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策略研究
正文
前言: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学习发展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必备品格与专业技能。核心素养主要强调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理解感悟的认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稳定性、开放性的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是促进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具体保障。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并强化小学英语的核心素养教育,探索和创新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核心素质的概述
“核心素养”一词发源于西方,主要指的是在教育中一个人的关键素养,它反映了社会的需要,也反映了高度的文化素养内涵。在新一轮的新课改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不仅能尊重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大幅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必要性
小学英语是学生有系统地学习英语的开始阶段,这个时期是学生打好英语基本功,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时期。而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自身实践,所逐渐形成的可以适应环境变化、社会发展以及自身成长的学科能力和必备品格。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是英语教学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而“思维”则是指对英语语篇进行独立思考、分析的综合思维,对英语语感、阅读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文化素养方面,学生要懂得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文化内涵,并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学习”是指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所具备的技能。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核心素质进行培养,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研究
(一)不合理的教学时间
合理的课程安排不仅可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课堂布置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是:课时安排不够合理,教学内容不够突出,老师讲授的时候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要点,也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所需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效率也不高,教学过程也是一成不变,无法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变化和难度的高低。
(二)教学方法单一,创意不足
经过调研,发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因为英语针对的对象是基础较弱的孩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同时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之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熏陶,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也开始接受应试教育。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氛围就会非常僵化,老师传授的东西,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去吸收,而且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也不可能完全消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自主性和理解力也会逐渐降低,虽然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课程来勉强跟上,但从长远来看,对英语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含糊
英语教学语言等基础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语法、拼写,还要加强听说、读等方面的培养。小学生初学英语时,基础尚浅,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英语的真谛,潜移默化地将自己代入到课堂中,看似一本正经,实则是“填鸭式”,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充分的自主思考,导致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和学习积极性都不高。另外,由于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太过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忽视了口语、听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得英语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四、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一)构建英语课堂双重育人价值体系
课堂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建构英语课堂教学的双生性价值体系,对于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英语课程是现代人才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人们对英语的掌握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英语课程的学习,以免被时代所抛弃。英语课堂的双师型教育价值观的构建,首先要立足于英语语言的发展,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考虑,在实践中,要选取一些与生活、工作有关的主题,使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语言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在教育课堂上,要注重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参与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课堂外,可以坚持用语言叙述的方式,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和反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跨文化的交际意识以及人文关怀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英语教育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积极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强化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英语不只是一个课题,更是一种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多给他们一些使用英语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大胆地使用英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因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新奇有趣事物的兴趣,将其与学生的知识相结合,在英语课堂上创造出一种有针对性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英语的各种特征。使学生能够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比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的“What would you like?”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和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简单的英语交流,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小学英语老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一些歌曲,游戏,或者简单的英语对话,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同时,也可以营造出一种活泼的英语课堂气氛。教师在设置教学拓展环节时,可采用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开放性的探讨,在课后的作业中,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完成,这样既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又可使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发现自己的缺陷,并加以改进,使英语知识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及表达能力。
(三)创设情景
在英语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求教师运用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率。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上,老师们可以适当地把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相结合,把一些有趣的辅助材料和内容带到课堂上,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情境。
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4 “My home”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模仿学生家里的场景,也就是通过网络搜索具有 VR功能的房间图片,然后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展开“My home”的主题,创造情境。之后,以房间环境中所包括的物品为依据,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针对其中存在的物品,展开固定搭配的练习,或者是以自身的能力为依据,进行话题的扩展。例如, S的回答是:“Mum, where are my flowers?” T的回答是:“Are they in the kitchen?”, S的回答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设置一些固定的场景,让学生按照老师给的东西进行对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质量,保证他们的教学效率。如果小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上缺乏气氛,那么就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如单词接龙,单词延伸等,来培养英语的思维能力。
(四) 积极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教材本身的魅力之外,还要考虑到教学观念和方式的选择,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英语老师一直采用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那么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到厌倦,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英语的核心素质。因此,老师们应该积极吸收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了解新时代的教育思想,尝试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让课堂洋溢着英语的文化气息和情趣,不仅可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之前,教师可指导学生们将桌椅板凳形成四周包围式,并组织学生们展开小组讨论和展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更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
每一位学生都具备英语表达和思考的技巧。其次,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交流,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形成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达到深化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
(五)创新互动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主要是老师一边倒地讲解,缺少师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造成了学生英语素质、口语交流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为此,小学英语老师要积极开展课堂交互式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语言表达与口头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的语言水平与学习能力的提高。
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六年级英语第一册《How can i get there》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自己阅读课文,通过英语参考书和课后的词汇表来解释文章的意思,并且要学会运用课文中有关路线、方向、距离的词汇、短语和句式。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英语对话的模拟演示:“How can i get there,我怎样才能到达那儿?”,老师会设置一个模拟的空间、地点、路径,让学生自己去安排对话,老师会在模拟结束后,指出学生的语法、词汇等方面的错误。
(六)拓展小组合作教学,强化学生的英语素养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现代、当代的教育者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完全发挥出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小学英语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训练自己的英语思考和语言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核心素质。
比如,一位老师在讲授《人教版》六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第五单元的《What does he do?》时,就给学生上一堂课。在一节课上,我们可以根据各自的特长,将他们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老师给他们一幅有一定抽象含义的漫画,然后让他们一起讨论,探索漫画里的角色,然后让他们选出一名代表,用英语表达他们的想法,回答正确的,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因此,能够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机会。
结语:总结来说,在新一轮新课改大力提倡核心素养的今天,小学英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中心,全面认识英语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并把它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由此,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创新交互式教学活动、扩展英语教材内容、扩展小组合作式教学等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与思维能力,促进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学习能力的明显提高,从而全面地提高了他们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余艺萍.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J].英语广场,2020(03):99-100.
[2]王妍.落实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英语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21.
[3]但群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打造英语高效课堂[J].科普童话,2019(42):3.
[4]邱敏.新技术在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62-262.
[5]杜召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小学生英语,2021(16):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