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素娟

石家庄市藁城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52160

摘要

中国的语文文化博大精深,其特有的魅力对全世界的人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在古诗词之中,作者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来表达出他们想表达的情感和所看到的事物。然而,由于中职学生本身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所以在学习古诗词之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也难以提起足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作为中职的语文教师,也需要从核心素养的视角进行切入,进而探索更加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很多专家、学者、教师都投身于古诗词的研究之中。但从中职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看,教师仍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学生的基础较差,在僵化的课堂模式之中,学习效率也相对一般。所以中职学生也很难形成语文核心素养,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文学素养有限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足,难以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致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有所降低。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透彻,只知道照本宣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力肯定会受到影响。另外,有些老师只盯着学生的成绩,而不注重自己的教学技巧,这也会影响到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

在对古诗词进行讲解时,教师需要应用多元化的方法,让学生以鉴赏的角度去看待古诗词,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老师自身的原因,他们并没有主动引导学生去欣赏古诗词,而是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中职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背诵和理解,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指定的课程内容,他们不会给学生们更多的思考空间,从而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也存在这样的一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古诗词的阅读教学,把重点放在朗读的语音、语调语气如此浅尝辄止的教学过程,很难让学生来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甚至单调的复述和练习,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目前,尽管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从欣赏古诗词的角度来进行,老师只会根据试卷上的内容来解释。然而,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古诗词教学,那么学生就无法感受到古诗的韵味,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词之时,也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古诗词的内容进行切入,创设更加贴切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古诗词的大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比如在讲授《木兰诗》之时,教师可以找一些与花木兰相关的影响资料,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英勇事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也能减轻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率,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度。

(二)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老师在讲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以要求学生先读完这首诗,再由老师主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具体可以结合我国的发展路径,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现在随处可见的摩天大厦。再基于诗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而剖析杜甫的济世情怀,让学生知道也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我国砥砺前行。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诵读,强化学生的情感理解

中职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审美水平和口语水平。朗诵注重整体的感觉直观的体会,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人生体验和感悟,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味作品的内涵中职的古诗词是汉语言的凝练,意象跳跃,表意含蓄,所以在诗中留有大量的空白,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将一个个看似不相干的静止意象串联在一起,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使之真正融入到诗的意境之中。古诗词也是感情的结晶,需要学生要靠去感受,相比于理性的分析,古诗词的理解更加强调感性的思维。所以通过古诗词的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对阅读内容形成更深刻的情感认知,从而让作品与学生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逐渐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核心素养。

(四)细细品味,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如果单靠教师的解释和分析,还不足以使诗词的情趣、韵律得以全面的呈现,只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品味,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认知,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对古诗词形成深刻的理解,否则只能是因木求鱼,徒劳无功。比如,老师在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对密州这样的背景形成初步的了解,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去感悟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情,他虽遭贬斥,但对生命仍有无限的热爱。通过这样的分析和鉴赏,也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乐观、豁达和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因此,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也要重点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想提中职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拓宽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活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古诗词的教学和其他的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需要学生们用心去品味,然后用自己的想象,从作品中找出一些关键字,基于此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词所要传达的含义

参考文献

[1]高春艳.付忠凤.中职古诗词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及应对[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24).

[2]费拓.中职语文新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9.

[3]蔡华淑.品析诗词,掌握技巧,强化背诵效果——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5, (007):P.89-8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