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音乐;声势训练;培养能力
正文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艺术理解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好音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声势训练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现音乐的律动,增强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
一、乐感培养,强化音乐辨识
声势训练是一种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能够让学生从形象化角度感受音乐旋律、节奏,培养学生的乐感,强化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结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开展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声势训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习音乐,如教师做一些肢体动作,并将此发出的声音作为一种传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方式,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音乐的内在含义。肢体动作包括打响指、晃动身体、跺脚拍手、拍腿、捻指等,还应注意不同肢体语言表达的情感也有一定差异,如拍手的音乐情感较为清脆、有明亮感;跺脚则较为低沉;捻指的声音相对尖锐,适合表达复杂性较强、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内容。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以此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旋律美,通过这种方式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开始教学的阶段,教师可以结合音乐作品内容启发学生学习,确保音乐作品中既要有歌词,又要有较强的节奏感,也应将肢体语言融入其中,做好声势训练的铺垫工作。例如,在学习《爱我你就抱抱我》音乐作品时,教师应先帮学生明确音乐作品的特点,这首歌歌词的节奏感较强,并且涵盖着肢体语言部分,这都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开展声势训练。如当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这句歌词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歌词的韵律完成相应的姿态动作,以此提高学生对节奏感的感知能力,也可以确保学生能够以沉浸式的形式进行音乐学习。再如,在学习《爱的人间》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先将作品的含义与学生分享,确保学生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能够高效感知歌曲内涵的方式。歌曲的意思是社会上有一群帮助盲童的群体,而盲童群体通过演唱歌曲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角色饰演的方式,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盲童的生活,并通过音乐的方式进行表达。而教师可以播放音乐,鼓励学生结合音乐的特点进行肢体表达,以此感受歌曲的节奏,也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的作用。同时,教师在体验歌曲的环节,让学生对盲人群体的生活进行深度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二、游戏导入,声势训练渗透
以游戏化的方式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声势训练,这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吻合,更易于学生接受。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游戏课堂的教学魅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享受音乐营造的氛围感,进而也有助于对学生开展声势训练。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率,以此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先对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再将游戏教学与声势训练相结合,确保音乐课堂既具层次性,又具趣味性,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来和我划船》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游戏化教学引导,对学生播放音乐,并鼓励学生对划船的动作进行模仿,以此凸显出游戏化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及趣味性,并对三拍子在歌曲中的律动性进行体会。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对音乐节奏中的弱拍及强拍进行仔细聆听并体会,让学生在弱拍的情况下轻轻划船,而在强拍的情况下用力划船,这种将三拍子之间的强弱关系以肢体语言进行表达的方式,可以提高声势训练的效果,确保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对音乐知识形成理解,也能让学生对音乐的魅力进行深度感受。
三、立体教学,感悟音乐声势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有着深厚的学习潜能,教师只需帮助其挖掘学习潜能。由于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一个深度的把握,确保以此为依据对学生开展音乐基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确保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不断完善音乐知识素养。在音乐课堂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走入声音的殿堂很重要,而通过声势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对音乐进行关注,并对音乐的组合构成知识进行进一步学习。比较其他学科,音乐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无条件性。有无基础的人,都可以通过音乐产生一定的感悟。所以,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音乐喜好的同时,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例如,在学习《蓝色的雅德朗》音乐作品时,教师结合手势对学生进行教学,音乐的强与弱可以用拍手声音的大与小表示,音乐的起伏感可以用手势的高低进行表示。同时,教师还应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声势教育,教师观察学生的表达过程,对于节奏感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进行指导,可以与学生共同拍手以此对音乐的韵律进行传授,使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有效调动。
四、结语
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融入,一改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枯燥、单一的局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应注意结合相应的音乐教学软件,并在分析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开展,为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音乐知识打好基础,确保声势训练的效果能够不断提升,推动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玮.浅述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2,(96).
[2]王琴.律动校园,音乐绽放———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22,(16).
[3]付珊珊.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09).
[4]张萍.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 2023,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