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水平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促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发生转变,在部编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每册教材当中都安排了专门的习作单元,从二年级的观察、想象,到四年级的写景、状物、再到五年级地写人、记事,以及六年级的情感表达,可以说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而且每个单元还为孩子们安排了专门的习作例文,用于指导孩子们的写作。在练习单元中,文本的阅读也是以表达为导向的。要想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就必须对作文单元的编排与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依据教材展开教育教学,从而达到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引导。
一、新课标下语文作文教学的特点
1.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结合。在新课程标准下,每一单元都设置了相应的题目,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呈现出很强的主题性。其中大部分题材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习作学习兴趣。在语文要素中,除语文知识外,还有学生在学习时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新课标下,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将习作主题与语文要素相结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2.读写结合特点。在新课程标准下,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采用。无论是从读到写,还是从写到读,都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必经阶段。如果把阅读和写作分离开来进行教学,那么就不利于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运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打破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从而达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读写结合能够将语文知识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严密的、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在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后,能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提升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每一节的教学中,都与习作教学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由浅到深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逐渐掌握更加丰富全面的写作方法。在写作教学中,习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们主要依靠习作来运用语言知识,因此,老师们要立足于这一点,在习作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思考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方法,使他们的思路变得更为清晰,这对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对生活的观察是否细致,因此,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就一定要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但是,小学生在观察能力上的水平可能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学生就可以擅长观察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而且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因此,对生活的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是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而有些学生,他们天生好动,对生活的感知力不是很强。所以,在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力,要充分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记录下来。对小学生来说,一次性写出几百字的作文,肯定会有很大的难度。有些学生会为了完成任务而抄袭作文,这样就无法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地学会如何进行写作。例如,可以让学生每天都坚持写日记,从一开始的几十字或者一两百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再升级到写几百字的作文。写日记的过程也是一个对生活进行观察的过程。
2.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日常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愿意和自己一起学习,接收引导,才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比赛元素,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学习气氛,又能提高同学们的竞争意识。例如,在作文训练课上,教师可以花一些时间来传授学生们习作的基础技巧和知识,然后再进行一场小规模的竞赛,既能让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的训练逐渐变得更有难度。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有效性。
3.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在写作的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难以解答的问题,老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引导,通过对老师的指导,让学生在正确的理论的帮助下,解决写作中的难点问题。例如,在作文中,写作技巧的运用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涉及的写作技巧有哪些,并将每种写作技巧放入例句中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根据例句进行仿写。仿写教学的目标是首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并将其与语言构建相结合。在学生对这些技能逐渐熟悉之后,再让他们将这些技能运用到一篇长的作文中,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微课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难点,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去学习。
4.要求学生积累素材,完成仿写工作。在最初的写作探究阶段,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化知识和对事物的认识,因此,在进行仿写的时候,他们能够理解更多的东西,从而能够有效地扩大自己的学习领域。在学生写作指导阶段,教师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让学生对事物的直观形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记录的形式,来完成习作或素材的积累,这个时候,仿写学习就会慢慢地从量变到质变,产生巨大的变化。
5.将日记与随笔结合。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如果过分要求让他们整篇写大文章很容易让他们感觉压力巨大。因此,我们可以让他们多练习一些随笔,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实践中,笔者通常都会要求学生每天只要练笔一次,大致对时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不但提高了写作水平,而且还增加了写作素材,能够将多种不同的内容融入到文章中。而随笔,则是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作的类型、字数和风格,通过抒情、议论、记叙等多种形式来表现自己所熟悉的、感兴趣的人的生活。这种方式,既能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开阔他们的眼界,由身边的琐碎小事,逐步上升到社会、人生等更高层次。
结语
总之,新课改是大势所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每个语文老师都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科学的理念与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写作习惯,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叶青春.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2(29):85-87.
[2]朱初引.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10):57-58.
[3]贾会芳.谈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J].学周刊,2015(02):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