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之实践探索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正文
新课改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也助于学生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和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等,都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探索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科学地分析教材规律与编者意图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科学地分析教材规律和编者意图,来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内容和要求,把握教材的内涵和编者的意图。同时,教师还需要了解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活情感、道德观念或其他主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与感性的交互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科普知识”展开,对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以及编者意图有了了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的科普类书籍进行整本书阅读,如《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本科普百科类的书籍,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推荐学生阅读这本书时,教师可以把书中相关的科普知识和教材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和学习兴趣设置针对性的阅读计划,开展有效的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
总之,针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师需要科学地分析教材规律与编者意图,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基于分层阅读优化学生阅读方法
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整本书阅读作为重要的阅读形式之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阅读是一种优化学生阅读方法的有效策略。针对优秀学生,教师可以开设小组讨论、精读课程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描写情节、人物性格等元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在这个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创作意图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对于普通学生,可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组织分角色朗读、阅读批注式阅读等,加深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和记忆。针对难理解的词语、句子,可以选择使用注解或者画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采用分步理解、逐层解构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渐理清文本脉络并理解文章逻辑,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文本内容和结构的基本特征。也可以结合各种形式的互动教学,采用形象化、具象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总之,针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采用分层阅读、分步理解等策略,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全面、深入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锻炼。
三、立足阅读实际规划学生阅读流程
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阅读实际,规划优化学生阅读流程。首先,教师应该合理规划课程进度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合理安排阅读任务,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深度,建立预习—阅读—复习—总结的学习流程。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应该逐渐增加文本难度、延伸文本主题,让学生逐渐提升阅读技巧和阅读层次。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自主阅读机制,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为此,教师可以制定学生阅读计划,建立阅读档案,呼吁家长配合,提倡阅读季、阅读比赛等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形式,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开展小组阅读活动、校内阅读角落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收录了中国四大经典名著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实情和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进行整本书阅读。因为四大名著篇幅庞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例如,学生可以按照每周5个章节的进度来进行阅读,每周进行一次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理解与感悟,促进学生的信息交流和知识传递。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团队阅读的力量,通过小组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学校和社区图书馆设立阅读角,给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要根据学生阅读实际,进行学生阅读流程规划。通过合理的课程进度和教学内容规划,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组织多元化阅读活动,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阅读。
四、重视阅读指导训练学生阅读技巧
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指导,训练学生阅读技巧。首先,教师应该教授基本的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重点标记、筛选信息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本分析和理解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进行巩固和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教授一些高级阅读技巧,如推理分析、文本比较、结构分析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提升阅读深度和广度。例如,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树立文章结构,辅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并能够在阅读结束后快速提取文章重点,提升阅读效率。其次,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内容特点,选择相应的阅读指导策略,并加以强化训练。例如,针对记叙文、科普类文章等不同类型的文本,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指导策略,如分层阅读、主题归纳等。最后,教师还应该加强阅读训练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积极阅读、主动思考和有效实践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分层次进行阅读训练,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和实战演练,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总之,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重视阅读指导和训练学生阅读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采用合理的阅读策略和指导方法,不断加强学生的阅读技巧训练,才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营造阅读氛围开展师生亲子共读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共同营造阅读氛围。因此,如何开展师生亲子共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首先,学校和家长应该配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需要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建立校内阅读角落,丰富阅读材料,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活动,促进学生阅读。同时,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定期协助孩子选择、借阅、购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等。其次,学校和家长应该一起组织师生亲子共读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适合阅读、有趣的书籍,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并与家长共同参与阅读、互动问答、情感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以促进家校互动。例如,二年级下册《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识字教学单元中,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展开,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进行整本书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家长与学生完成“妈妈讲故事”的亲子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最后,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制定一些“阅读家规”,规范学生阅读行为。例如规定学生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和归纳,订立奖励和惩罚措施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等,从而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总之,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营造阅读氛围,并开展师生亲子共读是优化学生阅读方法的有效策略。通过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让孩子在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中,不断地重拾阅读的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成为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六、渗透阅读价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为了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的教育效益,教师可以通过渗透阅读价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人生哲理、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首先,可以从提高阅读深度和阅读广度入手,增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内涵和大意,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进而领悟文本背后所传递的深层意义。同时,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文本,拓宽学生的视野和阅读广度,为后续的文化素养培养奠定基础。其次,可以借助阅读展开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念。通过对文本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人文精神的探索,向学生展示人性的尊严、环境保护、家国情怀、团队合作、诚信等正面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最后,可以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落地,引导学生将阅读所领悟的语言知识变为自身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例如,鼓励学生进行文本仿写和再创作,拓展学生的语言艺术表现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同时,还可结合阅读训练,进行与语文其他方面的结合,如写作、口语表达的训练,从而提升综合语文素养水平。
总之,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通过渗透阅读价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育体系的有效策略。通过阅读学生成长,通过渗透价值教育,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综合语文素养,成为未来真正有用的人才。
七、重视阅读评价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整本书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重视阅读评价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是非常必要的一步。通过阅读评价,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深度和情感认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首先,阅读评价应该从学生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深度和阅读理解等方面进行全面、精准的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制定科学严谨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具体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辅导。另外,在整个阅读评价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如对于文本的人生意义、社会价值的理解、价值观的培养等。其次,阅读评价还应该向社会和家长开放,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阅读评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定期的书籍报告、班级文化课活动等。通过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价值观念。最后,阅读评价应该注重评价结果的落地实现,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思想认识。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素养的重要依据,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开展读书分享、评价交流,共同提升阅读水平和思想认识。
总之,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通过阅读评价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策略。通过阅读评价的全面考核,教师能够及时指导学生、发现价值认识不足,家长能够跟进阅读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价值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从营造阅读氛围、渗透阅读价值、重视阅读评价等多方面探索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思想认识的策略。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势和互补作用,鼓励学生主动阅读,通过阅读感悟生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质,让学生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读书人。同时,也要注重评价落地和思想认识的提高,促进学生成长,持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玲. 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 王鑫.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 市教学,2020,02:60-61.
[3] 沈琼.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整本书阅读策略探析[J]. 教学月刊,2019,38(07):8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