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应用策略浅论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章紫琴

南丰县东坪乡中心学校 344500

摘要

在新课改不断推动下,小学数学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单元为蓝本,将其整合串联起来,开展实践教学。同时,教师还需以每一单元所具备的价值特征为基础,从实际意义和方法论等方面重构教学思维,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对单元整合教学具体应用进行探讨非常重要。然而,面对新世纪来临,小学数学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全新教学方式,以求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实践结果分析与验证,证明课堂教学中使用单元整体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果。特别是在目前仍“追捧”素质教育基础上,推动单元整合教学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全新机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正文

小学阶段数学课本中知识点排布比较松散,且处于多个单元之间。如果教师仅仅将重点放在单一知识点上,而忽略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当学生个人思维能力发展不足,不能构建完整基础知识体系时,势必会影响到自身数学综合能力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正确理解和把握基本知识,使其具有较强自主性以及积极性。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策略进行具体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师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整合不同单元间知识点,并进行教育工作顺利展开,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概述

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中,单一知识内容授课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实际。为此,许多学都在进行单元教学研究,以期能更好推动学生学习与发展。它的中心理念就是把各种不同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最终构成整体数学概念系统,这样就可使学生更好了解以及把握数学知识。在运用小学数学单元合教学模式时,师必须遵守如下基本原则:一是强调整体性,也就是各个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组合,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概念体系;二是强调弹性与可操作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特征与学习程度,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与教学方式;三是强调互动、参与,就是利用各种方式,让学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调动学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与此同时,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也需要教师及时注意相关问题。比如,在教学中注意不要数学知识阐述的太简单或太复杂,否则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要根据学特征以及差别,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教学计划;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精神高效培养,使学生可以积极思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作用

(一)更加符合学生认知

小学数学教育中,采用单元整合教育思想,更加符合小学生思想认知,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成效。单元整合教学内容,就是在进行教学时,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清晰认识,运用各种不同单元内容对单元教学目标加以配合,从而让学生可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完成数学学习体系建构。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单元整合教学模式与学生认识更加契合,一方面,它是以确定的学习目标为依据进行具体教学,这样可让学生以此为中心构建自己的数学体系,从而防止由于教学目标混淆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另外一方面,也是为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与传统让学生自己总结、构建数学学习框架相比,这种方法是在教师引导下,从简单内容到复杂内容,逐步进行转换的过程,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基础,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简单。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单元整合教学方法中,可以更好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在具体数学学习中,发散性思维非常关键。不同数学构造内容具有非常强大的连接性。通过发散性思维,可使学生更好将数学解题思路联系起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在常规数学教育活动中,没有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有效拓展,且相邻课程内容也没有很大的关联性,所以,教师不可能在其中提炼出一个清晰而一致的课程目标,也不可能将这些课程内容加以整合。单元整合教学可对教师教学活动提供有益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教学主题为中心,针对教学内容展开有效延伸。同时,学生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发散思维,运用各种不同思路展开数学学习,从而培养出学生在数学方面发散思维,并寻找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一)创新设计,启动大单元教学机制

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方案设定时,教师可以自觉将大单元课程教学融入到具体课程知识讲解中,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情境。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关联性、互动性、融合性等特征,教师可提前归纳出大单元知识结构,将学生带入到具体学习环节中,让学生能积极进行新知、旧知对接,为单元整合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由于学生对于大单元教学有着不一样的期望,所以教师在合理安排单元课程同时,也需对学生们的具体学情进行全面观察,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单元教学模式没有一个固定环节,教师可以按照不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教学方案设计与组织,以提高教学适应性。

例如,在讲授“运算律”这一章节知识点时,教师需事先展开教学调研,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它的教学目的是以学生学习能力为中心,使学生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学习过程中,设计完整教学方案,这一章节主要内容是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重点知识。在课程设置上,教师需对课程进行详细划分,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一个课时,让学生在探索中对它们进行必要理解,从具体到抽象;第二节课,重点介绍乘法交换法则、结合法则以及分配法则;第三节课,重点对字母表示运算律内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练习,归纳出“简化操作”算法。教学中,学生学习思维适时被激发出来,对教学进程展开合理规划,取得良好教学成果。

(二)激活数学活动经验,对同类知识点进行类比

在实际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展开学习,并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真正价值,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科书编写人员在对单元知识安排梳理时,常常会对其结构科学化、合理化加以重视。为能更好减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难度,在进行教育实践时,教师应对课本内容展开详细分类,并增加典型例题,让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授二年级《2-5的乘法口诀》这一章节内容时,讲授乘法口诀时,教师需注意指导学生通过看情景图,了解题目中的数学知识,并并高效理解加法的简便运算是乘法这一结论。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开展数筷子教学活动。小明奶奶今年八十岁生日宴上,小明负责摆放餐桌上的筷子,那么一双筷子有几根呢?两双筷子又又几根呢?由此你能否推算出2的乘法口诀呢?其实很简单,在2的乘法口诀中,后面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总比前面一句结果多2,即知道二五一十后,就知道二六是十加上二,也就是二六十二。最后在与老师的互动交流中,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通过动口,动脑,动笔,让学生们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更多体验。在此基础上,在教授其他乘法口诀时,可将之前知识和经验为学生做一个类比,引出5的乘法口诀书写方法,以获得其他乘法口诀。

(三)重点提升教研组的能力,发挥教研促进作用

为提高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品质,教授应着重提高数学教研组的能力水平,改进教学目标不科学、过程不明确等问题,提高单元教学设计整体水平。首先,可以让教研组每隔一段时间举办一次公开课,让团队里的所有教师都能观摩到优秀的课程,观摩到优秀教师的授课方式,在相互借鉴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其次,在教研组具体指导下,教师应对单元设计进行经常性研讨,尽量使教师在课堂上与课上工作保持一致。例如,在学习分数知识点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讨论,对课程内容和形式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教学内容。在确定课程内容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们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现状,找到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生在进入正规课程学习之前,对于等级认识较为欠缺。因此,教师应把教育目标分为基础和终极两部分。基础目标是让学生对分数概念有一个基本认识,并对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基本了解。第二个目标十学生可以充分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这一教学基础上,教师开展实际教学工作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灵活拓展教学内容,培养数学思维

当前阶段,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好,很多人在学前阶段就已经开始学习数学知识,这种情况下,教师发现,对于数学课程中的一些基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轻松简单。可是,在进行高级练时,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还应注意拓展自身教育素质,采取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调整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加与减》系列知识时,教师很有可能发现,很多学生在学前就已经接触过这部分知识,对于他们而言,基础计算问题并不难。这种情况下,教师若实施单元整合教育,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并将教材中的课程知识进行相应简化,将其中一些高级课程内容融合进来,在这过程中,教师可将原本计算题目训练转换成实用实践题目,在这实践题目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上学生提供几个实践题目,让学能在分析实践题目之间逻辑联系同时,还能进行计算题目学习。不仅能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进行培养,还能对学生数学思维与综合发展核心素养进行有效训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素养提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严重影响学生高效率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目前阶段,小学数学师也应积极推进单元整教学。通过单元内容、要素重组,可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高阶化、深度化以及模块化,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帮助数学教学向着有效的教学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谢惠芳,韩江土.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1(10):28-30.

[2]虞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整合教学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2112):6162

[3]王茜月.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5):103-104

[4]郭立飞.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2173):55-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