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元素的挖掘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宋志春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职业中学065500

摘要

红色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部分,是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政治教育、文化传承以及道德示范的丰富教材资源,是人们身边的真实事件和人物事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要深入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中职语文、红色文化、挖掘

正文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新的教学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深刻地改变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们了解历史、尊重历史,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一、基于红色文化元素的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红色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融合欠佳

语文课程对于弘扬与发展红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多年来语文教学界中传承红色文化实践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如何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新时代特点创新红色文化传承策略,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仍然是语文教学面临的重大难题。语文教学应把握新时代红色资源多样、课堂改革多元、课外实践丰富等特点,整合课内外语文教学素材,创新红色文化传承策略,践行红色文化精神,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1]

(二)中职生红色文化认同危机

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对他们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形成良好个人修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立足于当前中职生的思想实际,通过访谈形式,发现当前少数中职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外来文化冲击,与红色文化所传达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等精神背道而驰,导致其对红色文化认知和认同度不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红色文化认同危机。因此,有效地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减少和消除中职生文化困惑,增强文化自信,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职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元素的价值

(一)增强中职生的文化认同

毋庸置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但是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培养每一名公民的文化认同”成了当今社会继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命题。从基础教育着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学科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使其成长为认同中华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公民。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将红色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融合引导中职生学习红色文化,是带领中职生探索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有助于他们形成与增强文化认同。

(二)培养中职生的健全人格

中职生正处于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中职学生已经对世界、社会、生活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教师只有及时引导才能避免学生建立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如,将红色文化教育与中职语文教学相结合引导中职生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我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什么”[2]。长此以往,学生能从红色文化中获得关于人生的感悟,思想受到英雄先辈积极的影响,建立健康的观念,随之形成健全的人格,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中职语文获得知识,更能实现健康、可持续成长。

(三)提升中职生的爱国品质

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中职生是国家的一分子,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中职生不可推卸的责任,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是提升中职生爱国品质的有效手段。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中职生分析语文学习资料中的红色文化内涵,用心体会红色文化中的爱国情感,不断拓宽探究红色文化的范围,强化感知红色文化爱国内涵,能够持续提升爱国品质,建立高尚的爱国情操,这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三、中职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元素的挖掘途径

(一)在课堂内外打造红色文化教育环境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环境的育人功能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同,孟母三迁是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职语文教学与红色文化教育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为了保证能够有效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教师应该在打造红色文化教育环境方面下功夫,在课堂内外营造积极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发挥环境的影响、氛围的熏陶作用[3]。比如,在走廊、教室、图书馆张贴具有红色文化价值、讲述红色故事的图画、英雄人物的经典语录、红色诗歌、诗词作品,让学生眼见之处皆有红色文化的身影,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升华情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教师还可以将代表红色文化的文创产品带进课堂,如“聚焦廊坊·红色文化系列”旅游文创产品等。当代中职生通常对于文创产品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红色文化文创产品打造课堂红色文化教育环境,激发学生透过文创产品探寻红色文化的兴趣,无声无息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并发挥作用。

(二)通过课内阅读教学感知红色文化

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的阅读材料中有很多体现红色文化的文章,如《沁园春·长沙》《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红色文化,可以促使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达成“红色文化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可以先从课内阅读教学活动入手深化阅读设计,通过略读、精读、朗读、互动等环节提高阅读实效,带领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感受红色文化。比如,先引导学生略读教材文章,组织简要互动,让学生说出略读文章时发现的“红色”信息,猜测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根据捕捉到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猜测的文章思想感情精读文章。精读结束之后,组织学生举手发言,要求他们围绕文章整体或某处体现红色文化的重点段落说明阅读感想、认真聆听同学的表达,指导他们根据同学的表达总结文章核心情感、归纳文章着重体现的红色文化[4]。最后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如独立朗读、分角色合作朗读等,通过“有声”阅读真切感受革命年代峥嵘岁月的艰苦奋斗,让他们通过朗读进一步深化情感。“让学生感知红色文化”是设计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脉络,随着学生感知和主动学习文章中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就能达成教育目的。此外,要想实现有效利用教材的红色阅读经典,教师还应该加强系统化讲解文章,必要时要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教学手段还原峥嵘岁月的艰苦奋斗场景,构建不同时代生活的对比关系,引导学生跨越时空回到当时动荡不安的时代,直观感受文章描绘的社会、记录的事件,形象地感受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红色情怀。如此通过身临其境的阅读与体验,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革命先辈践行的红色理想,崇高的敬意油然而生,在中职语文课堂阅读过程中落实红色文化教育。

(三)丰富课外阅读内容

课堂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为了丰富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文学名著阅读推荐书目中增加了大量具有红色教育作用的书目,如《红星照耀中国》《傅雷家书》等。教师在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过程中要珍惜课外读物的价值,鼓励学生阅读教育部门推荐的红色经典名著,尊重他们自主选择课外读物,以“自愿”为课外阅读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自愿进行红色课外阅读,自主选择喜欢的书目,自愿分享阅读感悟。条件允许时,教师还可以在班里建设课外阅读读书角、组织课外阅读讨论会,为学生丰富课外阅读内容、深化课外阅读学习奠定基础。此时,学生通过课内阅读激活红色情感,随时随地以“探寻红色文化”为目标进行课外阅读,感知更深刻的红色精神,理解新的红色故事,开阔红色文化学习视野,实现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情感,深化红色爱国情怀,为中职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红色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5]

(四)通过写作教学表达红色情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是中职语文教学与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之一,而写作是中职语文实践的基本形式,如果教师能够指导学生通过写作准确表达关于红色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学生融情于写、融思于达,自然能够促进红色文化教育与中职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写作、语文书面表达增强红色文化素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阅读主题设计红色文化写作话题,如“百年风雨我的国”“英雄先辈为我家”等,引导学生参与主题写作活动,要求他们通过写作真实地表达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举例证明自己的想法[6]。为此,学生在写作之前会主动搜集、了解大量关于红色文化的国家往事,主动扩充红色文化学习知识量,增强情感,优化红色文化教育效果。教师也可以创新中职语文教学红色文化的写作形式,设计“观后感”“读后感”等写作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红色影片、阅读红色新闻报道,总结所观、所读内容,写下内心深处的感想和触动。教师可以在班里设计“作文展示墙”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自主阅读和鉴赏,使其从同学理解、表达红色文化的作文中得到启发,加深思考红色文化。

(五)在课内主题活动中挖掘红色文化因素

课内主题活动是深度融合中职语文教学与红色文化教育的明智之选,包括诗歌朗诵、主题演讲、情景表演等。根据不同的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与组织课内主题活动的实际条件,教师可以灵活设计主题活动。比如,根据教材体现红色文化文章的核心思想,从互联网上搜集与其思想一致、情感相通的诗歌,设计“诗歌朗诵”主题活动,指导学生以朗诵的形式宣传、体验、学习红色文化。而在教学体现红色文化的单元整体时,教师可以设计“红色文化:课前三分钟演讲”主题活动,将课前三分钟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荐的方式进行演讲,以“红色文化”演讲预热课堂,活跃课堂氛围,奠定积极的情感基调,促进红色文化教育与后续教学活动相结合[7]

(六)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教师要把社会视为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可以借助红色教育基地讲授语文知识,给学生渗透红色文化教育。比如,与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建立合作育人机制,在七月一日、十月一日等特别节日前后,由语文教师带队、扮演基地的“导游”,组织学生探访红色教育基地,给学生介绍基地展现的红色文化教育信息,引导学生在探访基地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和语文有哪些密切的联系”等。学生回到班级之后,教师要让他们写“我的红色教育基地探访日记”,填写红色教育基地探访报告,通过日记和报告表达社会实践过程中了解红色文化、创新语文学习的想法。同时,在“红色教育基地探访报告”中设计“下一次我想______”板块,创新中职语文教学与红色文化教育融合的社会实践前期调查形式,了解学生探访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红色文化遗址的偏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偏好组织之后的中职语文教学红色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以便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题的中职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教育效果[8]

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对于当代学生来说时代相对比较久远,但其红色精神却影响了我们世世代代的政治文化思想,其革命精神是现阶段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不忘初心、奋斗努力的目标。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中职学生要不断改变自身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核心素养。教师要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晶.红色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2(4):148-150.

[2]冯梅.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4):151-153.

[3]薛蔚然.红色文化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研究浅谈[J].课外语文(上),2022(1):89-91.

[4]张兆玲.红色文化教育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思考[J].语文课内外,2020(10):48.

[5]万文艳,王丽娜.中职学校红色文化的内涵解析及实践路径[J].职业教育研究,2020(10):66-69.

[6]漆绪雅.红色文化融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 21(1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