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熊森英

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巢实验学校 江西 抚州 344000

摘要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开展创新教学,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有更高要求,而为满足学生现代发展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按照新课程改革需要,初中物理教育必须围绕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对现有课程适当调整。然而,有些教师还没有完全理解课程改革思想,造成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教师需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并结合初中生实际情况以及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采用合适方法对其加以优化,从而使其更好为学生打下良好物理学习基础。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

正文


在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它们也可以对学生学习困难程度、实现学生良性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在进行创新教学时,教师应将学生基本需求纳入自己的教学考量之中,将学生的学习特征融入其中,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克服过去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具有个性的发展空间,能顺利进行高质量学习活动。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学的理念和原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创新教学策略,达到高效教学目的,使初中物理学科实际教育功能得到体现。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学科本位观影响较重

教师的教学思想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很大影响,按照新课程改革需要,初中物理教师需围绕新课程改革思想和要求,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课程观、学生观以及教学观,尤其需建立起一个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与此同时,教师也需注重自己的个人发展,以学定教,提高物理学科实际教学效果。然而,由于“知识本位”传统教学观念还在主导着初中物理教学观念,再加上中考“指挥棒”的引导,许多初中物理教师注意力都集中在课程教学上,而不是集中在学生全面发展上,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还抱有一种应试教育心态,这种心态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一味追求知识高深程度,只会让学生感到巨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物理研究失去兴趣。

(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根据教学课标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中,不仅需注重教学内容教授,更需注重学生能力训练,按照建构主义原理,注重对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指导,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理解吸收。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教师的教育方法进行相应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但是,在目前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师教育方式仍然较为单调,仍然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强调的依旧是知识性学习,且仍然采用“题海战术”练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对知识高效消化与吸收,还会造成学生的疲惫感持续累积,从而让学生陷入被动学习境地。

(三)学生积极性不高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初中物理课程教学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热情以及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然而,从实际情况观察,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并不高。一方面,与物理学科难度较大有关。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存在着一种应付心理。还有些学生,在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只是做做样子,并没有积极思考,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目标也不清晰,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四)实验教学不受重视

物理学科自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利用直观的实验教学,可让学生更好感受到知识生成的过程,这对学生从根本上消化吸收新知识非常有利。在实验教学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然而,由于种种因素,部分师对实验关注还没有达到应有水平,往往由学生做实验转变为教师做示范,又由教师示范转变为教师讲实验。虽然在这过程中,有些师也曾试图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但这与实际操作实验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没能充分将实验教学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也不利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违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要求。

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优化路径

(一)创设生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在全新教育条件下,对初中物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其思想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特点。因物理学科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对其进行理解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如果长时间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这一点上,物理教师应该充分遵守初中生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心理特点,创造出能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加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更多兴趣。

例如,在教学《液体的压强》这一节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一系列与这一章相关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比如:宏伟的三峡大坝,潜水员在水下观察海洋生物,带鱼在海里游泳等。在这些图片展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何三峡大坝的下面要宽于上面?为何潜水者在不同深海中进行潜水时需要换衣?带鱼体形如何?有何特点?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此之后,教师再将新课程“液体的压强”引入到课堂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学习,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实际效果。此外,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还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并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安排物理作业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物理水平制定出不同的习题练习。同时,在初始设置问题时,需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二)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新课程改革环境背景下,教师需利用先进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实现教育模式多样化,比如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这样可以让初中生核心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要想提升物理课程教学效果,就需教师站在学生立场上,给学生创造平等、合作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解释物理知识。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让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时的特点、物的位置和尺寸等进行讨论,那么,物理教师应以课本内容为基础,设计一些艺术化问题:“与原本物体相比,平面镜对物体所成像的尺寸会更大,或者更小?”你有没有找到什么规律?”,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各组之间存在着答案上的差别,所以,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轻易否定。之后,教师会引领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邀请身高较高的学生上台进行演示,让这名学生按照一定顺序,分别站立在与整个班级的不同位置,同时让学生对角度上的改变进行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逐步了解到本章节的主要内容。

(三)积极引入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有些知识不够深刻,不够透彻,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通过实验将知识点具体化。通过进行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比较完整的物理学习平台,同时还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让学生能积累一些实际经验,这对于学生未来物理素质提高非常重要。比如在《电磁铁》这节课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明白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之间的联系。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能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展开实验,以此提高探索能力,并打破僵化教学模式。

(四)趣味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首要步骤就是课堂导入,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所以,物理教师应该通过有趣的课堂导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引导下,能更加积极地开展自己的学习。初中生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需把生活中一些现象        联系起来,用物理学知识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说明。利用与日常生活现象之间的关联,展开一场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物理课中单调的知识产生变化,从而有效将学生的好奇心唤醒,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并让学生逐步进入到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之中。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强烈的探索欲,学生会有更多收获。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用一种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为何在打雷下雨之前,我们都会先看见一道闪电,接着就会听见惊雷的声音?”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学生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对有关现象进行探索。所以,通过有趣的课堂导入,能提高学生获取有关物理知识的效率,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演示和讲解

在过去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做一些演示实验,由于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对实验现象认识不够清晰,对实验原理了解不够透彻,无法让学生对物理实验流程全面了解。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改革和优化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不同。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解析性,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光的色散》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投射技术,将光线通过三棱镜后产生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白色的光并非是单一颜色,而是一种复合光。同时,红光折射率较低,紫光折射率较高,从而提高授课效果。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某些有一定危险性的试验,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有许多错误性示范演示,而在实际生活中,教师不能给学生演示错误的实验步骤,这会给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仿真出不正确的实验,这样既不会给教师带来风险,又能使学生记忆深刻,从而实现了物理教学最终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中物理主动把高效物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机联系起来,主动革新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得到切实提高,从而让优质课堂得到切实改善。运用实验活动、生动情境、小组探究活动、趣味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物理探索实验演示讲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等措施,有效对初中物理教学加以和优化。

参考文献:

[1]王明洲,吴增伟.新课改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国教师,2020S1):9-10.

[2]陈润龙.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47-148.

[3]唐毓文.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科幻画报,202005):119-120.

[4]冯艳云.关于初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159-1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