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中塑造人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的重要内容,即教育如何塑造人,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是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学习各学科的基础课程及启发性课程,这要求教师进行学生的知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打好学生学习各个学科的基础。时代发展的新时达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与时俱进,符合现有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政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以促进学生适应现有社会发展进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学科素质培育,促进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语文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内容
2023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公布并提出新课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所培养的核心素养进行了阐述,具体内容包括:文化自信、言语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样就让教学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教学方向也变得更加清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要培育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能力的培养的重点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训,新课标提出语文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多方位发展,培养语言直觉,在未来的语文教育中,我们要紧紧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使学生能够顺畅地读,工整地书写,有逻辑有理论地表达,展开思维,接受审美的熏陶,接受中华文化,挺高认同感。
新课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教育性,建立了语文学习的任务群,强调了阶段性和开放性,强调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跨媒体学习,泛在学习等,并注意了“学习情境”的营造,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个层次展开。具体地说,小学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第一、语言的结构和应用的技能。汉语的学习归根结底就是一种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作为一种基本技能来培养。同时,除了“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外,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对语言的应用也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在语文课程中,对语言的基本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语言中既有“听”又有“说”。与此相对应,词汇既有“读”也有“写”。刚开始学汉语的学生,往往是以说为主,再以写作为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学生真正开始运用语言时,他们的语文写作水平会逐渐超过他们的口语水平。但是,无论是书面文字的运用能力,还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它们都属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提高,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他们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来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第二是传承和理解文化。我国历史悠久,语言数量多,演变时间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我们应该立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的步伐,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且富有魅力的文化,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起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第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增加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因为只有在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适当的思考和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塑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如果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那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所以要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从前期抓起,早期培养,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材施教,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一般而言,由于这一阶段的知识积累不足,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进行这一阶段的教学时,教师应当重视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其个体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其后续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将智育教学与美育教学相结合,力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创造力。小学语文课本中使用的都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很多特殊的语言艺术,这些语言艺术中包含了大量的美,要想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这些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美,就要有一定的审美和创造的能力。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应在平日的讲授中,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能从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感受到中华的优秀,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影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的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理解,所以教师的讲授十分重要。在讲授文化内容丰富的课文时,老师可以从文化背景及内涵出发,通过相关文化故事典故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课文本身的含义,对其所蕴含的文化知识进行讲解,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给同学们各种各样的文化教学资源,使同学们更好地体会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就拿《石灰吟》来说,教师可以从明朝的文坛开始讲,讲于谦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从于谦的身上,感受到一种高洁的气度,从而了解作者的高风亮节,了解古代文人的风采,树立自己的文化信心。此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在各个传统的节假日,对学生展开相关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到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在日常教学中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试题中简单的语言应用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常规应用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地运用所学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并使其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达到这个培育的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来,通过创设的教学情境,带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具体的语言使用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有效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的。此外,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强,因此,老师要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特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
例如,在《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的阅读,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具体内涵,所以教师要进行适当地课程引入,利用现代技术,播放相关短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通过在课堂上播放有关这一课的图片和视频,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由学生扮演廉颇、蔺相如,对着书本上的内容说上几句,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
(三)强化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自觉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交流,并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交流策略。使教师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他们进行相关的思考,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和不同的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各种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从而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其综合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
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是所有老师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地指导学生去体会语文学科知识中的美,培养学生对文章和相关诗歌的鉴赏能力,让他们学会去欣赏,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生因为年纪太小,仅凭自己的能力很难对各种文学作品中的美进行正确的解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带动学生情绪,采用短片及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包含丰富情感的语言来进行课文朗读,从而更好地欣赏文章,体验文章中蕴含的美感。比如,在进行《题西林壁》一课的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去读这篇文章,通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一诗句,使学生对庐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初步阅读和鉴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庐山美景,表达自己对庐山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欣赏与欣赏,进而增强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理解。
结语:总的来说,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讲授形式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探索。教师要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到自我教学过程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摒弃以往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将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融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科知识的有效传授,帮助学生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勇 . 关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J]. 文理导航(下旬),2021(12):49。
[2] 汪荣 .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J]. 读写算,2020(32):134。
[3] 张强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