达的意念,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学完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风娃娃》后,《安徒生童话》的时候,教师还会给学生们介绍一些有关的知识。让同学们在每次看过一个故事后都能通过学习工具来了解其中的生词,通过讨论、总结和领悟其中的道理。一边看一边标注自己不懂的部分,一边和小伙伴讨论中提出问题,强化儿童对神话的认识,使其具有深刻内涵,它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并以整本书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其优良的品格,从而使整本书的阅读更具深度和更好地发展。

组织阅读活动,培养整本书阅读习惯

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能力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们有更多的自由发挥。鉴于小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不同,因此,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一二年级学生可以编一些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例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集》;三、四年级可以安排一些散文、小说、记叙文等,指导他们进行独立的阅读;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他们一些古文、古诗词、小说什么的。在此期间,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在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然后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探究,保证自己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的学习中。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提倡学生在完成了阅读活动后,彼此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阅读空间会不断扩大。更确切地说,假如一个班有50个人,那么每个人在这个知识交流中就等于阅读了50个书籍。阅读是一种累积的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把阅读当成一种学习的习惯,而这种好的学习方式就成为了整个阅读的核心。

关注整本书的文体特征,增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针对性

在对小学语文整本阅读的研究中,老师们也应该对整本的风格特点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在小学阶段,可以选择的整本书籍种类繁多,而对于不同风格特点的书籍,所采用的阅读指导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来说,因为这一类型的著作一般都是语言简洁,叙述准确,用词规范,它以解答一个问题或者普及一个领域的知识为主,所以在内容上,它会更注重逻辑和科学。就《昆虫记》来说,它是一部以实际为范式的书,以拟人的方式展现了各种生活习性的生活方式。因此,在这一本书的整本阅读教学指导上,老师们应当以它的风格特点为基础,进行科学化、针对性的设计。通过略读和略读等方式,使学生对本书的主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通过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圣甲虫这一主题,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对圣甲虫的描述,从而更好地理解圣甲虫的生活习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科普说明文中的科学性和逻辑特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可以向作者学习和模仿作者简洁、生动、准确、详细和简明的语言表达方式。在阅读《昆虫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法布尔的生活习惯和语言技巧,从而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请同学们利用简单明了的词语,写出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科技性卡片。在以上整本阅读指导目标的设计上,第二个目标就是以文体特点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可以将整本书的文体特点考虑进去,并与有针对性的整本阅读指导方法相配合,来设计一些有趣有趣的阅读教学活动,从而可以切实地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水平,从而保障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的良性发展。

及时检验学生们整本书的阅读效果

整本书与课堂上的一篇文章不同,在教室里就能完成,而整本书的阅读,则要求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里,自行阅读所以,教师很难知道学生是怎么看书的,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才会看完整本书,但当他们看完整本书的时候,却很难判断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种阅读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没有帮助。所以教师要适时地检查学生的整本书的阅读效果,并提出问题,并安排他们写整本书的感想。也可以通过对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所做的阅读记录进行评估,来测试他们的阅读效果,从而促使他们提高阅读的效率

结语

总之,整个阅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现其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把握好这一点,使之得到充分贯彻。文章从三个层面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详尽的探讨,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不足,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好的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 赵福楼. 完善中小学语文阅读体系——“整本书阅读”倒逼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J]. 语文教学通讯, 2017(25): 23-26.

[2]蔡爱平.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以《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整本书阅读为例[J].天津教育,2020(32).

[3] 蒯威.让小学语文课堂闪烁理性的光辉——以《泉城》教学为例谈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训练[J].辽宁教育,2018(23):94-95.

[4]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以《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整本书阅读为例[J]. 蔡爱平.  天津教育. 2020(32)

[5]陈晓英.整本书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20,9(03):48-49.

[6]熊梦琳.学习单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30.

[7]马俊红.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定位——以《海底两万里》为例[J].文教资料,2018(29):37-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