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摘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生物;整合
正文
前言
高中生物中存在着许多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常规的教学方法不能将其具体化,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在我国,将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相结合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要提升生物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融合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知识建构策略,让学生享有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整合的意义
1.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科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家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所以,教育作为信息社会中重要组成的一部分,必然会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牵扯到了许多的微观领域,发展变化过程等,如果仅使用教学插图等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将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教学中,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2.丰富了教学资源,推进了教育公平
目前,在我国生物学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基本上是以讲授课本为主要内容,而学生所能获得的知识信息量很少,这就制约了学生的生物学思维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老师能把相关联的教育资讯呈现在课堂让学生看到。即使没有优秀教师的讲解,学生也可以获得这些知识,使高中生的视野得到拓宽,可以对生物问题进行全面思考,推动了学科素养的发展。
3.有利于实现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
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多种优势,比如视频、图像以及文本等多种呈现形式,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并且能够使师生进行互动,所以这对于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利的。在目前阶段,高中生物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促使学生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并使他们具备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工作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策略
1.信息技术在备课中的应用
首先,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老师可以信息技术来进行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来搜集教学素材,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来与同行沟通交流教学经验,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个教学交流平台上,要让学生就如何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老师要跟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以便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给他们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认识、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生物基本知识等都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的结果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为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提供一个参考。最后是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师不但要考虑采用哪一种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还应该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以教学的实际需求为依据,选择直观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也可以以学生需求为依据,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比如在讲授“输血与血型”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们展示有关血型的影像资料,并让他们从平时的生活中了解到各种血型的不同和联系,这样才能保证后面的讲课能够顺利进行。
2.运用多媒体,让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直观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生物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对微观世界进行观测,并探索自然界中生物进化规律的微观课程。虽然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操作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想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人手一台光学显微镜,几乎是不可能的。当高中生物的教学深入到基因或者是分子的教学部分的时候,学生们会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产生一种距离感,影响了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让他们觉得生物知识十分抽象,并且很难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考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或者是微观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图像,将生物运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去了解,这样老师在讲解时也可以更加方便。
比如,在学习“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时,许多同学都不太容易分辨出“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不同之处,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多媒体技术,收集一些关于“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二维动态图片,让同学们从书本上的文字,变成亲眼所见的动画,这样,同学们就能对有丝分裂的过程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掌握其变化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记忆。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能调动音乐、图片和视频等多种信息传递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可以让学生在更为直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授「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一节时,老师就可以播放有关澳大利亚动物的视频,来说明澳大利亚因与大海隔绝了数千万年而具有的独特之处,其中包括许多其它大陆所没有的动物,尤其是许多有袋类动物。由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同学们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到「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信息技术不仅能将生命演化的结果形象地呈现出来,还可以直观地展示生物进化的过程。老师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对人类的演化过程进行动态的展现,向学生介绍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等四个阶段,并将已经出土的重要化石与还原图进行比较,从而清楚地展现出人类大脑和四肢的变化。同时,老师还能向学生们提供有关达尔文学说的知识,包括达尔文学说的背景资料,以及自然选择理论的由来。总而言之,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进行生动的整合,用一个更加形象的知识传授过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营造出的学习环境,与学生的直观经验相吻合,从而使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记忆更为深刻。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有着诸多的优势。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潘天士.中学生物课件制作实例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2]娄伟.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9(24).
[3]石永谦.高中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5]贺晓蓉,刘述喜,李山,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