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
关键词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
正文
前言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写作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语文水平的高低。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对于写作教学而言,课文教学受到更多的关注,加之,也存在着只重文章数量,而轻文章质量,只重应试写作,忽视素质写作的现象,这也造成了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不佳。
一、中学语文写作技巧的指导意义
语文写作技能的培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写作技能的训练,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经过语文写作技能的培训,可以更好地引述语文中的历史典故,进而使自己了解文章中更深层的奥秘;经过反复的练习,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词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修改文章,可以增强自己的表现力。因此,写作技能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写作技能训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语文作文进行持续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持续地对语文典故进行深入的认识,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感情,还可以通过理解典故中作者的内心思想和情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让学生们在这些具有正面意义的典故和历史文学的指导下,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对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和个性的养成起到积极的影响,可以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中学语文作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与一些一线的语文教师的交流和座谈,发现,因为许多学生对写作并不是很感兴趣,再加上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等原因,老师并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写作教学。另外,也有老师认为,在语文考试中,学生只要能围绕着题目的要求进行写作,基本上都能拿到一个比较好的成绩,浪费太多的时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生活
写作来自生活,也是生活的需求,在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内心情感。也就是说,写作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求真”的教学,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然而,在目前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们经常将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过分地强调立意和主题的积极向上,对材料的选择要新颖,而学生们写出来的作文却忽略了情感和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们学会了编造故事,并表达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主题,让读者们产生被骗的感觉。这种“为了写而写”的教学使得学生对生活本身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掩埋了学生的感情。
3.教师批改及评价过于简单
作文批改和评价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然而,许多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都太过千篇一律,使用了一些固定的评语,例如:内容缺乏新意、语言不够简洁等,当学生看到教师这样的评语时,想要修改却无从着手。在评价中,老师的评价往往是批判性的,而对其提出的建议、指导性的相对较少,忽视了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关注。在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学生们受到了打击,他们没有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也没有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还有一些学生不愿意看老师的评语,这些都对他们的写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4.老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平时对学生缺少鼓励
因为受应试教育的限制,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经常会让学生套用固定的模板,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缺乏了对作文的创造力,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导致作文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教师只是找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缺少了针对性的指导。此外,教师并没有将每个学生在作文中的闪光点抓住,对他们进行鼓励,对那些作文不好的学生,经常会使用批评的方法,这就导致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逐渐丧失。
5.老师自身写作水平也有待提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教师的写作水平密切相关。因为教学任务繁重,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所以在指导作文的时候,他们经常是敷衍了事,这也是为什么学生的语文作文成绩会下降的一个原因。
三、中学语文作文写作的技巧与对策
1.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教学生“写什么”这个问题是语文老师们长久以来所困惑的,陶行知曾说:“我们要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去接触自然中的花花草草,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还有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他们可以自由地质疑天地,与万物做朋友,也可以从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中,学到东西。”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多与大自然接触,利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本质,去对大自然进行更多的观察,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语言,在社会交流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写作的动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在旁协助,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精神。此外,在开展课余活动时,也要有针对性,防止“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此,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让他们不再畏惧写作,并且逐渐对写作产生了期待。学习源于生活,写作亦是如此,家庭,集体,社会,都是写作的好材料。老师可以带着全班的学生到大街上,帮环卫阿姨打扫卫生,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在这种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活跃,他们积极地表现自己,交作文也比以前更积极了。另外,就文章的内容来看,不少同学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比如对环卫工人的敬佩和了解,比如清扫马路时的感受,比如不乱丢垃圾等等。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只要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多有体会,就能写出好的作文。
在修改完作文之后,还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每一位学生都想要受到老师的夸奖,也想要得到同学的肯定,因此,老师可以将优秀的作文贴出来,并在校报上刊登,这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肯定,也是给整个班级树立了一个榜样,让他们感受到,写作并不只是用来应付考试,它还能被用在许多方面。一个人的想法只是一个人的,但如果能将创意发到网上,不仅能让其他同学学习,还能让他们开阔视野,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3.增加课内外的积累,增加写作素材量
只有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转变。良好的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是一篇文章创作的基础和保证。为了解决学生缺乏素材积累的问题,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素材积累的水平。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素材的积累,为写作教学、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提高课堂的质量,活跃气氛。教师应当经常的督促学生,增加课内、外文学的阅读次数,提高阅读的质量,加强写作获取素材的意识,持续的提高学生的积累,使得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通过素材的呈现、语言的简练、案例的运用,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完全的表达出来,并丰富作文的内涵,避免文章过于空洞,没有新颖的内容,保证了写作方式、内容的创新。在积累的过程中,即在无形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提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在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偏重于对写作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写作的现实基础条件的培养。描写事物,抒发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基础,而这种基础又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因此,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1)题目要生活化
写作教学中,题目的选择是教学的关键,题目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作文的内容。如果是一个让学生觉得很陌生的写作主题,就会使学生无法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所以一个生活题材的选择将会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写作内容的发展。如:讲到四季更替,老师可选取“季节”为主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感想。尤其是在春天来临之际,可以让学生以描写春天的风景为题材,或者以“春”为题材,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题目,比如,人生中的哪个阶段是属于“春”天这样的话题。总之,让选题活起来,能让学生的写作变得更有活力。
(2)掘教材中的生活根源
中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文章都是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那些描写感情的文章。所以,老师可以从课本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方说例如,在教学《背影》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一些关于亲情感悟的小随笔,进行写作练习。利用教材挖掘生活,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从而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5.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要想提高语文作文水平,就必须加大作文训练力度。老师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在中学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感到单调、乏味,这会对他们最后的学习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他们的良好发展不利。目前,在进行具体的中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一些具体的事物进行描述和呈现,并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让学生更好的身临其境,在情景的感受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绪,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将可以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情绪,与自己的思想相融合。其次,老师还可以将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做成教学课件,让学生们去学习,课件之中可以包含较多的超链接,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体会到写作的魅力。最后,还可以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通过从网上或自己制作一些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真正了解到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6.降低写作的要求,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老师要降低写作的要求,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具有一定难度的作文命题,这样才不至于让他们丧失了自己的创作自信,采用分层的教学方式,将他们的个人的差异充分地考虑进去,依据他们的写作水平和作文的表现,把他们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层级,并对这些层级的同学们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增加他们的创作自信,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比如:老师可以以“成长路上”为命题,要求字数为600,写出学生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还有在成长道路上家长、教师、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在进行创作前,要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并对学生错误的写作方式进行及时纠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与生活更接近的作文,从而避免学生写出内容空洞、过于形式化的文章。
7.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与教学水平
中学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师的写作水平和教学水平密切相关。教师应在平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地练习写作,以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基础。与此同时,教师之间也要加强交流,相互沟通,共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8.坚持多元化评价和批改
评价是教师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也是作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在进行作文批改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遵循多元化的理念和原则,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尊重、肯定和赞美学生的言语个性,始终坚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要内容,用中肯和亲切的语言,给予学生真诚的帮助和真切的关怀。例如,对于语言差异较大、文字错别字较多、记叙不连贯的作文,老师要从作文中挖掘出其它的长处,如材料的选取比较切合实际、生活化等,再利用委婉的语言,指导学生使用准确通顺的语言,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并自觉地进行修改。
结语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应该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要注重技巧,而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要让学生们将自己内心所感、所思、所想用自己的笔端真实地表达出来,要在写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创作兴趣和创作欲望。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使一篇新颖别致,有创意的文章跃然纸上,从而实现了作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军玲.浅析中学语文写作训练如何有效开展[J].学周刊,2019(4):109-110.
[2]沈慧.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华夏教师,2020(24):34-35.
[3]郁亮.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探研[J].成才之路,2019(24):57.
[4]王波.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练习系统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20.
[5]余志明.优化写作教学 创新学生思维: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5):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