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学生在参与合唱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合唱技巧,也要学会倾听和交流。在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合唱的实质,对合唱的方法和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存在敷衍、浑水摸鱼等情况。合唱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如果有一个学生出现问题,整个合唱环节就会出现不一样的声音,影响整体表演。因此教师要做好班级合唱教学设计,提升合唱教学质量。
一、开展技巧训练
在学生进行合唱的过程中,合唱技巧直接影响最后的合唱效果,影响学生的合唱能力。很多学生在合唱练习中反复训练,但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合唱技巧,合唱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合唱技巧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合唱效果和合唱现状总结问题,具体指导,减少学生出错的频率[1]。
比如在花城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五课《两首不同风格的合唱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歌曲《七色光之歌》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合唱,然后记录学生合唱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节奏,合唱的完整度较高,但是部分学生存在气息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针对这部分学生设计气息训练计划,引导学生控制自己吸气和呼气的时间长度,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创新合唱形式
班级合唱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每个学生的参与和努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合唱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常规班级合唱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规定学生合唱的歌曲,合唱的形式,指出学生合唱中存在的问题。枯燥的合唱学习氛围和被动学习状态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合唱比赛、合唱表演,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合唱教学形式,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比如在花城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并且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进行合唱,活跃合唱教学氛围,把握歌曲情感。首先教师为学生讲解这首歌曲的主要内容:这首歌源自于真实的报道,1942年,年仅13岁的王二小在反“扫荡”中,故意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被敌人枪杀。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李劫夫,被王二小的故事深深感动,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根据歌词内容编创表演形式,在表演和歌唱中递进情感,获得合唱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合唱内容
在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合唱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创新合唱形式,也要关注学生合唱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以合唱曲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合唱歌曲的歌词、节奏、旋律、情感等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与歌曲有关的其他学习资料,借助同类型歌曲或者同歌曲作者的介绍等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在对比学习中提升学生对歌曲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天性特点设计趣味性合唱内容,增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合唱质量[2]。
比如在花城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八课《校园歌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歌曲《童年》时,教师出示关于童年玩耍、嬉戏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童年时光的你们快乐吗?你们还保存有哪些童年时期快乐的事情?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然后请同学们大胆发言,谈谈自己童年快乐的事情。以此引入本课需要学习的歌曲《童年》。
这是歌曲是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怀念一去不返的童年时光,产生更多烦恼。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迫切渴望着长大,而长大后却幻想着能回到小时候,重新找回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在罗大佑的歌声里,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年人站在原地,心却飞回了那个对着黑板发呆、期盼下课铃声响起的教室中,对童年生活的追忆。教师让学生代入自己无法回去的童年生活,感知其中传递的思想感情。
四、完善教学评价
在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中,教学评价组成了最后一环。以往的教学评价教师主要对学生的合唱结果提出表扬,指出具体问题,没有从学生自身进行点评。如果想要提升班级合唱的质量,教师一定要做好班级合唱的教学评价工作,通过教学评价的优化提升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最终呈现出的合唱成果,也要对学生在合唱中的默契程度、配合效果等进行评价。
比如在花城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龙的传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合唱曲目《龙的传人》进行科学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侧重点可以放在学生的合作能力上。这个合作能力主要是学生合唱的整齐度,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自主交流学习。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自主合唱过程,尤其是学生之间进行的音乐交流。通过教师的肯定评价,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在课下练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因此激励学生投入下一次合唱活动,保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对《龙的传人》合唱进行评价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唱歌的力度和传递出的情感进行评价,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掌握了这首歌的内容、节奏和情感等音乐知识。学生只有对这首歌产生全面的认识,才能在合唱中充满自信,并且传递出歌曲的内涵。通过教师的教学评价,学生的合唱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进步和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合唱作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意识到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合唱教学模式。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扩大合唱歌曲的选择范围,在学生喜欢的歌曲驱动下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也要借助多元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合唱形式和内容,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尚雪艳,杨丹.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03):173-175.
[2]陶万俭.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2(43):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