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同文阅读主题教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倩

广州市番禺区星执外国语小学,广东 广州 511400

摘要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板块,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能力和学科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然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和内容的单一,学生无法掌握属于自己的语文阅读学习方法同时也缺乏阅读热情和动力。为了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可以尝试同文阅读主题教学引导学生深化对同一主题文章的理解。本文将主要从开展同文对比阅读,设计课堂主题讨论、根据同类文章主题,打造模拟课堂情境、设计趣味生活实践,增强学生文本体验、开展同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学科视野这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开展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同文阅读;高效课堂;主题教学;实施策略

正文

“同文阅读”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性方法,指的是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采用同一主题的阅读内容进行对比阅读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化对同一主题文章的理解。同文阅读使得阅读教学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更利于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某一主题类型文章的方法和规律。同文阅读更适用于大单元教学或对比阅读,与“群文阅读”相比同文阅读的选择范围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广泛,一般是选择主题或题材相近的文章进行对应着学习。

一、开展同文对比阅读,设计课堂主题讨论

同一题材或有关联的文章在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会有相似的思路与逻辑。教师要充分抓住相同阅读题材中的教学方法与思考规律,引导学生逐渐把握某一主题文章的解题思路。在课内阅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篇与课内文章主题相似或有关联的文章做同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实现课外知识延伸的同时也能对课堂所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结合两篇文章的主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针对问题在小组中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与该篇文章主题相似的另一篇描写革命精神和革命人物的文章《小英雄雨来》做课上的同文对比阅读。根据这两篇文章的主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设一个主题讨论活动“探寻阅读中的家国情怀和人物的革命精神”。这时学生就需要在课堂上同时阅读这两篇文章,寻找“狼牙山五壮士”和“小英雄雨来”这两方人物身上的革命精神,并借助他们的事迹深刻感知和把握革命年代爱国士兵和群众的伟大与光荣。同一主题的文章放在同一节课堂上进行对比阅读,更能够加深学生对该类型文章的主旨思想把握,同时寻找该类型文章中的共同之处,总结出阅读理解的规律。

二、根据同类文章主题,打造模拟课堂情境

课堂情境的打造更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文章中所传递的思想感情。为了提升课堂质量,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同类文章主题打造模拟课堂情境。对于当前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具有新颖性和创意性的课堂环节。因此作为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偏好和兴趣,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相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课堂情境的打造能够充分展现文本的生动性,将一些文字的内容转化成图像,带给学生视觉听觉全方位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丁香结》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用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做同文阅读。由于《丁香结》通过描写丁香来表达文章作者的情思而《紫藤萝瀑布》也是描写紫藤萝的景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二者主题相近情感传递相近,适合做同文阅读。教师可以在两篇文章中各选择一段对丁香和紫藤萝展开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观看教师用多媒体技术所打造的动态景物视频,闭上眼睛去聆听和感受。“花墙旁边两株紫色的,犹如印象派的画……”通过观看视频中的丁香花树,学生会仿佛感受到一缕缕清香飘来,让人心旷神怡;“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通过观看视频中的紫藤萝,学生仿佛看到了流淌的紫色在跳跃,让人同样感受到由衷的喜悦。

三、设计趣味生活实践,增强学生文本体验

为了使得同文阅读的效果更加明显,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两篇主题相似的文章中所表达的主旨,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设计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文本阅读体验。实践作为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是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知识的重要渠道。只有借助实践活动,学生才能拓宽自身的视野,体会文章中所描写的事物和景物以及传递的情感。也只有借助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我的家乡的春节》做同文阅读。由于这两篇文章都描写了作者家乡的春节的风俗习惯,传递出浓浓的年味以及作者对儿时的回忆。借助这一主题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个实践调查活动,即学生需要通过同父母和长辈进行谈话,了解父母儿时春节的习俗,感受时代的变迁以及帮助父母回忆童年,营造良好的亲子氛围。在与父母的谈话中,学生会了解到许多在二三十年前有意思的春节活动,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以及小孩子们对于春节的期盼和喜爱。

四、开展同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学科视野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不仅仅依靠课内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拓宽视野。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无论是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还是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要养成积极主动探索的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认识更广阔的世界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借助同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一类型的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更加连贯,对于主题思想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因此适合做对比阅读。

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中“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会带领学生走进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书籍《童年》,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中的笑与泪,感受阿廖沙的成长。在阅读完《童年》这本书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另一本与该本书主题相似的书籍让学生进行同文对比阅读,如可以选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也能够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主人公钢铁般的意志以及在生活的磨难和痛苦面前不屈的精神。在两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班级中的学生举行“读书会”,让学生在班级中讨论一下这两本书带给了自己人生怎样的启示和感悟。可能学生会发现成长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过血与泪才能更好地磨炼自己,获得更快的成长。正如《童年》中的阿廖沙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一样,只有经过血与泪的磨难才能实现属于自己的蜕变。

结束语:小学语文同文对比阅读是带领学生深入理解阅读主题、掌握阅读方法、把握阅读规律的创新性形式,更是打造高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一种可以尝试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在同文阅读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创设课堂情境、开展主题探讨、设计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刘燕钦.浅谈"1+X"同文阅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究[J].科学咨询,2020(17):82-83.

[2]吉文举.“同文阅读”在高考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2018(12):126.

[3]张麒麟.基于“分校阅读”理念的大学生阅读推广——“同校同文”与“读城读书”[J].图书馆杂志,2019,38(04):19-22.

[4]袁学敏.走进徐志摩的康桥世界——《再别康桥》与《咏水仙》的同文阅读[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0(06):34-37.

[5]骆虹.类比让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J].新课程导学,2020(17):52.

[6]黄晓蕾.从书同文到语同音——清末蒙小学堂语文教材与中国语文的现代性发端[J].东吴学术,2022(02):136-142.

[7]邹佳叡,马长安.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同文异图”比较分析——以人教版和统编版的比较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01):25-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