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途径试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途径
正文
想象力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语文内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引领学生走向更绚丽、多彩的语文世界。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育过分注重传授知识,而缺乏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想象的培养等。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牢牢把握学生的实际学情,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新路径,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一、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激活想象意识
想象力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核心能力,而想象力的培养需要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应该衔接科学、有效的手段,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以激活学生的想象意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语言的奥妙和丰富性。一方面,开放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另一方面,开放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和自由。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只能按照教师所布置的课文内容去阅读、背诵和写作,而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和观点,以此学生则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激活想象意识和创造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写作主题“20年后的家乡”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将家乡变成一个空白的画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未来家乡。学生则可以通过开放式的讨论和互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建议,以此建立互相借鉴、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讨论,询问学生们创作的灵感和思路,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思考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展示过程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与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者,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了解未来科技、社会发展、城市规划等相关背景知识,从而整合更多的素材来支持自己的想象和创作。
不可忽视的是,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能够激活学生的想象意识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成长。语文教师在实际的学环节,应该切实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创新和合作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发掘语言的美和力量,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感悟和乐趣。
二、巧用信息化手段,拓展想象空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在教学环节,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拓展想象空间。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比如,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语言等多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刺激,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且学生的感官和认知能力得到发展,释放想象力,进一步了解和体验文化,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借助网络资源拓展学生想象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语文学习或阅读网站,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又或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互动教学工具和社交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这是一篇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童话。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配图或者相关图片进行情境呈现。比如,在讲述故事中的圣诞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圣诞树、圣诞老人等相关图片,营造良好氛围,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活学生的想象意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其次,教师还可以将课文相关故事网址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和阅读,以此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再者,教师还可以借助相关问题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比如:你在寒冷的冬夜中,你是否会把最后一根火柴点燃?你点燃的是什么?你怎样度过这个难熬的夜晚?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思考和感悟故事背后的深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
三、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习体验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语文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的灌输,而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于实际的教学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其一,编演课本剧。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分配角色、剧本编写等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独具特色的剧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表达能力,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其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活动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丰富自身的想象力,进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如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读万千书,行万里路”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通过讨论、交流、读书笔记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想象力。
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想象力的培养应是一个持续而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保持耐心与恒心,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应以丰富的课堂活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丰富的教材为基础,创造多样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创造能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异彩,让想象力成为学生走向广阔语文世界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陈华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实践探究[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扩展思维基础教育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123-127.
[2]张小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2(19):79-81.
[3]杨小宇.探究在小学语文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2022(08):5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