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策略
正文
前言
生本课堂是教育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师也都明白这一理念,但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老师却少之又少。在小学阶段,老师觉得学生们还没有形成课堂主体的概念和能力,他们需要自己进行安排,因此老师们并没有将这种教学理念付诸实施。因此,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无法打造和教师的这一举动分不开。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不当,导致了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老师在课堂中就像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与学生们毫无默契可言。只有打造生本课堂,学生才能不浪费自己所上的每一节课,在每一篇文章的阅读、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一、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内涵
小学阶段是一个的开始阶段。在此阶段,老师要给学生打好基础,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知识,以迎接将来的学习与生活。生本课堂,是指以“以人为本”,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状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其在课堂上全面提高和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辅助,是引导者,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二、生本课堂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生本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探究性,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跟风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强调的是老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要让学生用讨论、探究、实践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推理、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融为一体,对知识进行巩固,这样学生既可以锻炼并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生本教育理念的特点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生本教育思想往往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造轻松、融洽的气氛,让师生之间的心理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消除学生对语文的排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生本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由于其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认识的规律,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心理感受。生本教育思想也将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中得到体现,让学生从“不想学”、“不爱学”、“学不会”,转变成“我想学”、“我爱学”、“我会学”等传统教学方式,从而真正让学生爱上语文,并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三)思维潜能的挖掘
生本教育思想把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而生本课堂则是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层层实施,以过程与方法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以情感与态度作为推动力,推动学生的积极发展。在学生的“生本”思想指导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基于生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1.以生为本,认真备课
在课堂教学中,备课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基本的保证。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下列几点。首先要做的就是备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对教材的章节安排了如指掌,在对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对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明确。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做到有层次,也就是在确定好一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后,明确通过课堂教学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掌握什么,大部分学生掌握什么,少部分学生掌握什么。层次式教学目标的设置,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具针对性。其次,就是备学生。课堂是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学活动的基本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备课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对所教学生的认知基础、性格习惯和个性差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然后就是准备教学计划。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那么接下来就是结合上述两点进行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方法的使用、课堂提问的设计、教师预设与师生互动等环节,是备课的核心环节。在信息社会的环境下,我们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的方法,对优秀的教学设计进行参考,然后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真正地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2.利用生本课堂突破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活动,老师必须在实践中转变学生的被动状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魅力。例如,在讲授《晏子使楚》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战国时期的历史,让他们了解一下这个时期的社会习俗和军事力量,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讨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因为小学生年纪小,而且这门课程的内容与我们所处的年代相距甚远,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因此,在生本课堂中,老师要向同学们详细地解释一下战国时代的谋士为其主谋取霸业的文化特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晏子的精神和智慧。在讲解完毕后,可以安排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仔细地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轻松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3.通过生本课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一个充分的展示空间,使他们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小主人,在这样的氛围下,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例如,在教学《鲸》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鲸鱼会那么大?他们平常都吃些什么?那么大的一头鲸会不会有什么天敌?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为何它们会受到威胁?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闲暇的时间内查找有关问题的答案,当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和父母请教。此外,老师还可以请班上爱画画的同学来画一张鲸鱼在大海里游泳的图景,提高他们的想象力;让能言善辩的同学,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关于鲸鱼的童话故事,还有一些有表演天赋的同学,则可以让他们在讲台上模拟鲸鱼捕食的过程,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体现出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
4.借助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三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对网络游戏深陷其中,对国家的认知和责任感缺失,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时,老师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例如,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情绪,使他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培养他们的远大理想,为国家的繁荣而奋斗。在生本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播放有关的影视作品,并让他们随着影片的内容而有情感地朗诵。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到操场上的国旗之下一起朗诵课文,在这种气氛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而且也可以达到构建生本课堂教学的目的。
5.贯彻因材施教,构建生本课堂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它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注重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只根据相同的要求和进度来进行课堂教学,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层次分明的教学方式,使其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实施分层教学前,应按学生各个层面的差异进行分类。其次,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并在备课过程中仔细地分析、领会教材的内容,并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若干个小的知识点。再次,在分层目标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要求和进度,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亲身参与到学习中去。最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标准和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
6.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老师要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以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构建以生为本课堂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可以积极地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降低师生间的某些隔阂,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的构建出以生为本的语文教学课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与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低而有任何的差别,从而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除了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之外,教师还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
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收集整理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信息,然后老师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并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回答,如果回答正确,老师就可以给他们一些奖励,如果答案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要进行鼓励,而不是批评,以免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持续的问答,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为构建以生为本课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外,通过这种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让老师们及时地知道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让老师们可以以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这样就可以避免老师讲课速度太快,而学生们的学习速度跟不上的问题。
7.建立学生之间的互评、自评的评价方式
小学生们更加关注学习的评价,尤其是对于自己学习的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互评和自我评,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互评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评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既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又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比如说将发言情况、学习态度等课堂表现总结到一张卡片上,让学生以此为标准进行评价。通过互评与自我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结束语
总之,有效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可以充分地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廖琢佳.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20,(03):65.
[2]贺国流.分析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最佳途径[J].学周刊,2020,(32):89.
[3]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9,(09):232-233.
[4]李晓强,田茂凤.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新课程(小学),2019(1).
[5]刘美玉,郭俊豪. 立足教材,以学生为中心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14).
[6]赵永信,孟二军.以生为本,动态生成——小学语文如何实现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9(8).
[7]夏兴春.“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N].黔西南日报,2019-03-30(007).
[8]冯欢.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