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廖伟

福建省将乐县水南中学353300

摘要

科技的进步给高中地理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运用,更是提高高中地理教育的质量。在减轻学生学习困难的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课,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尽管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更多的优点,但其实际实施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育要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要充实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加强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运用。基于此,文章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如何使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更好的运用。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实践

正文

引言;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学科的各个方面都运用了信息技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高深的高中地理知识以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有关的地理概念和知识等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准确的理解,这对帮助学生解决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深化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在文章中对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期望能给高中地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一些启示,从而推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将现代科技应用于地理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教学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地理学教育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各类知识,而很难真正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而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具由于自身重量和大小而无法帮助学生解决某些有难度的知识,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也不能满足教师的任课高效教学的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平台,对教师所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每一节课所学的重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这个“最好的教师”的激励下,学生能够将兴趣与知识进行适当的融合,从而使对高中地理的学习达到游刃有余的效果。而有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老师便能将枯燥乏味的东西用照片、录像等方式呈现出来,让所有人都能迅速地感受到,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有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把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高中地理课堂变成课程讲解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利用了多媒体平台,地理教学基本上可以不受到时空的约束。也可以将课程的内容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发给学生,这样就能避免一些学生由于自己理解慢,学习不认真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在课上没有全部吃透的问题。另外,已经掌握了知识点的学生可以用短视频或图片来经常复习课程知识,帮助自己巩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老师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学困生往往是由于不愿或不能学而造成的。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加强对差生的学习目的的教育,同时要注意在课堂上对差生的发展和培养。

(三)破解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帮助差生克服学习的困难

在地理教学中,往往包括了大量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解释起来也很吃力,学生更不容易理解。如果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感受,不但会使他们觉得很难接受,而且还会使学生对地理这门课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通过对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现知识点的多面性,方便基础薄弱和基础好的学生同等地接受该知识点,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障碍。现在,慕课、微课等教学方法的普及,利用课件和社会媒体,使课堂资源变得更为丰富。通过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使学生能迅速而全面地掌握所学内容。

二、新课标下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高中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数量很多,并且其中一些知识点是高中生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经常接触到的,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必须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帮助高中生们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突破学生所面临的某些重难点知识,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为他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那些抽象、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用视频的形式,将其直观展现出来,从而降低理解难度,帮助高中生突破地理学习中的重难点。比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课中,老师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知识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生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这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是为了学习后面的昼夜交替,晨昏线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自学

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重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还要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获得新的知识,能够积极地学习新的知识。它不但可以提高高中地理课的教学质量,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观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高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仅依赖于上课的时间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的。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运用自我疏导的方法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比如,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节课上,老师们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把学习任务列表、微课视频、 PPT课件等教学资料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按照任务列表中的内容进行自己的学习,然后把学习结果反馈到老师那里,老师们可以相应地对课堂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行修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效果。此外,还应该指出,在此之前,老师应该对高中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支撑来引导他们的自学,并在他们自学的时候,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自学的时候所面临的问题。另外,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消化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注重指导他们使用科技手段去独立地处理自己所碰到的问题,或是在网络上找别人请教。

(三)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图教学

对于中学生来说,地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在传统的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的地理学老师都是依靠教科书上的图解来进行课堂讲授,这种讲授方式不具有针对性。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设备的绘图功能,对地图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比如,当教授有关遥感技术的课程时,老师可以利用中国气象网站和其它网络上的一些网站,查找最近的气象图或者人造云图,让同学们了解这些气象图。此外,老师还可以带着同学们去看一些以遥感技术为基础制作的图画,比如展示作物长势和变化的图画,并在图画中告诉同学们“遥感技术的功能和运用范围”,让同学们对“遥感”这个抽象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了研究。

因此,高中地理老师要与时俱进,科学、理性的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高中地理教育的质量。具体地说,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帮助高中生进行自我学习,老师应该在高中地理的教育实践中,继续对更多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地理教育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尹涛.如何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J].数字通信世界,2020(04):221.

[2] 马建军.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04):222.

[3] 熊星灿,马红英.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思考[J].地理教育,2021(01):4-6.

[4]高青.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特征,模式及路径[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3):P.9-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