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对话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
正文
前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积极地进行思考,在思维的活跃中唤醒自己,从而达到知识的自主构建和思想的升华。就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样,流动的思维是不会生锈的,唯有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才能生机勃勃,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有了对话,才会有交流。课堂中的对话是一种最基本的互动和交流方式,对话可以让课堂中的“湖水”活跃起来,对话可以促进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对话可以让人的心灵交融和思想共鸣。“对话教学”已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同和接受。然而,目前的课堂对话教学还存在着对话环境不和谐、对话形式比较单一、对话缺乏深度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才能让被誉为“思维体操”的数学,充分绽放出思维的光芒,使思维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种“对话”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让其在课堂对话中流淌不息。
一、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作用
(一)改善师生关系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也很有限,所以在面对数学老师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既存在着害怕的感觉,也存在着一种依赖的感觉。在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对话,不但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还可以让学生对老师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产生对老师的良好感觉,这对于构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二)营造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频率很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低,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通过强化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让学生可以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进行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的策略
1.丰富对话题材
对话题材的选择,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所选择的题材跟学生的实际诉求不匹配,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热情,这将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意愿降低,对老师所讲述的知识没有足够的理解,最后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老师所选择的主题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完全一致,那么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在“对话”教学主题的选取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状况来选取主题,从而有效拉进学生与数学课堂的关系,促进学生通过“对话”学习获得更多的发展。
2.根据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
新时代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思想意识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了“对话”教学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使“对话”教学法在小学中的运用更加普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老师在运用“对话”教学法的时候,仍然表现得比较僵化、单一,究其根源,就是老师们没有注意到教学方式的革新,忽略了方法对提高教学成效的作用,因此,老师们要适时地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革新,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为“对话”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一个更好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辅导。比如,在讲授《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增加学生的熟悉感,增加他们的参与“对话”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中,逐渐地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并创出一些新的、出色的教学事例,从而为他们现在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设计多个对话分支
数学的解题思路很多,一个答案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这就充分显示了数学的灵活性,因此,老师们应该在教学中有所体现,用不同的对话分支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逐渐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让他们能更快地得到正确的答案,从而突出“对话”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作用。比如,在《百分数》这一课上,老师可以给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寻找答案,然后再让同学们给出自己的答案和解题思路,如果同学们的答案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解题思路却是不一样的,老师就可以采用“对话”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同学们产生分歧,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探究欲望,使同学们能积极地去分析、去研究,从而意识到数学的特点,学会运用多种思路去解决问题。
4.生生对话,提升合作意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智力情况、学习兴趣等都存在差异,如果老师使用的是一种一成不变、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从而影响到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学生,合理地实施不同的教学。对于某些数学问题,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交流、合作来解决,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小组,使他们的成员水平基本互补。这样,学生之间可以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所学的知识。比如,在“平行与相交”这一课上,可以先让学生画两条直线,再问:“两条直线能不能相交?”有些同学相信两条线经过无穷远的拉长后将相交,有些同学相信两条线将永不相交。老师可以把持不同意见的小组分为甲、乙两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讨论。在双方争论完毕后,老师给予双方指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充分了解“平行与相交”的有关特征。
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对话”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模式是一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气氛中进行自主学习,在一种实践和探索的氛围中寻求启发,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尊重与支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数学老师要创造出一种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对话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让他们主动地思考出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培养出更深层次的感情,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等。
【参考文献】
[1]陈星学.小学数学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的研究与体会[J].教育教學论坛,2020(3):199-200.
[2]胡妙玲.五方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对话[J].华夏教师,2020(1):66-67.
[3]韩囯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对话的指导策略[J].科技展望,2019(7):348.
[4]黄秀玲.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84-85
[5]王国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实施“对话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149-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