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晓萍

婺源县思口镇中心小学 邮编:333200

摘要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要想克服两个困难,即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所谓的数形结合,指的是将数与形进行了有机地结合,或是在相互之间进行了一种高效地转化,这两种方式可以相互影响和推动,进而可以让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原本复杂的数学问题趋向于简单,让抽象的问题变成了形象化,这样就可以让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应用

正文


前言

在实施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基本的理论知识外,更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与动手能力的训练,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小学的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公式、定理,因此其逻辑性都很强并且大多数的知识都集中在数与形之间,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恰当地渗透到数与形的概念,使同学们能把抽象的复杂的算术问题变成一种简化的方法,有利于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水平。

一、数形结合在小学数教学中的重要性

1.点燃学习激情

数形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体现出数学的独特的吸引力和学习的趣味,并能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例如:在讲解“比例尺”时,老师可以将地图呈现给同学,并将比例知识导入到地图中,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图,对校园到公园的路程和所需的时长进行了测算,从而体现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学习热情和主动。

2.激发创新思维

数形结合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数理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决,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应用中,从而拓展其应用范围也就是说,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多层次地思维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优化,将抽象的认知转换为直观形象的表达,这样才能让思考问题与自己的理解相一致。

3.培养数学情感

数形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够提高课堂的生命力,使他们有更好的表现和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发挥自己的性格,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

4.优化学习空间

小学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爱好,在学习或研究各种学科时,往往会产生偏科,从而会影响整体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数学课程与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关系紧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将会严重地阻碍其它学科的发展。数形结合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帮助他们将图形的知识与内容相融合,从而建立起他们的认知模式。加强对自己的认识,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转变自己的偏科倾向,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质量。

5.提高教学效果

许多小学生都把数学的思维看作是一种理性思维,缺少情感,从而使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感到无法理解和被接纳,从而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事实上,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数学,就会发现,数学的思想也包含着感性的思维,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小游戏和小问题来引导同学们进行学习,通过运用数形结合方法来探索和探索数学的法则,让学生可以将其应用于现实的生活,并由此获得更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对数学的认识

二、数形结合思维的高效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适当且精确地为学生提供一种合适的形象素材,使他们能够把抽象的数字关系具体地表现出来,把看不见的数学解题思路直观地表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对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精确、高效率的把握,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让小学数学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习惯

在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要培养好的学习思维。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数学教师说过一件事,看不懂,就画图,然后你就会知道了。数形结合既是一种数学思维,又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在阅读时绘制图形,可以简化问题,并且可以使问题更简单,更容易理解和快速的处理。所以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或是在解题时,老师都能给予学生一些心理上的提示,通过绘画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在作中作画,并逐渐养成了数学和形象化。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中,例如:100公路种植树木,每5一株,并在马路两侧栽植树木,一共要种植多少株?所以这个问题就是100÷520(棵)吗?我们可以用图形来证实这一点。我们可以从20开始,再按顺序来算。20米,5米一颗,20厘米÷5=4段,4段就是4棵树了?我们从绘画中了解到最初有一颗树,20米尽头还应当有一株树木,因此20米的话是5树,也就是段数+1棵。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100米的长度是100÷2+1,即21颗。用绘图把问题呈现得非常清楚,并且能够迅速而准确的解答。

2.运用数形结合思维方法来解决几何难题

数字与图形是相互补充的,在许多图形中常常包含着某种联系。我们可以将数字转换为图形,也可以将图形转换为数字。图形能够让人产生直观的感觉,能够反映物体的外形,却无法精确地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就拿图形求面积来说,学生们不可能只看着一张图形就能看出来面积大小,要有一个具体的计算过程。数学与图形的结合并不只是将数学变成图形,而是一种双向的思维方式,它可以转换为图像,也可以转换为数字,从而可以用来求解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比如《多边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学习怎样解决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以及四边形,画出底部和高度,同时画下一个三角,并询问要制作两种颜色的旗帜,使用较多的布料。学生仅靠视觉去看,很难分辨出哪些是用布较多的,此时要将数与形相融合,将图转换为特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利用平四边形的面积,求出平四边形的面积 A,再由三角形的面积求出面积 B。两个不同的图形的面积都可以用一个很好的数字表示,这样就可以看出哪个布料需要更多

3.运用数形结合思维来处理问题

有些数字很晦涩,能把它们全部下来就很困难了,听懂就更困难了,老师常常要反复讲述。我们可以利用数和形的思维去理解某些复杂的数值。在小学,由于学生的思想还处于视觉和意象的发展时期,因此,给他们一个明确的印象,有助于他们对数字的认识。要想了解一个观念,就必须要有一个直观的、有感的物质,把它呈现给学生。通过图,让同学们通过直观生动的图片,理解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学生还能从绘画中了解到这些观念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出相应的图形,从而加深对这些观念的认识。比如在《扇形》中,关于扇的定义:圆上 A点和 B点间的那一段称为弧线,读成“弧 AB”。单纯从文字上来看,学生们并不清楚这个到底是在哪里,但是通过这个图形,他们就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了。首先画一个,再在这个上找到 A和 B的两个点,这时老师要强调的是圆上,圆内和圆外都不是,在圆上两个点中间的位置作弧,这时把弧的形状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弧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扇形的概念。

4.绘制导图,发展应用思维

可以说,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组织有序的、系统的表达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育方法,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利用思维导图所具备的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的结构优势,能够使学生从总体上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能够对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更为系统的整理,从而构建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比如,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对不同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有过了解比如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圆柱,圆锥,等等,但是,由于这些知识点分散于课本的各个模块,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较为分散和孤立。老师能让学生学会画“形”的方法,通过画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组织结构,对知识进行综合整理和综合通过对旧知识点的复习,巩固知识印象,挖掘知识联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图像的数学知识,这也是以形助数的一种具体实践形式。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将其与特定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再辅以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能够让学生在经历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从而培养出多个方面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在本文所讨论的动手拼图、变换组合及绘制导图这几个方面之外,老师们还需要在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持续地对融入数形结合思想的更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持续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和含金量。

5.通过家庭作业渗透数形结合

当一名老师向小学生进行数形结合的思想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因为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给数形结合的思想的渗透造成了一些障碍,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种条件下,老师可以在做功课时,把数形结合的理念融入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举例来说,老师可以在小数除法这节课之后,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并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画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在这一节课程中,学生们可以画出一幅思维导图,从而将小数除法的知识重点和难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此外,小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思维导图与同桌共享,这样可以提高小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还可以让他们的数学思维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6.以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儿童,其思维正处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我们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伴随着小学生的等级逐渐提高,他们在求解应用题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同时在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各类数量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我们的数学老师就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根据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在把握其含义的前提下,通过画出直观的图形,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一些棘手的数学问题。从本质上讲,将数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从现实问题延伸到对数学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最终达到对问题进行高效求解的一种途径。而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析和对数形进行转换的过程中,所构建的这一桥梁的过程也就是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除此之外,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还能够让学生能够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计算思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将数形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是十分合适和正确的。

结语

在小学数学里,数与形的结合可以使复杂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使抽象的定量相关联,把无形的问题思维具象化,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而且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得到更好的理解,使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中遇到较棘手的问题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在运用数形结合方法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找到可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更高效地、更准确地解决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让数形结合的方法变成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最强大的助手。

参考文献:

[1]沈洁洁.教师如何让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绽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66.

[2]林明雅.如何将数形结合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之中[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2):222+224.

[3]贾慧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渗透策路探讨[J]数码设计(下),2021,10(5):

[4]彭彪.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初探[J]学周刊,2021(12):

[5]庄志超.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21(4):

[6]俞永珍.例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56.

[7]郝广磊,徐杰.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