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构建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正文
引言:对于微课而言,本身属于一类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应用微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并有着较高效率。如此一来,教师就能建立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投入进来,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升个人水平。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
所谓微课,主要是视频教学的一种,其能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针对特定的知识内容展开全面分析,诸如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或者考点知识等。通过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微课除了能在特定环境中应用外,也能在学习活动以及课堂实验中应用,因此属于一类具有较强情境化特点的综合形式。相比于文字内容,视频内容更具真实性特点,因此能够帮学生更快地完成吸收。
二、应用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展开培养
小学生仍然处在发展的阶段,身心都不健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偏慢。数学本身属于抽象类学科,内容复杂,很难正常理解。如果单纯依靠教师个人讲解,效果自然无法令人满意。因此,教师就可以尝试采用微课教学的方法,对原有教学模式予以补足,当学生们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的内容时,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完全理解为止,加深个人印象。例如,在对“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教学时,为了能够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予以把握,教师就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为特定知识点创建视频,并在课堂中播放。学生们结束观览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和学生分为小组方式,共同探究,思考具体如何操作,才能完成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不同学生的基础有所区别,提供的想法也各不相同,大家纷纷出谋划策,不断尝试,最终完成了解答。依靠这一模式,不但能够促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还能让其认识到团结合作的价值所在,激发潜在的合作意识,进而提升个人水平。
(二)运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时代下的产物,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趣味性。教师可运用微课,完成对一些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的趣味化表达,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启发学生的课堂思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致,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微课还具有短小精湛的特点,因此教师可别出心裁地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微课,插入在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处,唤起学生本已疲惫的思维,让课堂教学更为事半功倍。以教学“分数”这部分知识内容为例。分数属于小学数学中较为抽象的内容了,许多学生在学习时都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师便可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再运用微课,展示分饼、分水果之类的场景图,以生动有趣的形象阐释分数,唤起学生积极的课堂感知,之后再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探讨分数的意义。此外,教师也可在这一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真正理解分数的组成部分及其表达的含义,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三)突破重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以视频为载体,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微课程的制作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圆的知识学习中,为了真正让学生们了解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之间的关系,倘若老师利用简单的语言讲授,则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上增加了抽象感,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理解,所以,老师可以依托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微课视频,对此部分知识进行精确的讲解,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吸收所学内容。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展示一段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就是对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间关系的直接讲解,在课堂上运用3至5分钟的时间,将圆的圆周进行解剖,并且将圆的直径与圆的圆周长进行直接的比较,既能够增强知识展示的直观性,又真正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通过微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们看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直观化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理解了抽象化的数学内容,既有效突破教学的知识难点,又真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得以发散,提升教学效果。
(四)强化微课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
在知识讲解过程中,着眼于更好地强化微课资源优势的发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简单微视频的制作,并在微视频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探究寻求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数学知识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微课视频教学模式应用其中,让知识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个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知识吸收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章节的过程中,作为引入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今天教师利用微视频的制作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和元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以视频为载体进行人民币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带动学生探究热情的提升,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人民币不同特点的发现与了解。在进行《角》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进行知识内容的导入,还可以借助微课提出几个有着较强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为依据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角吗?如果世界缺少角的存在,那么你想象一下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借助这样的有着较强悬念性、趣味性、引领性的问题,能够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到该章节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强化学生后续学习活动的有效展开,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启迪与活跃。
结束语:综上所述,相比于其他科目,小学数学的知识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单纯进行讲解,学生们很难完全吃透。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结合原有内容,打造高效课堂。如此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全面激发,提高了对于知识内容的关注度,从而可以更好地投入进来。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为其发展带来了诸多帮助。
参考文献:
[1] 苗海峰.应用“微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J].小学生(下旬刊),2021(07):61.
[2] 池永良.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宁夏教育,2021(Z2):73-74.
[3]肖良霞.合理运用微课资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天津教育,2021(20):6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