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
正文
引言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成为一个遵守法律,遵守法律的好公民。所以,要想有效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要把这门课程与法治教育相结合,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
一、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知识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危害社会秩序的不法行为。因此,优质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出知识型的人才,更要在知识的基础上,把学生变成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治意识的合格公民。所以,在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将其与法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小学生在法治教育的熏陶下,掌握相关法律的基础知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对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将德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形式化,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受到师生的重视,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作用,达到全方位的德育效果,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在法治教育融合方面的现状
(一)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主要是依据课程教材来进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单一的教材教学内容存在着局限性,同时也存在着法治教育的内容不够多样化的问题,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法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充实。
(二)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法治教育氛围不浓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还是以提高主要科目成绩为主,以提高升学率为主。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课时等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对法律知识的普及程度较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法治教育氛围不够浓厚,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三、将法治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融合的策略
(一)重视课本的教学与法治活动相结合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们对这门课程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上课时,他们不能专心听老师讲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缺乏趣味,很难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更好地将法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对教材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与有关知识相结合,设计出一些课堂小活动。比如在《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然后请学生说出他们最喜爱的一款游戏,然后再堂他们讲一讲这个游戏的基本规则,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接着老师将话题转入到课文中,引出新知识: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目前的一系列规则,大家可以想象会发生什么?让同学们开始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法治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充实教师的知识储备,构建和谐课堂氛围
在进行教学前,老师们要先强化自己在这门课程中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注重学科知识和法治教育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对知识进行正确的传授,从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其次,老师还应该发挥自己的言传身教功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给同学们做好表率,帮助同学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平等、和谐、互助、友爱的心理适应性环境,并与同学们建立感情的对话,使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只有抓住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痛点,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针对班上部分同学的心理和情绪波动,老师要及时给予心理辅导,使同学们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三)教师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手段。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将法治教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画面和相关视频、新闻报道等,并以此来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可爱的动物》这一节课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播放《动物世界》等野生动物的视频,使幼儿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好伙伴,进而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意识及责任心。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们,在动物园里,不能乱喂动物,要遵守动物园的规矩,要文明玩耍。
(四)联系生活实际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之下,无论是对基础学科的教学,还是对其他人文课的教学,都需要教师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可以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中去,把“学以致用”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因此,在小学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要与法律教育相结合,而且还要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更加关注身边的新闻、事件等,并将其与有关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对身边的问题展开探讨,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我们不乱扔》这一节中,老师首先对当前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例如,乱扔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接着老师请同学谈谈自己周围发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最后,老师再给同学们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同学们对这一法规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懂得了如何保护环境。
(五)教学活动上加大法治教育宣传力度
如果想要将法治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指导、教导学生,并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在某些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法律教育的宣传。例如,在一些节日里,学校可以适当地与有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在平时正常的学习活动之外,开展法律教育,如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不能仅限于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而是要以教材为中心,与法治教育相结合。要想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不能忘了法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再者,要使小学德育与法治课程和法治教育相结合,并非本文中所述的有关策略就可以彻底解决的问题,这还需要有关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文献资料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地对此进行探讨,最终找到一种适用于自己所教学生的法治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梅杰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新课程(教研版), 2018, 000(007):158.
[2]白海燕.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的路径选择——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2(12):57-58.
[3]江春华. 关注现实生活引导自主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道德教育的思考[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20, 000(00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