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的途径与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颖

南昌市站前路学校 330001

摘要

初中英语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灌输式”、“应试化”等问题,这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相去甚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改革与创新,注重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核心素养;研究

正文


前言

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学生英语的核心素养,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英语与语文同属一门语言课程,注重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英语语感的培养,其核心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海量的知识储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英语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优化教学方法、精心指导、循序渐进、强化英语技能通过训练,使学员形成英语的良好的语言习惯,进而提高其英语的核心素养据此,作者提出: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重视对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提高他们的英语核心能力,从而推动初中英语课程的发展。

一、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思维、文化素质和英语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培养英语的核心素质,培养英语的基础技能,培养英语语音、语调和语义,增强英语语感,培养英语的思考,让学生能够运用流利、纯正的英语进行交际,把外语教学带到实际的生活中去。从英语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多元化的文化结构、了解和尊敬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文化,提高自己的国家认同和归属。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意义

1.语言能力

我们所说的语言能力就是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并能正确理解他人的英语意思。它也是英语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能力主要表现在读、写、听和说方面。发展英语交际能力也是完成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2.跨文化素养

跨文化素养已成为当今社会公民必备的一项核心素养初中阶段的有效英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文化特质。培养初中生跨文化素养的主要方向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来,还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各国的社会现象,继续扩大初中生文化视野,最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3.思维品质

当今社会,英语思维品质与英语语言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为使初中生能灵活、有效地学英语,有必要加强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发展出优秀的英语思维能力,为其核心英语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学习能力

英语学习能力,也就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学生不但能不断提高英语水平,能不断提高英语核心素养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应以英语核心素养为指导,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加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训练,以不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三、初中英语教育现状

1.注重基础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

许多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缺少实践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的主要方式是45分钟的课。这段时间,教师将安排自己的课程设计。但在短短45分钟内,英语语法、词汇理解清晰却并非易事,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没有时间进行互动,更别说开展口语角这样的活动了。

3.传统的教学方式

许多教师认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学生英语,但初中英语教学缺乏新方法,以致初中英语教学只能变成哑巴英语。

4.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不足

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因应试教育而受到不良影响。他们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英语教师通常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却缺乏。学生们似乎学到了很多英语知识,但实际上,他们是通过背诵来学习英语知识的,这样,学生不仅不能灵活地运用英语知识,更不可能真正理解英语知识,会影响学生英语课程初中习能力的养成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5.学生文化知识缺乏拓展

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将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主要的指导性课题和内容,对教材的主要内容不深挖,忽略文化因素。目前,英语教师讲授的内容有限,文化广度不够,学生的文化思维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了初中生核心英语素养的培养,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英语素养。

6.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缺失

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灵活、有效地使用所学的英语与人进行交流和交流。然而,就目前而言,一些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优化教学能力,这样,课堂教学就变得僵化,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交流与交流,这一结果就导致初中生交际能力的缺失,影响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英语能力的提高[]

、以英语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生能力的提升策略

1.学习态度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全面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实践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养成他们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轻松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初中习英语知识,以此为基础,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不断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技能。

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才能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英语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指标,是英语知识和文化认知基础的外在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一些英语电台,指导学生收听英语新闻,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在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学生也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英语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英语文章,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对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也起着重要作用。

3.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英语知识的规律,以及英语词汇与词组、句法之间的关系,运用情景中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课程,要学好英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它将时时刻刻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

通过使用电子白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英语口语真实场景下的运用,使学生对英语的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现实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不太清楚的英语知识,及时指导、纠正错误,通过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英语错误方向,强化学生英语实践知识,进而提升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某种角度上,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是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教师应以英语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能力的培养中主动地进行思考,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和英语能力,这也是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课堂中一种非常有成效的教学手段。

5.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读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读书是吸收英语材料、增长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学生语言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5.1分类指导阅读

首先,阅读问题。部分经典文本具有思想、文学和美学价值。老师要及时给予启发,给不同群体学生提问的机会。第二,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在文本解读中,引导学生鼓励不同观点,与作者沟通;结合经典课文段落,进行教学互动,指出学生的鉴赏思路,深入挖掘文章。在英语鉴赏时,学生与文本沟通,提高英语能力;第四,反思性阅读。反思性阅读属于延伸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启蒙、阅读理解等。推动阅读认知内化。反思性阅读是英语“听、说、读、写、想”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阅读认知系统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教师必须给出提示,让学生有话说,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行理性辩论。

5.2分层进行阅读

第二部分,根据学生与教学文本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一种是大声朗读。在加强教材储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二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训练并鼓励学生的阅读策略,例如寻找关键字和主题句。专题性练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主题句并认真阅读。在精读之前,我们介绍了背景,主题,情节,高潮和结尾。训练学生归纳逻辑的能力。三是全面阅读。关注各章节内容,鼓励学生形成“群读”的习惯,以提高阅读率。从整体到局部,从课文到句子,从大意到细节,引导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5.3分段强化阅读

阅读训练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阅读任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阅读全文,第二阶段通读课文,第三阶段精读。中学英语教材中每一个单元主题的第三部分都是阅读文章,这部分的文章与情景对话的前两部分密切相关。教师会列出课文中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推论文章的主题及中心思想,从文章的第一句、标题和前后句,让学生更好地阅读,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第六单元主题2三节”,主要是介绍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师首先对时代进行简要的描述,理清诗歌的主题,然后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主旨,用例题讲解重点句型,最后结合个人感受背诵诗歌。

6.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学生学习英语思维发展的过程。培养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能固执于教科书,教师要展示和运用自己的灵活思维,启发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用一些新颖的活动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多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

比方在教授A Must we exercise to prevent the flu?本课程通过演绎推理或归纳,设计了若干环节。谈到流感症状以及如何预防流感,我指导学生使用演绎推理。同时指导学生在制作海报时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总而言之,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多样化,以活动促进学习者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英语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形成共同思维,形成英语使用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结语

总的来说,英语核心素养涵盖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有必要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深刻思考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习状态的诸多因素,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为不断提高英语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建荣.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生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4):96-97.

[2]廖红云.核心素养下初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策略[J].校园英语,2021(4):125-126.

[3]陈艺环.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策略[J].校园英语,2020(52):66-67.

[4]唐春花,任二德.分析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1):37-38.

[5]吴桂芬.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J].考试周刊,2019(24):109.

[6]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课程.教材.教法,2016(36):79-86.

[7]龚秀萍.采用情景化文本再构方法提升低年级英语教学效能-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6):72-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