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正文
前言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这些要素中,语言能力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品格是一种价值观;思维品质是心智的特点;学习能力是发展的前提。这四个领域是互相交织、融合发展的。虽然英语课程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提出至今已有多年,但大部分老师对英语的核心素养的内涵还不甚清楚,不知道在课堂上怎样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是初中英语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教材的阅读素材又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义
(一)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能力,也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能力主要由下列内容组成:一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能力,特别是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方面的能力;二是运用英语口语及书面表达的能力;三是对英语的理解和英语学习意识,具体而言,就是要意识到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了解英语学习的含义和价值,了解英语和文化,英语和思维的联系;四是能够较好地掌握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理解能力;五是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二)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当今人们对中外文化的认识,这既是新时期人们对文化的一种认可,也是在新时期的社会飞速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等多个层面的综合素养。只有加强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学生们才能建立起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学会为人处世,才能以世界视野来看问题,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接触到英语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特别是当他们在学英语文章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文章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
(三)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它们在各个层面上具有各自的特征和各自的差别,又称为智慧品质。学习与运用语言需要思维,而学会与运用语言也可以进一步推动思维发展,所以,语言和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英语课堂教学的许多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水平。老师可以试着将英语语言的特性与英语学习过程的特点相联系,从英语学习中挖掘出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思维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法更加活跃,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技能,是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必备的能力,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的一种科学学习方式,这就是所谓的“会学”。受诸多因素制约,初中生很难掌握英语。所以,要想正确地掌握好英语学习的基本要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就变得尤为关键。应当指出的是,学习能力不仅限于英语的学习方式与策略,还要有对学习的正确理解和持久的兴趣,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有清晰的学习目标,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去。
二、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自主学习动因薄弱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主性。其具体表现为:不愿意说英语,不愿意参加英语交流;完成课堂培训、写作培训、回答老师提问时,更多地依靠教材和老师的指导;在英语教学中采取应对的方式,不能主动地去想英语问题,寻找适合自己的英语教学方法。
(二)课堂互动不足
任何一门语言都有交集的作用,包括英语。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交换”的行为,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常常采取“单边行动”的形式,也就是说,以英语知识为主,以英语的传递密度和速率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不能完全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所以老师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解释上,而在老师的引导下,机械地记住。这种英语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造成了英语教学中忽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翻译能力的全面培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根源是课堂互动不够、学习者缺少语言使用的机遇、在课堂上不敢说、不会说,最终导致其不能说。
(三)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满堂灌问题严重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受心理、生理和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学习英语比较困难。老师在教学方式上也欠缺创新,尤其是对新课标的教学内容缺少运用。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英语教学,提倡学生在语言交流中掌握英语的技能和知识。但是,在目前的语法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现象、导致学生不理解英语知识,进而使学生失去了英语的学习兴趣。
(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
要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充分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该把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当作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有些老师并没有把互动式教学当作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这就造成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老师并没有有效地运用对话教学,以此来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的运用比较薄弱。有些老师并没有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放在心上,比如说他们没有重视对分层教学的运用,在问题的提问过程中,他们不能以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展开有针对性地提问。此外,在教学评价上,也没有针对性和独特性。对初中英语课堂互动不足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其根源在于部分老师没有站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战略性的角度来进行课堂互动,有些老师还将上课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这势必造成了课堂互动不足,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充分的提高
三、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积极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国家、社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国家兴亡。英语老师要把学生始终放在自己的心里,英语教学要转变以往“知识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要清晰地掌握每个学生在今后发展中必须具有的核心素养。要把英语课程与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相结合,既要使学生掌握好英语学科的知识,又要使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要有崇高的理想和抱负,要懂得感恩,学会了解今天飞速发展的社会,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加强道德培养,提升文化品格
道德教育是学科教育的基础,教育都是以德为先。在初中英语课程中,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高尚品德方面,老师应该采用多种途径。利用“学习强国” APP等媒介,对优秀人物的优良品格进行发掘,进而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同时,老师也要持续强化自身的修养,对自己进行严苛的自我约束,以达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和个人魅力来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
(三)以问题为导向,引领思维品质
毛主席曾说:“问题是指什么?问题就在于事物的矛盾,只要有矛盾没有被化解,问题就会出现。”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中心,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老师要仔细地设计问题,以问题为指导,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促进思维敏捷。在进行文本的学习后,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四)创设情境,培养语言能力
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要进行情境设计,创造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是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老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所述的场景来进行真实情境的设计。通过让学生们参与到各种情境中去,让他们扮演各种角色,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开口说话,积极参与到对话和表演中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目的。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教学工作按照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背诵、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加有自信和胆量。
(五)课外延伸,提高学习能力
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应重视课外拓展和实践活动的辅助作用,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老师们可以选择与教材有关的英语课外读物或国外经典书籍,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学习和沟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为学生们的互相学习和沟通提供机会,而且还能增进同学们的友谊,更能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同学们登录有关国家的官方网页,以更好的方式来认识本地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生活习惯等。充分运用课本之外的网上资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英语的各个领域知识,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持续提高。
(六)实现听与说的配套练习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听”和“说”,要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就需要加强英语听和说的配套训练。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可以根据单词的类型进行分类和重新整合,并根据单词的类型进行语境讲解。例如,在“tea”“salad”“meat”“sandwich”等食品类别单词的教学中,通过音频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发音和复读单词;在聆听完以后,可以正确地把单词写下来。也可以借助教师的协助,找出相同种类的单词和短语。通过对单词的听和说,使其成为一条主线,使学生构建出一个语言的框架,然后把它和时态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语言框架。还可以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的情境,加强学生对英语的运用,增强“说”的水平。
(七)开展会话热身活动,帮助学生放松心情
通过对目前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实际调查,可以看出,目前会话教学很难继续下去,主要是因为初中生对开口说英语有一些抵触情绪,这些学生当中,也有英语成绩很好的人,但是他们对开口交流依然充满了畏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一是因为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孤僻,不愿意在公共空间里讲话和交流;另外,英语教师在安排学生会话练习的过程中,由于课堂氛围太过紧张,经常让学生们害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而受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讽。在此背景下,初中英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采取轻松、融洽的会话式热身,以达到缓解紧张情绪的目的。例如,在组织初中英语会话教学时,可以根据目前的教学目标和全班学生的能力来进行对话教学设计,在正式介绍课程前,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们进行“Free talk”的趣味活动,让他们能更快地得到放松。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更多的是在引导和组织学生,在课上,引导学生积极说话,激发他们英文会话思维。例如:可以问学生“今天什么星期几?”,一部分学生在反应过来后都会比较积极地回答。然后再向学生提问:“现在几点?”在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可以主动地参加到会话当中。在发现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会话之中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们进行简短的沟通。虽然这种对话形式看上去很随便,但实际上却与英语教学计划的实施密不可分。在英语课开始前,老师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Free talk”活动,使学生有勇气开口讲话,这是英语会话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语
总而言之,要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发,为将来的英语教学和迎接全球化的严峻考验奠定良好的根基,为我国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路小明.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探究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16(19).
[2]冀小婷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03).
[3]刘霜.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点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
[4]邬贞,袁琼,何珍.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2017.
[5]韋继权,张小容,胡雅佳,陈柳燕,邓元樱,杨甫强,潘燕,谭春梅,唐宏燕,万娜,杨婷,陈德芬.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2017.
[6]李明远,彭华清.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