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正文
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大环境下,初中语文的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语文教育中,阅读始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并且伴随着阅读篇幅的不断增长,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已经成了一种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的一种方法。群文阅读,是一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一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究的活动。运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水平,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整体素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
所谓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是指多篇文章一起阅读,在此过程中,需要对阅读文章的选材和内容进行选取,因为语文教科书有其自身的局限,尽管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代表性作品,但是篇幅非常少,很难让人感到好奇,而课外书籍的内容则非常宽泛,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余地。在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选用相同的作家和相同的题材,从而拓宽学生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知识。群文阅读也能有效地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利用更多的阅读材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们还可以用群文阅读的方式,从课外读物中获得一些教科书中没有的东西。随着他们读的作品越来越多,他们的文化积累也会变得更加深厚,他们的想象力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这也为他们以后的作文创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丰富教学内容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课内外的联系,才能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实现有效的扩展。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核心素养的环境下,老师们应当重视对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他们在新的知识的学习中,才能更容易、更有效。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对学生进行探索的训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探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指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而不是让他们掌握自己所需要掌握的东西。初中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就是一个指导学生展开探索的过程。老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适当地将课堂进行反转,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理解、自主归纳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三)加强学生的全面素养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提升其综合素养。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育中,一般只有单篇文本的阅读,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教育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都显得过于单调,无法让学生获得足够多的知识,同时也难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群文阅读则是一种对多个文本的共读,在每一种文本中,作家的写作风格、写作题材和文本所包含的语文内容都不尽相同,因此,同学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认知,从而形成同学们的一种文化积累。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措施
(一)确定阅读主题
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材,老师在选材时一定要注重选材的问题,不能在没有题目的情况下去选材。如果没有题目,则难以让学生理解群文阅读的执行目标。在阅读多篇文章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充实自己的思维,并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论文时,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论文的主旨。举例来说,俄国作者契诃夫在初中三年级的语文课《变色龙》中的一-文章就是一篇著名的长篇小说,它把那些习惯依附权力的人们比作“变色龙”,用一种强烈的反讽来讽刺那个时代的独裁统治。针对该作品的反讽特征,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可以选用莫泊桑《漂亮朋友》《我的叔叔于勒》、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因为这些作品主题相近,创作时间相近,而且都属于欧洲的作品,所以在读这些作品时,同学们可以互相参照。在开始阅读之前,确定了一个阅读主题,这样,学生就会有了一个基础框架,对问题的探究也会有了一个指向,即使三篇论文的技巧不同,他们也能很快地梳理出思路,确定了主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群文阅读的效率。
(二)导引型的阅读方法
如果你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那么你的学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在语文阅读课中,如何正确地使用不同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养成语文阅读的好习惯。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使用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当一篇文章被拿过来之后,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别急着去看,要明确好话题,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去进行阅读,这样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行了培训。
比如,初二的课文《苏州园林》,就是叶圣陶的一部写景作文,叶圣陶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文字很有感染力,他的文字也以他的质朴、简洁而著称,老师们在进行群文的阅读时,可以选用《小白船》《稻草人》《一颗种子》等叶圣陶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一部描述风景的散文,因此,他们的语文和写法都比较接近。首先,请同学们从《苏州园林》开始,通过对该文的文体特征及语文形式的剖析,进而引申出其他的一些短文。在读完之后,要求同学们效仿《苏州花园》这一文本,探索其他文本中的方法与方法,并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来训练同学们的语文运用技能。在学生拥有了有效的阅读方式之后,在未来在阅读任何文章时,都可以迅速地找出其中的技巧,并对其进行归纳、提炼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方法,进而提升阅读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前一段中,我们曾提到,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老师要利用举一反三的阅读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在群文阅读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是其进行的基本目标。通过使用群文阅读,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进行自我探索的训练的好时机,把小组合当作一个落脚点,在文章阅读的重点和难点方面,老师们可以把他们分成一个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它不仅可以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考,而且还可以训练同学们的团体合作精神。
比如,初二的《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一条《被压扁的沙子》,就是要说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东西,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而科学的探索,也是没有尽头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得到更多的证据。本文指出,南极洲地区的恐龙化石是地球板块活动变化的有力证据。在读完这两篇论文的时候,会激发出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好奇心,有些孩子会同意作家的观点,有些孩子会对作家的观点抱有怀疑态度,当两种观点相互冲突的时候,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展开讨论,互相帮助,把孩子们分为四个大组。假如每一个组里的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看法,那么他们还可以把孩子们重新分为四个大组,首先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他们所持的观点展开讨论,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进行整个班级的四个大组的讨论。在不停地探索中吸收更多的异质观念,从而为自己的思维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四)对思想群组的借用
群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群文阅读所牵扯到的文本数量众多,所以相对来说较为复杂,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种学习方式,老师要指导他们建立一个思维导图,把他们所读到的东西进行分类和总结,这样能够让他们能够更快速地把整个文本都梳理清楚,从而培养出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在将文本的脉络进行整合之后,然后进行分段,这对他们深入了解文章的大意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比如,就拿初中二年级的《诗经二首》来说,《关雎》与《兼葭》这两首诗来说,老师在对这两首诗进行群文阅读时,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阅读的框架。这两首诗歌都涉及了爱,赞美了美丽的爱情,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们找出两首诗歌中的相同和差异,并用表格将它们进行排序,再要求同学们对两首诗歌中的修辞方法进行分析,并将它们的异同列举出来。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做一个小结与归纳,将自己的学习结果综合起来。运用思维图谱进行群文阅读,学生将会对所描述的东西有一个更多层次的了解,从而能够更精确地解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网络与文本阅读相结合
群文阅读的效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不但要在课堂上掌握好时机,更要在课余时间内,指导同学们合理地使用课余时间,即采用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方式。线上是指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线下是指同学在课后的自我学习,只有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才能更好地确保教育效果,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完成课堂阅读任务后,要为其安排阅读作业,让其自己寻找文章,并在下一节课前准备环节,将自己读过的书进行分享。
比如,语文课本第六单元的作文都是童话或神话,老师可以把本单元作为群文阅读的素材,本单元有《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老师让学生在这些作文中寻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即能够反映出故事转折性发展的句子,通过这些关键点的寻找来检验学生的理解力和逻辑推理,实际上就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然后,老师可以把这个学习方式扩展到课堂之外,给学生安排一个任务,让他们在课堂之外找一些神话、童话、寓言类的小说去读,比如《西游记》等,这样的小说都是神奇的,让他们看得津津有味。阅读完毕后,指导学生写一份阅读记录,并把这份阅读记录发到班上和大家一起共享。在初中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显得尤为关键,唯有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才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的阅读机会,让他们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逐渐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
(六)改进评价方式
课后评价主要是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和所学的知识进行评价。一个好的课后评价能够有助于学生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指导他们找到一条更合适自己的学习道路。另外,在课堂上,老师们还可以利用课外评价来明确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以便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在初中群文阅读课中,课后评价方式仍需改进,目前的评价方式仍以老师为主导,而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在核心素养培养的环境下,教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更多的尊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总结、反思、查缺补漏,避免误解,从而持续挖掘自身的学习亮点。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是一种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相适应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的环境下,老师要主动对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利用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对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进行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洁瑶.核心素养背景 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初中课程辅导,2022(3):21.
[2]李守 忠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4):13.
[3]丁霞核心素养背景 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1(11);110.
[4]王琰 ,朱俊璇.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初中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15):37.
[5]郭胜华.让学生 的心灵在“群文阅读”中飞扬一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样文阅读教学策略[]学周刊,2021(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