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余成勇

贵州省思南县板桥中学 邮编:565109

摘要

现在是一个注重实践的社会,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了。传统的物理教学一直都局限在督促学生记住公式,记现象,记结论的误区之中。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现在老师们逐渐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了公式本身的意义和原理上来。利用思维导图,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知识的脉络,理清逻辑的关系,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从本质上去理解物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去探索,并将更多浮现于表面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一旦思维导图形式变成了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一种习惯,那么未来的物理学习将会变得更加方便、高效。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思维导图 应用策略

正文


前言:在最近几年的初中教学中,思维导图已经逐步发挥出了有效的作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提高他们的复习能力和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目前的阶段,国家和社会越来越注重对专门人才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初中物理正是对学生思维和逻辑能力进行训练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基于以上原因,就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思维导图能显著提升学生复习效率,并增强学生复习科学性

物理在初中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情况下,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包括公式、定理和概念的形式也很多。如果选择的方式不恰当,就会影响到复习的效果。而在复习教学中,思维导图拥有很强的逻辑性,教师可以用一张图将初中阶段的所有物理知识都包括进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复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其整体水平更加多元化

在传统的情况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就拿初中物理来说,通常情况下,老师想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的复习,然后让学生自己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而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首先对复习知识展开梳理,并以知识点之间的差异与关联为基础,将初中阶段的所有知识展开连接,让学生在复习部分知识点的同时,能够很容易地与相关内容形成关联,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使原有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还能使老师的复习工作得到充分的实施。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强化课前预习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有一个了解,对学生已知的物理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使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1]。因此,老师应该让学生事先预习,培养他们在预习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把他们带到班上来。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应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更新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梳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可以逐步地掌握思维导图的用法,跟着思维导图的方式去学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各种知识的脉络,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有利于将新学到的知识和已学到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理清知识脉络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要注意将理论联系实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比如,当老师在讲授《压强》这门课程的时候,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老师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让学生可以更快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地学习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学问题

物理教学时间短,理论与实践脱轨

初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综合性、多样性的学科。然而,初中生一般到了初中二年级才开始系统地学习物理。所以,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学校的课时太少,学生的物理学习时间太短,而老师的教学任务又太重,使得许多老师在教学时总是赶进度,机械地死记硬背物理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了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轨,理论无法为社会提供帮助。

教学形式僵化,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秉承着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而且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没有任何创新之处,最后形成了一个令人厌烦、枯燥、无趣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反感。消极的学习心理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物理公式和理论知识,对老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模板生搬硬套,对其所包含的物理含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下降,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质,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很多,其中一些知识还比较抽象,很难理解,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对于课堂时间的掌握不够好,一节课下来,他们都是在讲解理论知识,有的老师还会照着课文的内容,从一开始就把课文的内容从头到尾地读一遍,这会让学生感到困倦,课堂效率非常低,学生宁愿自己学习。教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都要参与的过程,不能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课的时候,只想着去完成上课的任务,而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老师也要适时地停下来,对知识点进行回顾,或者跟学生进行互动,不能都是在讲理论性的东西。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与互动

初中老师大多是站在讲台上,学生在下面,很容易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学生觉得老师的神圣不可企及。同时,老师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很少,他们只是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去上课,并不真正关心学生们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满意,也不会让学生们理解课堂内容。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到科学和文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育,而道德的培育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产生影响的过程,因此,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的预习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事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对这一节课程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概念,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吸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不会太过紧张。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利影响,学生在平时的物理知识课前预习时,只能对全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既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没有更多的时间,这样费力无益的课前预习,不仅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还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法来指导学生的预习。

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解思维导图的优势和构建方法,让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思维导图的好处,从而可以更全面地预习物理知识,从各个方面进行透彻的学习,从而在提升自己的课前预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吸收物理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提高预习的效果,在以后的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有一个更清晰的思路,有利于以后的发展。 

)引入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物理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时,往往是从定义、例子开始,归纳出各个知识点的相应应用范围,以及各个公式的例子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方法。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物质形态变化一章的时候,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预先的预习。本章讲述了一些极易令人迷惑的概念,尤其是关于蒸发与液化,升华与凝结,以及融化与凝结等真实物理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而思维导图则可以让学生以大纲的形式,将这一章的知识重点梳理出来,并且快速分辨出每一种物质变化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这种思维导图可以是树型的,也可以是解析型的。总之,无论是哪一种,都能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觉到,各种物质状态变化之间最大的差别。老师们会根据学生在课前所做的思维导图,在上课的时候对其进行解释,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堂上的学习当中,并对自己的笔记进行及时的添加和修补,使他们可以将预习时的思维导图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架构。另外,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给他们更高层次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大部分学生在总结物态变化这一章的知识时,一般都是写出每一种状态的特征和发生反应的实际情况,但老师可以让学生把最经典的例题批注在旁边,让学生更好地做到举一反三。在预习过程中,将思维导图引入到预习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突出教师的教学重点。

传授绘制方法,巧用思维导图

初中生在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的时候,也许无法理解这个思维工具的应用。针对这一情况,可以有效地加强思维导图教学的时效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将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与流程传授给学生,从而为教师日后进行教学打下基础。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要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然后让学生去模仿绘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逐渐地对其进行熟悉,明确其流程,确保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思维认知,避免因为学生对思维导图不了解而导致的教学低效化的现象发生。

比如,在进行思维导图的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从一些实际案例开始,然后再向学生演示应用的情况,这样的演示可以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有更直观的认识。比如在讲授《力》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用演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作画的方式。在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应该先让学生明确主题词,然后在主题词的周围将相关层次的内容以分叉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绘制时要确保内容的简洁性和线条的流畅。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出示一些有关思维导图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这种教学中逐步明确方法,掌握技巧,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与实验,由实验探究总结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情况比较多。而在回顾时,还可以适当参考实验来设计思维导图。比如,在电流与电路这一课中,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通路,断路,短路,用电器短路等各种类型的电路,然后再做一张思维导图。首先,从电路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电路划分为路径、短路、断路和用电短路,路径就是通常打开的电路,它的特征是有电流,而用电设备是正常运行的;断路是指一个线路的某个部分被截断,它的特征是没有电流,用电设备不起作用;短路即是用一根电线将电源两端连在一起,其特征是断电、大电流;用电短路是指用电设备直接由电线连接,以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为特征。然后,要求学生通过与实验现象的联系来了解思维导图,最后,以将串并联电路连接起来为题目,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思维导图,以此来检验他们在复习中的运用程度。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适当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的同时,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使老师的教学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完成,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罗春妹.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42-143.
2李鉴秀.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32):79

3】廖会.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神州上旬刊, 2019, 000(013):167.
4】成玉华.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3):1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