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本与语言整合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燕茹

铅山县青溪中心幼儿园 334100

摘要

绘本的出现逐渐代替了原有守旧的语言教学方式,随之而来的是注重以人为本的语言教学模式,因此,幼儿绘本阅读教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本文将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分析绘本在幼儿园语言教学领域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有效的运用途径。


关键词

幼儿;绘本;语言整合

正文


前言

幼儿从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学到相应的语言知识,同时绘本通过讲故事的手法帮助幼儿正确构建精神世界,以及培养幼儿全方位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绘本在幼儿园语言教学领域的作用和运用策略,以期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借助绘本开展语言教学重要意义

在幼儿教学当中如何逐步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位教师所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不同的幼儿生活的环境与经历是不相同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绘本开展语言教学,能够为幼儿提供有力的语言基础。每一本书所描述的故事是不相同的,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绘本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吸引幼儿的目光,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积累较多词汇。通过这种方法,教师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绘本教学,教师能够有效地扩展幼儿的思维,帮助幼儿认识世界。幼儿对于外界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受自身理解能力的影响,在表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带领幼儿学习自然常识、童话故事、风俗文化等。绘本是通过绘画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这些知识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能逐步地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幼儿绘本语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教材选择不符合幼儿发展特点

在当前幼儿绘本语言教学当中,大多数教师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首先,绘本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绘本种类较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幼儿语言教学。教师在对其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绘本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教师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大多数教师并不具备选择绘本素材的能力,尽管绘本以图画为主,简单易懂。绘本教材选择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绘本教学忽视幼儿学习自主性

当前幼儿教学更加强调幼儿的自主能动性,老师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然而在当前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幼儿的思考,这种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与当前幼儿教学发展背道而驰,幼儿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促进语言发展,不利于幼儿未来成长和发展。

三、绘本阅读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于绘本的运用,有如下的阐述——“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孩子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孩子学前阅读和学前书写技能”,这也告诉教师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充分利用绘本的重要性。绘本,是指以绘画为主体的幼儿故事书,如果将其名称拆分开来,可以发现,“绘”是绘画的意思,“本”则是指书本。绘本与一般绘画不同,是组合成画册的书本,其中不仅蕴藏着幼儿喜爱的表达形式,也包含了连贯的故事、立体的体验等。现在的幼儿教育中,绘本表现出三个特色:绘画性,是指绘画支撑着绘本主体,在部分绘本中有文字,然而文字并非必需的内容;连贯性,是指尽管只有图片内容,但是却连贯完整,表达出完整的核心思想理念,对阅读者有启发性;立体性,图片语言是绘本阅读的基本语言,在表达上,绘本借助图片来传递信息,承载着文字的听、说、读、写、思的多元内核,并且以幼儿便于理解的形式去表达与完成。因此,幼儿语言教学中结合绘本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幼儿园绘本和语言教学的整合策略

(一)为幼儿选择适宜的绘本进行阅读

绘本的选择也是体现语言课堂效果的重要方式,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着许多不同的差异,比如刚出生的婴儿,有的喜欢哭闹、有的喜欢笑,还有的喜欢自己安静地待着。在幼儿园中的幼儿也会存在千差万别,教师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对待每一个幼儿。在选择绘本的时候也是一样,应该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最大程度上为幼儿选择最合适的绘本进行阅读。只有选择了正确的绘本,才能让幼儿在语言教学课堂上发挥自己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从风格和绘本内容上选择合适的绘本,充分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阅读能力。

(二)借助绘本鲜明色彩,吸引幼儿表达兴趣

幼儿园的幼儿对新鲜、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鲜艳的或者对比强烈的色彩对其同样具有吸引力,而绘本正是一种文字少、图案丰富、内容简单的儿童读物,因此,在实际的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具有鲜明色彩、可爱形象和生动内容的绘本来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大灰狼娶新娘》这则绘本故事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将绘本图案转换到教室里的大屏幕上,使幼儿都能全方位地感受绘本图案的内容,并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中大灰狼“新娘”的局部特征“全是毛的手”“尖尖的指甲”“大大的尾巴”“长长的牙齿”等内容,带领幼儿与故事中的大灰狼一起猜一猜“新娘”到底是谁?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同时使幼儿在不断猜测、不断思考、不断重复、不断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促成课堂语言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借助故事表演活动,锻炼幼儿语言表达勇气

幼儿园的小朋友毕竟年龄比较小,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相对较差,进而使其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害怕出错、没有信心,以至于不敢“开口”,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就此,在开展语言教学时,我们就可以依据绘本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例如,在带领幼儿学习《小猫照镜子》这则绘本故事时,我们在给幼儿讲解清楚故事脉络之后,可以组织幼儿展开情景表演,带领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猫,还有故事中镜子里的“小猫”,由教师扮演故事中的“猫妈妈”。然后根据故事内容小猫和镜子里的小猫先是感到莫名其妙,并且有点生气地质问对方:“你是谁呀?为什么总学我?你不许学我!”(这一节内容的表演时间可以略长一点,给予幼儿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与表达时间,给予其更多的语言表现空间)。经过“猫妈妈”的指导之后,明白这是镜子的效应,引导幼儿继续进行对镜子笑眯眯的表演,进而使幼儿沉浸于绘本表演的趣味性中,并且在台词的表演过程中使幼儿获得语言表达的勇气。

(四)借助家庭亲子阅读,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时期,虽然幼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与幼儿和教师共同度过的,但是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幼儿教师,都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开展家庭亲子阅读的活动,规范幼儿家长的语言行为,促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语言交流。例如,可以设置幼儿专用图书馆,各班级教师会定期组织幼儿进图书馆阅读绘本,而且每周五全园会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各班级从图书馆借出绘本发给幼儿带回家,组织家长抽出时间陪伴幼儿进行亲子阅读,还会指导家长在阅读时注意自己的发音、语速等问题,以照顾到幼儿的思维。并且会组织家长进行阅读心得反馈,使家长能在阅读结束后与孩子一起探讨绘本内容,耐心倾听幼儿的阅读感受,尊重幼儿想法的同时,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使家庭教育能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拓展和延伸,以共同助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借助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优化师生关系

幼儿年龄较小,内心较为敏感,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因此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幼儿创造较为轻松的阅读氛围,使幼儿能够真正投入到阅读中,逐步地放松幼儿心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语言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温馨小屋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其中。温馨小屋是教室的一角,为幼儿进行绘本阅读而专门设置。教师还可以准备绘本阅读书籍和舒适的坐垫、靠垫,温馨小屋装饰成粉色。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可以将幼儿带到温馨小屋中,给予幼儿一个宽松舒适的语言学习状态,同时老师也可以坐在温馨小屋中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进而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六)借助绘本鲜明的色彩,逐步地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幼儿对新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对色彩鲜明的图片有着极强的兴趣。教师在借助绘本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绘本的色彩图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逐步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际幼儿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挑选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绘本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逐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例如,教师在讲解《好朋友》这则绘本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绘本的相关内容。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幼儿能够全方位地感受绘本图案的内容,并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中所展现的故事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看到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学校,一起出去游玩的场景,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对于图片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表达。教师可以要求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他和好朋友的故事。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七)借助故事表演活动,逐步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信心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在课堂上如果幼儿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容易丧失信心,以至于不敢开口,这不利于幼儿语言教学的开展。例如,以《小猫照镜子》这一则绘本故事为例。首先,教师需要带领幼儿阅读绘本故事,在阅读结束之后帮助幼儿厘清故事的脉络。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活动,带领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猫,还有镜子里的小猫,老师可以扮演妈妈。幼儿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即兴表演,绘本故事中可以看到小猫咪生气了,镜子外面的小猫咪与镜子中的小猫咪都在生气,这是为什么呢?这时教师可以将绘本故事改编成一个小剧本,幼儿可以根据剧本进行表演。在整个表演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思考,逐步提高幼儿的现场应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逐步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树立语言表达自信心,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八)家园联合,逐步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待在家中的时间较长。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在家中与幼儿进行绘本阅读,幼儿只有逐步地提高自身的阅读量,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家长一定要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逐步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在每晚睡觉前,家长可以安排绘本阅读。在阅读结束之后,家长可以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幼儿可以表达自己对于绘本内容的理解以及想法。通过该种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为幼儿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爷爷一定有办法》等绘本书籍。这些书籍内容易懂,富有趣味性,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结语

总之,绘本在幼儿园语言领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可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可以有效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重视绘本阅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田晓.基于绘本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实践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2(7):3.[2]杨玲清.基于绘本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实践策略[J].亚太教育,2021(24):3.[3]张颖.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绘本的有效运用[J].2021.[4]辛玲.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绘本的运用探究[J].明日,2021,000(005):P.1-1.[5]薛蕾.在区域游戏中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和策略[J].新智慧,2020(17).[6]杨惠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方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0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