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开展的相关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学好中国画,能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1]。鼓励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当前,有些教师仍然采用小学美术教学固有的教学方法,此外,学习中国画本身也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热情,导致小学美术课讲授效果不佳。
一、中国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绘画技能
相对于西方绘画而言,中国画更注重造型,即传达形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画课程,能使学生有机会去捕捉物体的整体形象,并接受造型训练。另外,中国画主要利用点、线、面的联系,这就要求画手的手、眼、心、脑的反应速度比较快。学生通过临摹中国画,提高自己的观察、理解、分析等能力[2]。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中国画具有创新、独特性,对创作者的创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结合中国画与小学美术教学,可使学生领略到绘画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和要求,进行自己独特的创意。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造中国画的素材和表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文明艺术的典范,中国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不太了解中国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画蕴涵着深刻的文化思想感情。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相对有限的审美能力,使得中国画欣赏与创作困难重重[3]。这样间接地减少了一些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中国画在绘画过程中需要很强的基本功作支撑,例如创作者要有长期的绘画经验,才能形成一定水平的调色能力。当今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子绘图软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绘图工作。部分学生喜欢使用电子绘图软件进行创造性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
2.小学生中国画教学方法单一
作为中国画代表的水墨画,在色彩和材料的选择上差别不大,在创作手法上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但是,在小学中国画教学中,有些教师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体现中国画的丰富内涵。使部分学生在欣赏、临摹这些作品的过程中,难以理解作品的意境,使临摹作品常常失去原作的气韵。同时,有些学校的中国画课程设置不合理,设置了较多的教育内容,讲授美术技法的形式乏味枯燥,间接降低了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三、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开展中国画教学
1.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中国画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心理和身体发育还不成熟,对事物认识不足,思考方法不够成熟,然而,小学生往往存在各种心理活动。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为了满足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艺术教育应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加强对艺术教育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探索未知世界,提供宽广的学习途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的理解,更要遵从优秀的艺术实践。要了解一个作品的意义,就要了解作品的灵感来源,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师态度和专业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作中国画并积极展示,而且老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别人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各种特点,激发学生的中国画学习兴趣,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
2.引入游戏活动,增加教学趣味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美术学习活动往往有着一定的求知探索欲望。教师要让学生对中国画学习投入强烈的热情并沉浸在中国画学习中,就需要选择有效的方式方法,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游戏活动是小学生较为喜爱的实践活动,加上小学生正处在美术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尽可能避免直接讲述美术技能技法,而是运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之火。教师在运用游戏活动进行教学时,要把学生的游戏体验和自主感受作为中心内容,让游戏体验贯穿全程,关注过程中学生个性意识的发展,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由畅想,感知中国画艺术的笔墨魅力。如,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中国画时,教师可以引入生动有趣的泼墨游戏,让学生认识泼墨画的发展历程和方法,并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思考水墨晕染效果的多元化表现方法,寓教于乐。教师在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时,需要设定一定的计划,明确游戏活动的要求,并告诉学生游戏的程度,防止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果。
3.带领学生感受课堂之外的魅力
传统小学美术中国画教育中,美术教师常以课本素材进行教学,造成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这样的美术课堂难以展现出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应该刻不容缓地探讨出适合小学生中国画教学的课堂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美术教学实践中[5]。例如,相对于刻板沉闷的“禁锢地”,学生或许会对户外的美术教学形式有很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课外写生,让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自己去感受其无限魅力,画出有灵魂的画作。同学可以画小草和花朵,也可以画房子和人物,甚至可以画山川河流。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每个学生的想法都不相同。美术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抉择绘画内容,进行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4.融入多媒体教学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有效的融合。在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将图画内容利用幻灯片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实现与图画的“互动”,还可以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中国画赏析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其对中国画产生理性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现代信息技术还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作用,为学生展现多姿多彩的中国画内容,以此调动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积极性。
5.引导作品鉴赏,培养审美素质
要想提高学生的中国画创作能力,顺利达成中国画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指导学生鉴赏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并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多角度鉴赏掌握、积累丰富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技巧,使学生在今后的自主创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优化创作效果。在引导学生鉴赏中国画作品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注重作品中的技法,又要让学生品味其中的诗情画意,体会中国画的写意性。在刚开始的中国画鉴赏教学中,教师先要带领学生鉴赏,让学生掌握鉴赏中国画的具体方法和思路,以免学生在鉴赏中出现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等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欣赏经验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自主鉴赏和合作鉴赏。如,在绘画动物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鉴赏徐悲鸿的《八骏图》、齐白石的《虾》等作品,鼓励他们从创作技巧、文化内涵、思想表达等不同的角度探索这些名家的作品,并积极交流、探讨彼此的感悟与思考,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举办绘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为使学生对中国画更有热情,主动学习中国画,教师可利用绘画比赛的形式,组织学生临摹或创作评比,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团体中国画比拼。每个人或每组必须选出一幅最佳作品参加比赛。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扫描每组提交的作品,并展示在大家面前,让同学们挑选出最好的作品,最后老师会对那些被选中的同学给予一些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组织学生举办中国画绘画比赛,通过欣赏好的中国画作品,促进学生对中国画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热情,使有较强绘画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为学校发现和培养优秀中国画人才提供支持。
7.激励自主创作,倡导首创精神
在中国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创作、尽情挥洒的天地,让他们在轻松的创作氛围中展现个性和创造力。在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倡首创精神,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纯真和个性体现在作品中,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自我表现的机会。为了增加学生创作的动力和乐趣,教师可以运用新颖独特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作热情。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首古诗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利用诗与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于中国画作品的认知。在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创作之后,教师需要客观点评学生作品,在点评过程中不能够一味用专业标准要求学生,而是要肯定学生的首创精神。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只要学生能够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都应该给予其肯定,以增强学生的创作信心。
结语
在中国画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本,从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学习能力水平入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中国画艺术知识和技巧,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探究,掌握相应的艺术技能。在一系列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带领学生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英.小学美术课程中国画教学探究[J].教师,2019(23):78-79.
[2]张敏.如何优化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J].好家长,2018(48):232-232.
[3]张竞尹.中国画在校内美术教学的现状探析[J].明日风尚,2020(15):296.
[4]李玉桃.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13):252-252.
[5]罗艳.探究小学美术水墨中国画教学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1):692-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