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粟仙

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中心幼儿园557400

摘要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必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当前,儿童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上比较薄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儿童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问题更加明显。要有目标地强化农村儿童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增强儿童环境保护意识,是当班儿童环境保护意识培育工作的重点。本文探讨了我国农村儿童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教育;农村幼儿;环保

正文

前言

在进行环保启蒙教育时,也属于一种无形的过程,儿童的认知还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如果没有一些具体的、形象的东西,他们很难去理解那些抽象、空洞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采用灌输的方法来对儿童进行环保教育,而是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采用较为形象、直观、有趣的形式,让儿童可以寓教于乐,在儿童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加强对儿童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找到一条科学、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对儿童的环境保护教育。

一、环保意识对幼儿的重要性

环境意识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孩子们而言,如何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是他们一生中最关键的一节课程,这是由于孩子们在人生中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孩子们在这段时间里会进行一些感性的思考,但是他们缺乏理性的思考,而且孩子们在这段时间里还会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在此时期,对儿童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对一切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可以养成良好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可以使用最直接的感觉,通过简单的实际操作,通过自己喜爱的游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了解一些事情。因此,老师要对儿童的环保意识有足够的了解,要将环保观念与儿童的游戏活动相融合,并将其贯穿于儿童的整个早期教育阶段,从而让儿童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农村幼儿环保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1.社会层面的多方影响

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社会现象的影响。但是,环境保护问题并未得到社会的充分关注,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薄弱,不注重环境保护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公用事业,如广告牌,灯箱,人行道树木等,常被损坏;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废气都超过了标准,农村的环境卫生很差,粪便和垃圾被堆放得到处都是。这种不健康的行为与现象,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环境配套设施也不完善,缺少环境警示语和环境标志,没有设置垃圾回收容器;农村卫生公约多为纸上谈兵,执行不力。此外,环境保护的工作还很薄弱,一些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项目如“植树节”、“世界环境保护日”等,只是一种走过场的方式,对儿童的环境保护积极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2.学校层面的教育影响

在儿童环境保护方面,学校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阵地。目前,学校普遍缺乏对儿童环境保护教育的关注。在课堂上,对环保知识的渗透不够,对孩子们进行的环保实践活动很少,而且内容也不够丰富,在平时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方面也不够充分,对孩子们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和不及时,这就造成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不强。

3.家庭层面示范影响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位教师,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家长的示范和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是很大的。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大部分的农村家长,其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缺乏环境保护知识,自身的某些环境保护行为,对儿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家长自身环境保护观念淡薄,导致家长缺乏对儿童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加强幼儿环保意识的对策

1.加强与社会各界、环保部门、新闻媒体的合作

幼儿园应在“植树节”这一天,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来提高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如:向孩子们介绍森林的资源和它的功能,森林和人的关系,还有由于人为的破坏而造成的地震,台风,空气污染等不良后果;举办“向不文明和不卫生的行为模式说再见”这一主题;设立展板,向公众介绍环境保护,并举办有关环境保护的文娱活动,使公众参与其中;通过设立有关环保的奖项来激励人们参与到环保中来,提高人们参与环保的热情,为幼儿环保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可以组织老师进行环保知识的学习,增强他们的环保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教室里,在游戏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手工艺课时,让孩子们了解废品也能变“宝”;在画画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主题的绘画,培养学生成为“环境保护小卫士”幼儿园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主题,通过“我爱校园”的大扫除,美化校园;举办“绿色生活在我心里”演讲比赛;以“环境教育”为主题,进行教学研究,使孩子们在活动中被感染,被启发,被不知不觉地教育。同时,倡导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幼儿园,并在园内多种植物,为幼儿园增添“生态”气氛;各班要注重自然角的设立,鼓励幼儿参加各种环境保护活动,以提高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3.充分发挥家庭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优势

“家园共育”这个环节中,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功能,促进儿童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要充分发挥“亲子活动”的作用,在“家园共育”版块上贴上相关的环保内容,供父母阅读,培养父母的环保意识,并定期组织相关的环保主题讲座,使父母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内容及方法。还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的机会,邀请父母参加一些有关环保知识的比赛,比如一些环保教育的项目,以此来提升父母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榜样,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要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让父母在环境教育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让家庭变成一间重要的教室,以此来培养儿童对自然的热爱,让儿童对自然有更多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儿童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4.利用教学资源,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能渗透对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教育。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儿歌、木偶表演等方式,将环境保护的知识展现给孩子们,让环境保护的内容变得更有童趣。如在语文活动中:鱼妈妈搬了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与小朋友讨论这个问题,鱼妈妈为何要搬?在讨论的过程中,小朋友逐渐了解到,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下水道、污物的加入,使得水里的水越来越浑浊,使得鱼类无法呼吸,最终被迫迁移,从而让小朋友了解到,人类的不当行为对动物的伤害非常大;再比如,我们在开展关于节水的教育活动时,首先要激发孩子去发现问题,利用提问、观察和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说一说他们的手脏了,但是他们找不到水去洗手的感受,他们还会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水了,然后再对他们展开节水教育教师通过《小水滴哭了》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使学生对节水有了更好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使学生将节水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在《环保时装》这门艺术课中,我们首先在班级里建立了一个废品回收站,老师和学生一起把废弃的东西收集起来,再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不同的服装,因为都是学生自己做的,所以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互相讨论,互相配合,顿时,一件件绿色的服装就呈现在了学生们的面前,有用马卡袋做裙子的,有用网眼做斗篷的,有用广告纸做芭蕾的等等,这种生产活动能充分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让小朋友在欣赏自己的成果的同时,还能主动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在儿童们每日的午餐中,除了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之外,还要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对幼儿展开节约能源的教育,做到不挑食、不浪费、不倒掉食物,让他们明白,我们所吃的每一颗米粒,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种出来的。同时还要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乱扔、乱扔现象,对孩子进行卫生教育。

5.利用环境资源,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教育环境。我们的教学环境要以教育目标为中心,以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并与教育主题及季节特点相结合,适时地对原有的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室内外的墙壁、地面和空地进行充分的利用,尽量多地向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环保知识和信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渴望,培养孩子们初步的环保意识,让孩子们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对自己的周边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孩子们认识到了人类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孩子们产生了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孩子们有兴趣去观察、去探索、去参加环境保护的活动。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客体、环境,使幼儿在有意识、无意识地进行绿色教育,使幼儿园里处处都是绿意,使有限的空间变得无穷无尽的绿色,这既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益,又是一本活教材。因此,我们常常与周围的小事情相结合,来教导孩子们爱护绿色,保护绿色。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怎么做才是错的,这样就要求孩子们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不折一根树枝,不摘一朵花,不进入绿地;看到有损坏树木的行为,积极阻止,同时,在三月十二日植树节期间,组织幼儿开展保护树木的活动,有些人给树木松土,有些人给树木浇水,有些人给树木贴上标签,让每个人都参加保护树木的活动。

6.利用自然资源,启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大自然不仅仅是植物和动物的栖息之地,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自然现象,它们也是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的宝贵素材,儿童有无穷的秘密,有无穷的话题。但是,如果没有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引导,他们的兴趣就不会持续,新鲜感一过,就会对这些资源熟视无睹。所以,我们应该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从自然中发掘出它的教学价值。比如:在农村,农作物种类繁多,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会带孩子们到田间进行活动,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能够观察到种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感受到植物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种植能给人们带来的益处,从而培养出初步的环保意识。我们还用树朋友的种类繁多的树,让孩子们从发现树叶的秘密,认领树的朋友,照料和观察树的朋友开始,发现了许多种类的树,并对这些树的形态和叶子的特点进行了对比,最终,他们在自己的朋友树上,贴上了我是人和动物的朋友不要砍掉我的脑袋小草睡着了,不要惊动它等等我们还将孩子们带到了少卿公园,让他们融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在草地上玩耍,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感受着绿色的草地带来的新鲜的空气,以此来让孩子们建立起一种保护环境是一种荣耀,破坏环境是一种耻辱的思想。如此丰富的实物,将使他们在感叹大自然的奇妙之余,产生一种热爱家乡,爱护自然的强烈感情。

7.利用社区资源,提升幼儿环保意识

走出园区,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现有的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多样的外出远足、春游、秋游、参观等活动,带孩子们参观广场、老街、消防队、医院等地方,并把它们当作教育的课堂,现场教育活动中发现的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同时让孩子们和教师一起参与到社区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走进社区,在街道上穿行,悬挂彩旗和宣传口号,捡起白色垃圾,刷洗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做废旧电池回收,做小手牵大手,做《绿色生活承诺卡》,等等。让孩子以他们的行动来推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的环境保护。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走、跑、听、说、摸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来引导幼儿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和理解,并对环境问题给予关注。比如,在我们的镇上,电子企业遍布整个镇上,它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它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幼儿对社会进行宣传,让社会也来关注环境,并自觉地热爱大自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儿童的教育,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应对环境问题,掌握了人类和环境的基本知识。

参考文献:

[1]刘亢亢,刘俊丽.一日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幼儿环保意识渗透教育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10.

[2]贺春梅,郭效琛.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再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0):62-64.

[3]黄美蓉.幼儿园环保教育课程的园本开发[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9):66-69.

[4]密秀英.探究环保意识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11.

[5]刘玲.在生活体验中幼儿环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在节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环保行为习惯[J].快乐阅读旬刊,20129.

[6]叶芳.浅谈在环境创设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5):151-1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