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强

临川七小344100

摘要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由教师主导的课堂逐渐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注重引导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学习的过程。从小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认知能力,构建自主学习的空间,持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其长远发展。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小学数学学科长远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正文

小学数学教师应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技能、情感与态度十分重视,它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训练而获得的技能、气质与综合素质。这样既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又可以有效地改变教学评价体系,使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现状

1.教学观念传统且滞后

要持续地推动核心素养在教学策略中的实施,就必须要树立一个正确看待教学改革的教学观念,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与需要,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但事实上,由于教师队伍逐渐老龄化,小学数学教师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认为仅仅按部就班地教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即可,而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观念的优化、学生主体思想的确立存在漠视、忽视与不接受的现象,这都加大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阻力,造成“一言堂”课堂的泛滥,教师长期无法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还是以主导者的身份来掌控课堂,以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来教育学生,这些都僵化了学生的思想,降低了学生向前发展的动力,熄灭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热情,无法有效地推进小学数学学科的长远发展。

2.单一的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在小学课堂中普及,课堂氛围的营造也更多的取决于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式。大部分的教师虽然接受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但实际上并未能用到实处。不仅是年龄上的差异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发现学生集体的兴趣点,也是小学教师自身停滞不前的原因,只是单调地使用着单一的教学模式,日复一日地按着课本照本宣科,而没有进行教学之外的扩展,无法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小学数学教师仍然以板书的形式来总结知识框架,这些都让学生难以理解透彻其中的知识点,无法有效地进行举一反三。教学效果的不足也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也会渐渐地产生差距,大部分学生都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3.学生缺乏积极性与自主性

除了教师所存在的观念与教学问题,学生也存在缺乏相应积极性、自主性的问题。由于长期的填鸭式教育,大部分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渐渐产生乏味、无趣的心理,在上课时时常有开小差、做自己事情的举动。教师想要创新教学模式,自然也需要学生积极有效的配合。但事实上,被成绩论所影响的学生可能更多地关注知识点的获取,渐渐地失去对于教学创新的兴趣,无法有效地响应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也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进度。教师在消极的教学反馈中也会渐渐产生职业的倦怠感,认为教学创新的意义不大,继而重新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无异于进入到了一个死循环中,教师带不动学生,学生也无法有效地回应教师,造成了巨大的教学阻碍。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的重要价值

小学数学本身是一门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是基于学生的实际状况、数学基础与知识能力形成的,重视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认知能力,从而在认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将数学知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长期能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在数学领域上能够拥有基本的运算能力、应用能力及逻辑思考能力,也是在强调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学科本身所具备的实用性。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需要,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一批能够以实践为思考出发点的、具有优秀数学综合素养的学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也会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创新、优化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与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同步前进,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学模式。立德树人并不仅仅是在教学生学会基础的学习能力,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养,在形成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树立健康、积极且正向的人格,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锻炼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由实际的教学效果来反映教学体制的发展状况。

三、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1.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造出充满参与感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数学氛围的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运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掌握新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可以在教小学生左手右手辨认的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邀请学生一起参加,先设定基础的游戏规则,教师出左手,学生要反应过来出相反方向的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总共分三轮,每轮淘汰多少组等,这样的游戏形式能积极地调动全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反应更快、更准确,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学会了如何区分左右手,也能在比赛的过程中稳固对左右手的知识理解,迅速突破教学上的障碍。此外,教师也可以考虑从举办数学活动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小学生共同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教师可以模仿一些校园活动来举办数学活动,以一个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可以举办自己的游戏活动,由不同的小组来构思关于数学问题的不同玩法,其余小组作为玩游戏的人来共同参与进同学制作的数学游戏当中并获得积分,在互助交流的过程中增进对于数学的理解。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个有趣、活泼的数学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进数学游戏当中来,构思游戏规则的学生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对于数学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的知识,而参与进来玩游戏的学生可以在破解谜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获得破解后的思考快感以及积极的正向反馈。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才能更好地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综合素养。

2.积极地寻找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联系

数学学科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强化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而存在的逻辑性学科,其落脚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基本的运算能力来进行实践。因此,教师可以寻找学生与学科之间的重要联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思维特点出发,综合考察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点,把握学生如今的兴趣风向,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网络时代,大多数学生都会接触网络上的动漫,教师可以设置动漫的情境来传授数学知识,以具体的人物带入到所出的应用题当中,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课堂的学习当中来。

比如,在进行加法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诸如此类的题目,“今日的奥特曼为了努力打小怪兽,吃了一个苹果;又过了一天,奥特曼吃了三个苹果,请问他一共吃了多少苹果?”都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家的注意力也会被题目中熟悉的动画人物吸引过来,更加认真地学习基础知识,消除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陌生感,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点与数学思想,体会数学学科真正的魅力。此外,教师也可以用动漫角色来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可以让一个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来设计一个数学问题,教师收集问题,看谁设计得最好,可以收集齐设计的较好的数学题目,组成一张可以让大家练习的卷子。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做题的积极性,也能启发学生的智慧与思维,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完成学生与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此外,教师也可以从多媒体网络中搜集一些动漫片段,从中穿插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突破以板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模式,从创新的教学模式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3.设置课外活动的教学内容

除了在教室内进行教学,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的活动,从日常的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的身影。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数学知识,以小学生目前的数学水平而言普遍存在困难,所以需要教师从更为直观、明白的地方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时间的课堂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时间的概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到操场上去观看太阳的位置变化。通过观看太阳的位置变化,可以引用古代对于太阳位置的说法来共同辅助解释时间的概念。在上课与下课的时间中,教师也可以引用每堂课所分配的时间来让大家对时间进行深度思考,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记录,通过自己记录的数据来深化对于时间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强化数学思维。再者,在学习图形的课程中,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到外面走走,去看看不同的建筑搭建时所使用的图形及原理,以及生活中各种用品的形状与图案等,都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无处不在与数学本身就具备的实用性。让学生能理解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在进行课外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慢慢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感受应用数学的真正快乐。

4.优化教学评价的机制

教学评价是落实、反馈教学过程的结果,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一个合理、科学、稳定、全面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对教师本人产生重要的能效,能帮助教师厘清目前教学中所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从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到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是突破了以传统的卷面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追求多方面的考察,以整体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效果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全方位地分析教师在教学上的长处与短处,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改进,创新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为创新的数学教学课堂。除了评价内容多元化,也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上级到同级、下至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评价的范畴之中,多方面为教师提供多元化、不同角度的意见。

结语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作为小学数学发展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探究价值,不仅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学习数学,也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设计游戏以及数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要积极寻找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设置课外活动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评价的机制,共同促进小学数学学科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万红.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6):221-223.

[2]王利华.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6):242-244.

[3]李恒.“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12):182-184.

[4]李晓林.当下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2,24(12):188-190.

[5]李宇韬,刘东伟.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理论的构建[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06):44-4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