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的创新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海云

余干县海尔希望学校335100

摘要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持续变革和新课程理念的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过时和落后带来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也需要与班级的实际状况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小学教育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对人文文化常识的认识和积累,甚至用不同的思维逻辑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要改变以往单板教学的趋势,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探索,真正实现从被动学主动学的转变,从而延续中国特色教育的效果。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走出传统与落后,不断适应不断创新的趋势,建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以一种精彩、生动、高效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适当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主动性,它的表现并非完全依靠书面结果,而是综合各种综合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方面的有关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教育理念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因素。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过分强调结果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对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思想理念上的落空,使得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实现。归根结底,它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残余。过度追求升学率,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被动地接受知识,抑制了他们的创新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教学模式陈旧

说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十分压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江雪》这一节课中,我们可以通过一首诗,一幅画,让学生去理解这首诗,但是,有些老师不让学生去看,也不让他们画,而是让他们自己在黑板上画,然后解释这首诗。因此,学生无法获得独立学习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无法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有的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缺少自信,不承认他们的创造力。其实,同学们的创造力是很强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尽量选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

3、未能够正确运用教学手段

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陷入错误的境地,盲目地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从而造成了一种混乱的教学方法。过分使用教学方法,不能算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持,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探索和检验。许多老师只注重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抄袭他人的课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身体和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有效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学习能力,学会在其他学科或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挖掘语文学习带来的财富。可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备课有效:体现学生主体

“新课标”的大环境下,语文教育要注重课堂的品质和效能,而高效的学习是实现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的高效备课就是为提高教学效果所做的全面的准备,教学内容由“课前备”、“课中备”、“课后备”三大环节构成。

从课程的涵义演变来看,我们的课堂教育应该从原来的"老师传授给同学"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索",这就需要师生双方的合作,才能使备课教学顺利进行。在备课时,师生要从多个方面做好备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把握学习的基本原则,从学习活动和情感发展的需要入手,合理地运用课堂资源,建立起高效的学习环境。

优秀的教学方案必须具有实用性。在预置教学目的时,教师要注重以下几方面因素: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指向哪些领域、哪些层次?预置的教育目的是要关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期望期望是什么?这些因素由学生而非老师来确定。

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的教学出发点,应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

科学地制定好的课程目标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科学的教学目的有:要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必须使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有所转变,从总体上把握教科书内容,深入领会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目的;要达到一个理想的教学目的,既要掌握好教科书的总体知识,又要掌握好当前的学习状况,设定的目的既要做到难度适度,又要确保能用高效的方法来完成。

比如,《少年闰土》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把握好“学生”这个核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基础到运用,从字词到句子,从课文到想象,从课内到课后的练习,始终牢牢把握着角色的活动,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的:掌握这门课程12个生词,能写14个词语,带着情感朗读,朗读一遍,以更快速的速度朗读文章,把握句子的重点和情感;理解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知识渊博的乡村男孩;进行阅读和书写练习:模仿文本的“我”的外表描述(模仿文本的第1部分)。

这种目的的制定可以很好地实现本课的教学目的,它既可以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又可以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目的。

(二)教学方法有效:设计目标明确的环节

老师应该把课堂上的教学联系组织起来。每个活动都应该明确明确的目标,如果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么这样的一个活动就是没有效果的,不能让它占据整个教室的教学。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结合课程的教学目的,合理地安排恰当的思维量、信息量和训练量,以突出重点,条理清晰。

老师要把重点放在单元语文的元素上,把教材中必须学的、必须会的知识和能力都给选出来,这样才能减少课堂的密度,提高训练的精确性,学会了舍弃,才是真正的聪明。语文元素就是“借用句子来了解段落的含义”。在预习中,老师要把这一语文元素作为教学的核心。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这一单元的三个主题进行比较,找到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三部作品,也就是“学习”的核心句,但是每个句子的“核心”都是不同的,这三种分类,分别是“从各方面”、“地域转移”和“时间序列”。经过综合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够比较全面地理解中央句,从而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在对学生必须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筛选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在学习过程中,要对课本的主要内容、难点进行全面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与其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教学原理。在课堂上,老师要把课堂的教学语文锻炼得更好,讲得更准,让同学们在实践和理解上更多的内化,而在不同的单元模块中,运用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例如,阅读单元和习作单元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针对各单元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提炼出新的理念,进行科学的综合,突破传统的局限,实施灵活的策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是有效的。

(三)通过表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我国的传统语文教育中,通常情况下,讲课的都是语文老师,但实际上,在讲台上,学生也是主角。在进行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上的教学中去,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一种是指导同学们自行进行学习,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演出的知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表现来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

就拿《狼牙山五壮士》来说,因此,老师们在讲授这一节的时候,就能安排五个人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通过演出,让学生了解角色的想法和感情,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就拿《坐井观天》来说,通过老师的解释,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对文章中的重点和所说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结合在一起,形成100200个词的观后感。这样既可以使同学们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自己的理解,又可以培养他们写作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地建立一个有效率的班级,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业水平和学业成就,所以,在构建有效的班级的时候,必须始终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因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较差,多数小学生有“爱玩乐”的心态。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累积,大多数的同学对语文教学的忽视,致使他们的语文素质和学业表现都很糟糕,无法有效地发挥语文的作用。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可以缓解孩子们的顽皮心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人都会自然而然的想要学习,要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的行动,要有一种自觉的学习态度。在这种学习气氛下,很多不爱读书的人都会跟着认真的同学一起努力。

比如,老师在进行位置的调换时,将表现好的和学习意识不高的同学放在同一组,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低水平的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孩子们在身边环境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个学习的不自觉的过程。还应该在教室里对他们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文英语水平。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小组来限制学习意识较弱的同学,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语文和学业进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为有效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五)学生参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重视。“教育不是往里面灌一壶水,而要点燃一把火。”在教学中应注意合理地设置有效情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探索精神,运用各种形式的探索性教学,使他们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索。

要主动落实以生为本、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有效班级,一、二、三年级不安排书写任务,中、高年纪学生要严格遵守作业时间。这个硬性的规则,就是要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中去,让每位同学都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差的同学。要采取分层教学、精准化教学、团队协作式教学、强化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方法、遵循从简单到困难的教学原则、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室趣味性和吸引力,使每个同学都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

结语

总之,要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抓住一切机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创新思维,学生不仅要通过课堂所学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感觉课堂就是一个乐园。另外,笔者认为,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把课堂中的知识扩展到课外,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应认识到教学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胆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翠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8 (28): 140-141

[2]李明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术期刊《教育理论研究》;2012 年第 8 期

[3]叶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中国校外教育(上句刊),2014(11)

[4]林姣莹。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5(4):143.

[5]陶丽芬。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句刊,2015(5):73

[6]王燕,新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1):26

[7]比阿梅,注重创新教学发挥激励优势——浅谈小学语文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9):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