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三江县良口乡滚良村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邓烈兴

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柳州545006

摘要

作为滚良村一对一结对子单位,我们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4人于2023年3月21-25日,对滚良村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调研并完成了调研报告。我们的调研报告从四个方面来完成,即从:1、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2、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3、调研中发现的问题;4、合理化建议。通过本次的社会调查,我们收获很大。提出的几条合理化建议,但愿能对滚良村乡村振兴工作有益处。


关键词

滚良村 乡村振兴 调研报告

正文


滚良村归属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良口乡,地处三江县西面,西接贵州黎平县地平乡、北接同乐乡全村共有4个自然屯,居住着侗族和苗族两个少数民族,总户数487户,人口2036人,是三江县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耕地面积8507.6亩,水田1241亩,经济来源多为耕种和外出务工。

滚良村虽然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勤物丰空气清新。但属于广西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出行不便、经济基础薄弱,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村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充分了解滚良村乡村振兴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为使滚良村群众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全面实施滚良村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我们柳州工学院一行4人对滚良村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此次调研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86份。按照性别分类,男性53人,女性33人;按年龄分类,50岁以下42人,50岁及以上4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类,高中以下50人,高中及以上36人;按照调查对象的身份分类,村民64人、村干部8人、乡镇干部8人、其他6人。

从调研结果看,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基础上,滚良村变化明显,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一、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

(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8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53人选择“生活富裕”,占61.6%。

(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8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54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滚良村村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增收渠道有限,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

(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在8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62人、55人、57人,分别占72.0%、63.9%、66.2%。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滚良村六组滚秀莲回答说“当然是资金、技术、人才。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了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

(四)期盼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8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期盼的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分别有52人、50人,分别占60.4%、58.1%。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医疗的有50人,占58.1%。希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声。

二、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

(一)产业发展逐步壮大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滚良村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依托本村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截止2022年底全村总共发展茶叶面积1647亩,油茶林面积2806亩,高山稻鱼面积1241亩,人均拥有0.5亩以上茶叶、1.4亩以上油茶、0.63亩高山稻鱼面积,杉木林面积4154亩,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9.5%。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3元,实现滚良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民的稳定增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同时,滚良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拥有侗乡农民画;拥有从乡村走向世界的农民艺术苗族拉鼓节侗寨民俗抬官人、侗族芦苼歌舞;拥有三江侗乡四月八祭牛节三江侗族大歌等民俗文化;拥有侗族吃酸的饮食习俗;周边还拥有欢雷门丹洲书院合龙桥马安寨产口古榕马安鼓楼高友侗寨特色景点景区。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柳州市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之下,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在滚良村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村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道路变好了变宽了、房子变大了、村子变干净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滚良村还新建了水利人饮项目一批,自来水管接进了该村的每家每户,全村人用上了净、无污染、甘甜的高山清泉水,全村田地灌溉用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同时还注重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2%。在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同时,注重发展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打造生态宜居的好环境。

(三)乡风建设基础扎实

1、三江县教育局的重点帮扶下,在其他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援下,重新修缮了滚良村小学,新建学校附属设施项目3个,让滚良村每一个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全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如今村里有17个孩子正在读大学,有20多个孩子正在读高中。2滚良村建起了村卫生室、图书室,新建了文化戏台3座、篮球场3个、文化综合楼1栋等体育健身场所和村民活动中心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还新安装路灯144盏,滚良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3、注重以乡村文化为载体,在尊重原有乡村文化体系(即原有的村寨鼓楼)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元素。在进行农村旧房改造时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4、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

1、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途径,整合面向农村的各种管理服务资源。村里都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监督环境卫生、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网格化的服务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本,而且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2、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一户农民种植0.8亩地的高山水稻,产量480斤,毛收入485元,投入成本485(整地150元、种子90元、化肥100元、收割95元、农药20),人工未计,一分钱未赚。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市化肥价格按简单平均,平均涨幅22.8%。同时,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规模小、生产链短,产业集群度低。滚良村颇具特色的高山鱼稻、高山稻鱼野葡萄三江侗族油茶三江竹笋三江茶叶,还有具有侗乡风味酸肉酸鱼、三江牛肉、土猪肉、土鸡、土鸭、粽子、土鸡蛋,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尽管现在该村与我们柳州工学院建立了直销代销点,即每周该村村委会都将农民的土货山货运到我们学校进行销售。一方面是销售的渠道有点窄,另一方面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该项工作能不能长期做持续下去,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三)资金人才支撑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到:1缺乏政策、资金扶持。这几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短板,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2、人才比较匮乏:目前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滚良村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另外农村对技术人才吸引力不够,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

(四)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难度比较大。

(五)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村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做农活了,希望政府供养他们。一些人觉得医疗费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报销费用。年龄大一点的村民,都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像深度贫困户吴根仁一家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快速脱贫致富的人不是太多。

四、合理化建议:

(一)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共治共享。

1、要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基层干部要解决好农村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在面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问题时,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2、要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大对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民主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3、要加大滚良村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教育培训的力度。在向村民宣传国家各项政策时,进行合理引导,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群众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实现生活富裕。

(二)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

1、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以品牌意识拓展市场,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升级。滚良村地处高寒山区,冬暖夏凉,森林覆盖率达90%,空气清新,我们应该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度假、休闲农庄、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要加大对本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公共道路、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连接,推进通村公路双车道改造、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或错车道建设。争取早日实现本村客运班线公交化。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振兴技术人才。

1、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支持,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2、加强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3、鼓励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三新”农民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生力军。

(四)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培训一套致富技能。结合滚良村的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本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住宿、农事娱乐、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吴根仁式的人物,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2、持续推进本村清洁能源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持续开展本村数字乡村建设试点进一步深化农村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覆盖。建立村大数据体系。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构建智慧农业气象平台加快本村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

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贫困村里的大变化——三江滚良村脱贫记2020.10

 

2、《2023年关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情况调研报告两篇》2020.09

3、《一个家庭的变化折射一个贫困村的变迁2020.08

4、《乡村振兴课题调研报告篇32021.03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1.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