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曾欢乐

江西省南丰县实验学校 344500

摘要

我们国家有着比较长的发展历程,其中包含了许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以及我们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尽管国家把英语列为重要学科,老师们也十分重视对英语的教育,但是,在英语课上,老师大都是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融入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初中英语课上,老师也应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既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能提升自己的英语技能。为此,本文探讨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渗透

正文

前言

目前,在初中英语课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还不够重视。在课堂里,学生们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跟他人交流和分享。近年来,在英语考试中,多见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题目,反映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许多初中英语老师的教育观念太陈腐,教学方法缺乏改革与创新,在课堂上仍有许多问题,严重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也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着重探讨当前初中英语课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渗透的作用,并为老师们提出一些有效的教育对策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兴趣不足

目前,尽管新课程标准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各中初中老师们也都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些老师没有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枯燥、单一的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能在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将知识进行内化。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课堂上的参与也大大降低,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教学方式落后

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一些初中还没有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设备。老师们在课堂上仅仅是向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授课,很运用多媒体、微课等现代教育手段。而这一教育方式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没有构建起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一些初中学校班级的英语学习氛围不太好,学生只在教室里学习英语,很在课后接触英语。在语言教学中,氛围的创造尤为关键。例如,让一个学生去美国一个月,也许会比在国内学习一年多的英语知识还要有用。所以,老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的氛围。没有了这种氛围,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就很难有太大的提高。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初中英语的教学设计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实际上,新课标清楚地表明,在初中英语的课堂上,老师要从多个角度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英语学习中的语言知识、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等。英语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还是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因此,在英语课上,教师要准确地掌握英语教学目标,认真地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法问题进行细致的剖析,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能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渗透的作用

(一)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孕育着珍贵的民族精神品质,也造就了中国人民对崇高价值的向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根本原因。在文化建设的逐步深化中,把传统文化教育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已是当今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能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建立起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够切实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对于推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把中华传统文化渗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之中,让学生们在英语课堂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到其特有的魅力,以及内涵和含义,进而促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地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地维护,使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得到了切实的体现

(二)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新课改的背景下英语学科培养学生的目标与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当代的初中生,应该把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老师要突破传统的观念,使英语课堂充满新的生机活力,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既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又要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推动文化教育与素养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加深学生英语知识的理解,建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中华传统文化渗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体会到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中,传统文化的精神能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综合素质,学会知恩图报,懂得奉献,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初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对策

)课堂阅读教学中导入中华传统文化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是最重要的学习场所,老师们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阅读教学之中。初中英语的阅读材料很丰富,它包含了大量的知识,而且有很强的选择性,同时,英语的阅读也成了一种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材料的选用上,既要兼顾教学目标要求,又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和发展需求。将中华传统文化导入初中英语的阅读课,让老师在阅读课上可以根据中华传统文化材料来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比如:在“I'd like some noodles”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挑选一些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材料供学生们阅读饮食在全世界都有着与当地民俗相适应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伴随着饮食的发展而逐步成形,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英语教材中也有大量的关于饮食文化的文章,老师们可以把中国饮食文化引入到扩展阅读的教学之中,这样不仅能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扩展,还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我饮食文化,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地与人交谈,把中国的饮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修改教材内容,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目前,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中,大部分都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会下意识地接触到一些西方的文化,这样,学生们的看法和思维就会被西方的文化所左右,从而逐渐远离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英语知识来进行中华文化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老师应修改教材内容,选择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既能学到英语,又能从英语的角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运用英语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比如,在英语课上,老师可以把含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课文、词汇导入到教学中初中生对英语的认知和掌握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老师要把含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英语文章导入到教学,并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来进行适当的讲解。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诗词进行教学,现在我们国家有许多好的文学著作都被译为英文。比如许渊冲的唐诗,就比较容易理解,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诗词韵味,所以很容易被初中学生所接受。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译为英文,并将其应用到初中英语课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英语知识,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文化自信

我们国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积累了非常丰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非常珍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来都是中华的优良传统文化引导着我们的人民群众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把英语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一种革新。通过英语的学习,使学生们不但掌握了英语的基础知识,而且还了解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时时警惕,使学生们牢记他们是中国人,必须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在传统英语教育模式下,老师通过教授英语来让学生加深西方文化的理解,容易导致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认可,从而使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弱,甚至会完全否认中华文化,崇洋媚外。通过在初中英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消除这种现象,让学生们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从而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整体素养。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读物

初中英语的传统课堂上,老师过分依靠教材上的知识,而教材上所讲的内容都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知识,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依据英语知识要点,在课时间进行扩展,指导学生们在课时间里多阅读一些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书籍,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比如,老师可以学生创设一个课外英语读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自己挑选一些有中华传统文化背景的英语读物,这些文化读物主要是翻译成英文的古代文学作品,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学生们一边阅读一边把翻译,家长们根据中文诗词解析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样学生们的英语自主性就会极大增强。英语经典读物能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质,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里体会到中国古典书籍的韵味,从而对英语更加感兴趣,有效地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的教学之中

丰富英语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从备环节着手,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以丰富英语课堂中的传统文化。老师们要注意,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时,要找准时机,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作英语教育的一个扩展,不能只为灌输而灌输,要自然地引导出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能使学生们觉得老师是在灌输这种知识。这样非但没有达到对他们进行渗透的效果,反而会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在学习《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时,打扫自己的屋子,是每个人最起码的能力,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里,也有一些与打扫房间有关的内容,例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要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一个人若不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好,又如何能够管理好这个国家?《大学》中也有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同样表明,“自我管理”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步骤因此,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老师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之中,使学生们觉得合乎逻辑,把英语当作是他们学习的起点,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作他们课上的拓展这样既可确保授课的质量与效益,又可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渗透,更可使学生英语的核心素养与英语的应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结语

不同的文化形式会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英语是一种西方的文化,因此,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学生要改变自己的语言思维模式,把中国的文化理念和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增强自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在初中英语的课堂上,老师既要传授英语知识,又要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来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观点,使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育,对学生将来的成长有好处,对他们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有好处

参考文献:

[1]白慧霞《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散文百家》2020年第24期。

[2]刘建《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年第32期。

[3]王红梅《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6期。

[4]叶丽琴《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年第7期。

[5]刘建《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9年第11期。

[6]王保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0年第2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