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建初中历史课堂高效性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效率 教学理念
正文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筛选合适的生活教学素材,精心设置教学流程,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消化和积累知识。这不仅可以增加历史知识的生活气息,还能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为后续学习做好充足准备。
一、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1. 便于梳理历史事件
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理清历史事件脉络,重点记忆历史知识,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入与历史知识相关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历史学习关键点,实现其历史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
2. 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历史教材内容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围绕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在打造高效课堂时,教师除了要尽快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外,还要收集和整理更丰富的教学资料,如历史史料、视频资料、动画资料等,为学生呈现出更加全面、直观的历史课堂。例如,部分学生难以顺利记忆和掌握历史事件,无法构建出系统的知识体系。此时,教师可为学生推荐有趣的历史漫画书籍,将这些书籍与历史教学融合起来,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让历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为后续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历史课堂的深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优化课堂设置
要想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视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从历史课堂出发,教导学生以史为鉴,学史力行,学史明德,充分发挥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其次,要不断提升教学技能,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技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资源,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做好备课等工作,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做好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历史框架的架构,不断引导学生完善历史知识体系,让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前后呼应,条理清晰,让学生走出历史学习“剪不断、理还乱” 的困境,从而让历史课堂教学更高效。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表扬;在课余时间,要加强师生交流,乐于和善于与学生做朋友,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排忧解难。 教师要努力构建亦师亦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勇于思考,善于分析,让学生能高效地学习,从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转变授课理念,丰富授课方式
教师要转变以教师为主的授课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要在不偏离授课要求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兴趣和偏好,采取多样的授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习历史的动力。 一方面,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设置学习小组讨论、阶段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课堂效率。 另一方面,通过带领学生进行知识串联,将不同阶段的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将碎片化的知识点系统化、整体化,帮助学生构建初中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建立健全授课评价机制,提高历史课堂授课质量
建立健全授课评价机制,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建立包括考试成绩、学习参与度、作业完成度、任务完成质量等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表,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还可以鼓励那些在考试中发挥不理想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提高授课效率。 另一方面,周期性收集学生对于历史课堂授课方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意见反馈箱等渠道,了解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需求,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优化改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 设置导入环节,点燃学习热情
初中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较强的自制力,学习中容易注意力分散。刚上课时,学生注意力难以快速从课间休息状态转换到知识学习上。良好的导入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对历史知识产生兴趣,全面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例如,在教学“原始农耕生活”时,教师可先为学生展示当前农耕生活运用的各种工具,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否看见过这些农具? 你们知道都是如何使用的吗?”因学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有所不同,所分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在活跃课堂氛围后,教师可继续展示原始农耕时代的各种生产工具,如鱼钩、鱼叉、古代房屋形象等,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这些生产工具是什么时期诞生的?具有怎样的作用呢? 你觉得这些农具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面对这些稀奇古怪的工具,学生会逐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也会积极参与到讨论活动中,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不应立刻进行点评,而是要设置一些悬念,引导学生自行探索教材内容,在探索、讨论和阅读过程中解决疑惑。
三、 结语
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涵盖非常庞杂的历史知识。教师必须尽快更新和调整教学理念,设置多元问题,构建教学情境,加入小组合作,联系社会生活等,让学生在正确引导下提高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积累和掌握历史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立新,阳仲国.巧用对联激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10):71.
[2]周云华.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使用的新思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10):56-59.
[3]周云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优化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6):6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