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与实践融合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炜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550025)

摘要

目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通信技术专业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理论课过多,实践环境滞后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没有进行优化,不能使高职教育中的技能训练与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相结合。而且,学校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独立的教育系统,教师的数量也比较少。而对现代学徒制进行高质量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为相关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

高职院校;通信技术;现代学徒制

正文


目前,我国通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供给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这就给相关企业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其现代学徒制的产教结合进行了探讨。

1教学与实践融合的一些要求

1.1学生的双重特性

通信业一般属于高技术行业,通信业的毕业生难以适应通信业的技术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企业,更快地成为“企业的人”。

1.2双师型教师

不论是专业课的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都要有“实践”教师来指导。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通讯专业教师,要么难以达到“双师型”的要求,要么人数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有3条途径是可行的。(I)学校教师提前到工厂实习,经职能部门认定,成为“学生”的教师;(2)在校园中构建“导生”体系,以弥补教师的缺憾;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弥补“导师”的短缺,可以让高年级的优等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引路人”。(3)构建企业外派导师制,由企业优秀员工外派到高校,与高校外派导师制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双赢”。

1.3评价考核

将实践性课程引入到理论课中,势必会缩短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所以必须要有一套合理的考核制度。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对通讯专业学生实施现代学徒制后,其评估体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完善:(1)校内“学生”评估系统,即对某一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其评估率占60%;(2)对“学徒”进行评估。实习考核的主要内容应是实习学员在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实习过程中所能完成的任务。要按照“学徒”的定位,参考职位的职业标准,有针对性地要求学员进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订,防止考订与工作脱离。这样的评估是由公司进行的,比例为40%。

2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高职教育是我国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就业型人才的主阵地,也是我国完整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国家始终对职业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尽最大努力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体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通信技术应用既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如果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能力,那么就不能保证技术实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在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应该采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行的策略。目前,职业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着理论课与实务课脱节的问题,这样的课程,必然会培养出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当这些学生进入社会,并且顺利就业之后,他们还需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学习,才能达到操作通信设备的条件,而这并不是现代企业想要的,因此,企业更喜欢雇佣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

3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在习近平总书记“五大发展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学徒制,为党为国育才,实现“人人有才”,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技能强”、“工业强”的国家。培育中国的“工匠”,实施中国特色的“学徒制”,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把“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以培育“家国情怀”和“热爱工作”为目标,以“热爱工作,热爱祖国”为宗旨,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工匠”的时代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将使“工匠”的种子扎根于由高职院校培育出来的年轻人心中,使他们的技术和技能得到持续的提升,使他们成为一支“传宗接代”、一支“破难题”的“先锋队”,从而达到“以技报国”的目的,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4现代学徒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对于初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通信技术基础课的公共基础知识所涵盖的课程内容比较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要加入一些实践内容。在这些课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常常需要他们进行许多的实践活动。运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法,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其着眼点在于:首先,将与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理论问题融入到通信专业之中,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指导理念,包括就业指导、职场规范等内容,并将其作为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去,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有关课程的作用,为将来的学生在社会上的立足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该系统的建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第二,把基础理论的实习与其它学科的实习与公司的项目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更好的为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并且在课程完成之后,还可以开设一门特殊的实习课程,以项目为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对公司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而让他们对公司有一个良好的了解,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在将来进入公司任职时,可以更好地进行日常工作,并以此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5 以产教结合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实践探讨的内容和措施

5.1课程体系构建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构建了基于产教结合、以学生专业需要为导向、师承协同教学为支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给予受训者合法的“学生”与“学徒”身份;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并具有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实践训练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学徒””与“学生”的双重身份以及“师”与“师”的“双把手”培训过程中,“师”与“师”的关系都源于“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育人特性。

5.2轮流学习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将为我国高职院校,企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途径。同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能在此过程中,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在学校学习,一部分在企业工作,这样的交替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会使高职院校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的用工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和有关企业保持良好的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时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地使用这项技术。

5.3学徒评估制度的优化

一是高职教育要针对通信专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学徒制”考核计划。以动态评估的方式,对学员的日常学习与工作进行全面考虑,对纵向的过程评估进行改进。二是按照“学徒”的定位,参考职位的职业标准,对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考试,防止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脱节。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学徒在毕业后应该达到的岗位技能水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取得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对学徒专业各个因素的横向评价进行完善。三是加快建立一个由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评估制度,使学徒评估工作从整体上变得更为系统和科学。

5.4考核方式多元化

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校企合作”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体系,并在全市范围内对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双证书”的多元化培训体系,并在校企合作下,构建一套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学生评估机制。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以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采用“过程测验+理论测验”的方法;对于“职业课程”,侧重于专业技能的评估,采取企业指导员的岗位评估方式,主要考察员工在执行企业生产管理制度时,所掌握的相关技能以及工作的完成情况;在“行业课程”方面,则参考全国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对其评估的目的、态度和水平进行评估,最终形成“企业、 行业,学校”的“三位一体”的评估体系。

5.5专业课程中的实习环节应以企业为主体

当前,高职教育的“校本位”思想仍十分突出。在学校本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尽管可以迅速地、大量地培养出技术性人才,但这些人才能否学以致用,满足企业对他们的需求,让他们真正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专业课程中,企业是最重要的一环,它能使学生提前进入企业,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匹配率;另一方面,企业作为教育“产品”的用户,其“产品”的品质也应随着用户的使用而得到改善与提升;三是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是受益最大,企业在职业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专业学生在大二年级时,已开始进行专业课的选修,有的课学习难度比较大,再加上校方很难提供足够的训练器材,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这就要求在这门课程中,各专业的实习环节都要以企业为主体。例如,可以选择与中兴通信、华为等三大运营商旗下的公司进行5G、4 G方面的教学,让学生们在学中运用,在用中学,在学与用的结合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要注意将实际操作与理论相结合,要注重实际操作的针对性以及理论的应用,要在做中学,要注重对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5.6政府资助

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既要在教育政策上做出指示,又要在教育资源上给予扶持,这样,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就可以早日实现。就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中的实践应用来说,我国政府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将学徒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相结合,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学校过渡到企业。比如,政府可以在学生实习的这段时间里,给他们提供一些资金,这些资金中的一部分,可以被用来作为学生实习期间的工资(这对提升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另外一部分,则可以被用来投资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这对于提升学校对实习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使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为培养技术型和就业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霞,胡冰云. 高职通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与实践融合研究[J]. 科教文汇,2017(10):94-95.

[2] 王中宝,孙鹏娇. 高职通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与实践融合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5(10):5-6.

[3] 李林玲.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通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J]. 互动软件,2022(2):187-18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