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朱彩芳

石家庄市藁城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52160

摘要

电工基础是中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课程,从目前中职电工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地制约着中职院校电气专业课程的实施,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也相对低下。所以,作为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师,必须要加强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本文也从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切入,进而探讨教学改革的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中职教育;电工基础;教学改革

正文

引言

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各类专业课程在中职院校全面展开,并在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一批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目前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而言,其课程设置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问题的产生,不但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中职电工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以更新,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体系的日益完善。

一、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基础薄弱,教学难度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能力、态度、方法、学习理念等诸多方面,与高中生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大部分学生的基本知识体系都比较薄弱,特别是物理成绩普遍偏低,所以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要更大。此外,中职学生面对枯燥的电工基础知识时,也普遍缺乏学习的兴趣,尽管了解中职电工基础课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一旦碰到难题,也会出现厌倦的心理,没有足够的定力和信心去克服相关的难题。此外,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这都会给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创造相应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电工基础课是一门基础性的学课,理论性很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接触到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然而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态度也非常散漫,对枯燥、抽象的理论也很难形成深入的理解。中职电工基础课所涉及的抽象概念比较多,单位体系比较复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然而,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一方面学生的记忆力有限,另一方面即使硬性地记住了相关的定理,如果没有形成足够的理解,也无法将其进行有效的应用。而且教学内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需求,也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基础进行,使其无法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教学方法落后

为了提高中职电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个层面来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只是机械地让学生进行记忆和训练,而忽略了职业教育的实践特征,落后的教学方法也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提高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展开教学改革也需要从基本技能、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三个层面进行综合性的提升。通过不断的课程改革,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强化,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通过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与缺陷,并按照学生的专业、思维来调整课程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中职电工基础教育的改革。通过对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可以有效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当前我国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中职电工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主要是因为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和学习方式不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使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要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和课后回顾三个层面来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师有必要引进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或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通过这些新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做好备课工作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备课,可以使教学内容更明确、更科学、更灵活。在备课环节中,教师要从教材学生两方面着手,教材的准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要了解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中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从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和课程专业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升中职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优化教学手段

教师所采取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充分考虑到当前的社会发展特点,并积极地应用现代、信息化的教育思想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它要求教师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灵活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中对抽象的电工知识有更具体的认识。比如,微课、慕课等新的课堂模式,教师都可以进行采用。

(四)重视师生的有效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有助于增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强化师生交流和互动之时,教师可以从中职电工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入手,从提问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有趣而富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与老师进行双向的交流,进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结束语

目前我国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要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备课、优化教学手段、强化师生互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建设,从而不断地提升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代飚.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职教育,2016(11):50-51.

[2]任迎春.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改革[J].电子世界,2015(04):166-16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