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有效性策略
正文
引言
“图形的认识”包含形状、分类等方面的知识点,也是小学生必须基于自身生活经验与学习能力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几何、解应用题等等也有着重要作用。新时期的教育v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因而数学教师必须在实践中重视类似知识点教学,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简单使用多媒体、微课视频等作出引导,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更加精彩、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以下围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与革新策略具体讨论: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与我国东部强劲的教学资源对比,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不够充足、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尤其是遥远的西部地区,很多学生家长不懂说汉语,更无论创设适宜学生数学学习的家庭环境与社区环境了。在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上,还有以下具体问题:第一,师资年龄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教育理念冲突与教学实施冲突;第二,学科比例失调,容易导致学生偏科,不注重数学学习等等问题出现;第三,教师课时负担重,容易引起大范围工作不积极的情况,这些都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师资层面的重要问题。
(二)教学方法单一
农村地区教育发展落后,也自然遗留应试教育、灌输式教育、填鸭式教育等的观念,对于新理念、新技术缺乏认知和了解,最终导致数学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不可否认的是,示范教学、面对面讲解的确简单直接,但是对比多媒体、微课教学来说,也确实缺乏趣味性与丰富性。更何况当今时代学生愈发需要及时奖励、鼓励和引导了。我认为,针对教学方法单一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必须开发出更多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以此改变当前数学教育缺乏创新的困境,实现农村数学教育与时俱进,实现农村数学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三)学生素养较低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缓慢,小学生又处于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自然智力水平跟不上、综合素养较低。尤其是那些家庭困难、缺乏家人陪伴的学生,更在整体上显示出综合能力与素养较低。我认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等等还需要长期观察和改进教学策略,才可能帮助更多学生走出数学学习困境,实现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新课改背景下,探索围绕小学生核心深化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更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深入研究与实践。
二、农村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教学有效策略
(一)转化新课改育人理念
当前,新课改育人理念正逐渐深入农村小学教育领域,农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与新课改育人理念相适应,以全新角度来指导“图形的认识”教学。首先,在“认识图形(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基于新课改育人理念开展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师生与生生交流的教学活动,进而使得更多小学生愿意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与实践中来。如:在课堂提问:“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房子?”小学生对此话题十分感兴趣,纷纷举手回答:“我喜欢像城堡一样的房子,因为在我眼中它们就像小公主一样漂亮。”“我喜欢像森林一样的房子,因为在这里可以呼吸到清新自然的空气。”其次,还是在一年级“图形的认识”教学中,教师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提出兴趣点与爱好点,让学生认识到质疑、提问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二)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每一阶段教师都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这几乎是提高相关知识点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手段。不论是对于传统情境教学效、游戏教学等等进行创新,还是融入全新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等,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发展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以“认识图形(二)”教学为例,数学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大家在生活中观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角星等具体形状,并搜集可以带到课堂上的小物件,为课堂展示互动做好准备。这就是生活化教学方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案例,既培养了小学生观察生活实物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因此对于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提升具体积极作用。
以“轴对称”相关知识点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就可以提前整理好课件与微课视频,在讲解知识点时随时应用和辅助解析,降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难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与探究能力。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对折纸张,将一组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卡片对折两次,引导学生思考卡片最终会如何。这样一来,即使是农村小学生也可以跟着视频完成纸片对折任务,并充分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进一步理解对称轴、对称点等相关知识点。
(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图形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实物或图片,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认识”。例如,“认识图形(二)”的图形具体形状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特征,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图形图像,为学生呈现不同形状的图形。如:教师可以先展示相关图片,而后引导学生找不同、找相似等等,深化学生对于不同形象图形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生自主答疑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经过了思考才给出问题答案,因此更能够对相关具体知识形成深刻记忆。
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上还有多种思路可以参考。如:翻转课堂模式,实现课内外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翻转,同时师生角色翻转、教学内容与任务翻转,能够有效增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实现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具体教学中,教师注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练习与实践。还是以“认识图形(二)”教学为例,教师借助生活中的圆形、圆柱、圆锥等物体,既让学生制作课件、视频资料并在生活中寻找,又让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和具体讨论,从而强化学生对“图形”概念的认识。
(四)数形结合思想运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应用,能够有效丰富农村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在“图形的认识”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应以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特征,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应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图形和数量之间的联系将图形特征与数量信息融合于一体,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习惯。还是以具体图形长方形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模型认识长方体,进而以具体的侧面为例介绍长方形的长和宽、其形状特点之间的关系等等,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长方形相关应用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围绕学生这一核心革新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推进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有效提升。在“图形的认识”相关知识点教学中,一线教师首先要转化育人理念,认识到生活化教育、给予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空间等的重要性,而后充分运用多元的传统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等等,改变数学课教学结构,推动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对于图形的学习中最常用数形结合思想,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自然也要掌握和引导学生探究、实践,以此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与正确的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1]曾小莲.立足数学课堂 培养符号意识——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培养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2(21):165-168.
[2]蔡金法,陈婷,孙琪琪.“问题提出”主题式培训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专访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J].教师教育学报,2022,9(05):1-8.D
[3]曾春燕,龙瑞兰.基于教资国考下高职师范课程内容的优化设计——以《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为例[J].南方论刊,2022(09):100-102.
[4]张进存.小学数学“教师”研究视点与展望——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1年《小学数学教与学》“教师”栏目载文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04):8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