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发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梦婷 王怡宁

玉山县群力学校334700

摘要

按照我国目前的教育方针,初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是改善语文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文是小学阶段教育中的一门最重要的学科,因此,有关教师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持续提升自己的课堂效率上,用有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来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能力在小学学习生涯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用改进教学策略的方式,来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从而推动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素养持续提升。


关键词

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升;研究

正文


在小学时期,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他们的心智发展不成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想要了解的想法,他们喜欢探索生活中的事物。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还处在发育阶段,他们缺少耐心和自制力,无法长时间地专注在一件事情上。而语文中比较枯燥的内容,很难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这些都是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要敢于接受挑战,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

 

一、浅析浅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1.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

在当前的语言教学中,仍然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故事,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却很少,学生的主体性被忽略。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理解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因为老师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学生们缺少了自己的思维,不能把老师所讲的东西,转化为自己所掌握的方法和技能,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然而,由于语言本身是一门很有弹性的课程,因此,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但会造成教学效果不佳,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仍以口头解释为主,而没有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多媒体等教学设备,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低下。阅读理解能力在许多学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所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目前仍存在因地区差异而导致的层次配置不足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致使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学方法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3.家校合作不足

一堂课的时间很短,在学校里可以学到的东西很少,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就必须将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但是,学校往往忽略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家长也只注重孩子的学业;家长们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他们会强行要求学生必须要完成老师给他们布置的作业,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语文学习的整体效果。

4.忽视学生的课外读物

尽管老师们一直在倡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但从当前小学四年级的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语文老师都忽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仅仅是根据课本的基础知识来讲授,很少涉及课外阅读,并且语文老师对学生课后阅读的要求也很低,这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影响他们的阅读水平。

总之,在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这一阶段的阅读能力不强,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注意到这两个方面的限制因素,选择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的阅读材料,并以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推荐相应的读物。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还不够成熟,思维能力还不够强,所以阅读大篇幅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在选择阅读培训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防止忽视了所读文本的真实含义,一味地堆积知识,造成了时间的浪费,但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并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提高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避免因阅读困难而限制阅读,从而造成孩子们对阅读失去兴趣。

二、小学阅读策略探讨

1.激发学生对语言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时,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兴趣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还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语文阅读的目标,但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不强,在教师进行阅读目标教育的时候,学生只会感到“热”,时间一长,就会感到“冷”,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了。一是当学生觉得自己对课文内容已经理解得差不多了,没什么可思考的了,再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以加深他们的理解;二是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其豁然开朗;三是在学生思维受到压抑、不愿意思考的时候,提出一些有可能引发争议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是在学生对现状满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主动、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小学四年级上册在《语文园地二》里有一个成语故事,叫做“胸有成竹”,后来学生们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让学生们在课后多收集一些成语故事来阅读,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猜测,这样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自主性。

2.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其次,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教学条件,选择适当的语文教学内容。由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别,并且存在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例如排斥、内向、外向等。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学识、能力等因素,对其进行恰当的教学。但是,要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阅读的整体知识系统整合起来,把阅读中的词汇、句型、段落、修辞、逻辑、听说、读、写、分析等几个重要的阅读要素,融入到实际的阅读中去,使他们在阅读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生。

3.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内容太过单一,缺乏丰富的内容,使得课堂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分析,通过分析,精心选取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展示给学生,以此来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带着兴趣参与到阅读理解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不断提高阅读理解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效果。以《观潮》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时,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读,紧紧围绕“观潮”这个主题,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使教材内容丰富,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推动阅读理解教学活动的开展。

4.借助于现代资讯科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变教师固有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积极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搜集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写作素材,相对于纸质的阅读方式,电子化的阅读材料和素材便于人们查找和存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比如,为了增强学生对科技的理解,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提供给学生阅读,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阅读空间和选择余地。此外,我们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来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播放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风景的图片,并播放一些有关鸟的声音,这样就能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5.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读物

向小学四年级这一阶段的孩子们推荐适合的书籍,对于其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所掌握的阅读能力和相关知识非常有限,对于理解进的认知层面也比较浅薄,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才能够更好的选择适龄阅读书籍。小学四年级适合读一些短小的童话故事和有故事的短篇小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能力和心理特点,不能接受过长的阅读文章。一方面,因为篇幅太长,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因为四年级小学生对于长篇文章阅读缺乏耐心,所以他们并不能实现整个阅读过程。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向孩子们推荐一些短小精悍的趣味故事,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阅读素材的内容,避免学生们觉得“阅读是一件枯燥的事”。尤其是要选择有教育性的读物,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中的故事,从而体会到人们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不公,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6.开展群文阅读活动

群文阅读既是教育观念上的一次革新,又是一次语文课堂建构方式上的一次创新。教师应该认识到,单凭单方面的阅读,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不利。因此,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的知识,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引导学生去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积极开展群文阅读,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进行培养,吸收并学习到更多种类、更多主题的文学知识,持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达到取长补短,去糟粕的目的。同时,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从多方面着手。一是从选题角度出发。在这一阶段的小学生,需要对不同题材的文章和刊物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为今后的写作提供便利,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从不同题材的内容中,使学生的阅读更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阅读一些记叙性文章,比如四年级的“观潮”,文章把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而且文章中有很多句子都写得很具体,比如“宽广的钱塘江就在我们面前”,引导学生去体会,然后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7.运用对话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国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目前阶段的心理特征,如生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创设丰富、有趣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阅读上,学习语言上。让学生在课文故事的背景下,通过对话的方式完成语言学习任务。以普罗米修斯为例,教师可安排学生按角色讲述故事,并以情景表演及对白等方式表达故事内容。老师让学生们扮演普罗米修斯、宙斯、火山的角色。以对话形式再现文章内容及情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再现人物形象,尽量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技巧及思维技巧。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会全身心投入到中文阅读中去,藉此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且能更深入地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使同学们能透过语文阅读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打好语言学习的基础。

 

 

结语: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语文阅读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小学阶段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养成独立自主阅读的习惯,必将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唐雪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J]. 学周刊,2022,4(4):137-138.

[2] 田晶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要点分析[J]. 学周刊,2022,4(4):139-140.

[3] 张红卫,朱玉玲. 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22,4(4):143-144.

[4]孙晓培.小学语文四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小学,2020(11)36-37.

[5]韩丰泽,杨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才智,2020(15)99-1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