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摘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兴趣
正文
前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准确把握,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加强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提高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当前,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小学体育老师在现实教学中并没有制定适合小学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部分老师没有及时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无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互动。个别老师仅关注于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未能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及体质发展相适应,从而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地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许多小学体育老师所擅长的体育项目大多是排球、足球等,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训练。
目前小学生的心理身体健康状况都普遍较差,教师给他们安排的教学任务往往难以完成,特别是一些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学生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有些学生由于体质较差,逐渐丧失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应付学习的心理,使其心理和身体都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的作用
第一,对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小学教学阶段,因为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能够更好地进行身体的锻炼,如果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小学的体育活动中,那么他们的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第二,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并引导他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应该和同学相互配合,在整个问题思考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师的正确疏导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进行强化,以此推动各科知识内容的学习。
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能够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对体育训练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理念。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
1.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
学习兴趣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教师的关系。学生喜爱一个老师,尊敬一个老师,他们就会爱上这个老师的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先从和学生做朋友做起,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在具体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自己的人格放在和学生对等的位置上,经常与他们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了解他们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此外,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运用赏识教育理论,经常鼓励和称赞学生身上的优点,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体育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练习体育技术的热情,同时,这种做法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老师的好感度,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最后,在课余时间里,教师应该与学生打成一片,例如,和男生一起打篮球,跟女生一起踢毽子等,既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的某些动作,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2.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观念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并针对小学生的 年龄特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如:以“寓教于乐”为例,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足球、篮球等比赛,并在训练中传授一些运动技巧,同时,老师也要重视教学难度的递增,有些同学不能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状况,让他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体育运动,使他们逐渐体会到自身的成长进步,使他们的体能和运动细胞不断的被激发,这个过程要求老师要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并且要坚持下去,使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体育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像其它课堂一样,要有纪律, 有目标,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不那么盲目。
3.分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开展体育教育时,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教育要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要从认识到学生的兴趣,再对其进行分类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方便教学。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一些简单的团体活动和团体竞赛来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协作和竞赛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使学生从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项目。老师要对学生的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分层教学。在教学中,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案。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方便。在完成课程后,还要设置多种督导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要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监督调整。设备齐全,实行多元化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共同监督和指导下,从而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4.丰富的体育游戏
游戏是学生所喜爱的事物,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将体育项目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对体育的兴趣,并得到良好的锻炼。
例如,在教学跑步相关的知识时,笔者可以对各种有趣的民俗活动进行探索,并对其进行一些创新,同时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笔者将引入“丢手绢”的游戏,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剪刀石头布,输的学生来丢手绢,其余学生要围成一个圆圈。然后,老师会让丢手绢的学生拿着手绢绕着圆圈走,将手中的手绢丢给圆圈内的一名学生,并迅速的围绕圆圈跑一圈,坐到被丢手绢的学生的位置上。在这段时间里,被丢手绢的学生需要拿起手绢去追丢手绢的学生,如果能追上,就算赢了,没有追上,那就是输了。这种活动很有意思,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跑步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敏捷度。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喜爱的体育游戏,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良好体育氛围
学生受氛围的影响比较大,在良好的氛围下,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比如,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网上挑选出诸如“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之类的名言警句,并将其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内,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建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养成锻炼的习惯。同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来制作“运动明星的故事”为主题的板报设计,同时还会让学生通过多观看板报内容来了解各种有关体育运动的知识,让他们对体育运动产生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在大课间利用校园电台向学生们宣传有关运动的最新资讯,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体育信息,并融入到一个积极的体育氛围中去。另外,我们还可以会鼓励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喜好,组织和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让他们可以进行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个项目的体育训练,融入良好的体育氛围中。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所接触的环境和事物,并以此为依据,创造一个生动的运动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的体育氛围下,认真的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
6.多样体育活动
小学体育老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享受到用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例如,将举办“篮球竞赛”的活动,将会为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奖励,以引起他们的关注,让他们更主动地参加比赛。在比赛中,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团队,以获得比赛的胜利为目标,并在比赛中表现出自己的积极和认真,充满热情的参与到篮球竞赛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体育技能,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精神。此外,还可以开展“体育知识我知道”“乒乓球争霸”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7.体育认知,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生来说,体育课程就是跑步、跳远、自由活动之类的。所以很多的小学生对于上体育课不仅仅没有期待,反而还会有一种抵触心理。面对这种情况,小学体育教师要加深学生们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认识不同的体育项目。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 PPT和视频,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体育项目,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打下基础。比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一些篮球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们体会到什么是篮球精神。也可以让学生们去看一些篮球明星的成长历程,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对篮球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们正确的道德品质。正如科比所说:“在获得成功之前,要经历艰苦的训练,流光所有的汗水,用尽所有的力气,别让身体停下。”这句话足以说明,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要经过千辛万苦才能获得的。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们对篮球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能让他们建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奋斗目标,这对他们的体育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还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
8.适时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都忽略了多媒体技术对体育的影响,他们认为,体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会浪费大量的训练时间,进而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但是,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尽管会对教学时间造成一定的占用,但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教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讲解基础理论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这样的话,效果会更好。例如,在前滚翻与后滚翻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采用“口头讲解+动作示范”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学生肯定还会对某些部分有所怀疑,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前、后滚翻的动作要领,这将极大地影响到其进行有效的训练,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其效果却会有较大的不同。例如,教师可以使用趣味性很强的 Flash动画来模拟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暂停、快进、倒退、逐帧播放等方式给学生讲解一些具体的注意事项,使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技术动作,还能提高学习兴趣。
结语
总之,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原动力。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关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有趣的教学策略,帮助小学生掌握知体育运动的技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国忠.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模式的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6):138-139.
[2]姚健梅.谈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河西学院学报,2019(2):123-125.
[3]王立军.探究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19-20.
[4]闫更帅.试论小学体育教育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9,7(20):149-150.
[5]谢健,沈雪江.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20(31):259.
[6]陈琛.“全民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的研究[J].新校园,2019(5):110.
[7]王喜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区,2020(8):107.
[8]何志辉.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思路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0):7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