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针灸;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脑血流
正文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颈椎病,主要指椎动脉受到压迫及刺激,进而出现供血不足而导致眩晕、颈部疼痛等症状,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较大[1]。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中药口服、针灸治疗、推拿等[2],均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观察针灸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选取我院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女为21例、18例,年龄33至75(54.38±3.28)岁,病程1至75(43.28±4.39)个月,观察组男、女为20例、19例,年龄34至74(53.11±3.63)岁,病程1至73(42.11±4.27)个月。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意识清醒且活动正常;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心、肝、肾重要脏器疾病;其他类型颈椎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进行颈部推揉,时间为3至5min,缓叩背部左右位置30下。采用一指禅推法禅推患者颈项,时间为5min,然后弹拨项韧带,时间为1min,双滚推拿肩部及背部,时间为5min,推拉推拿颈部及肩部,时间为1min。在以上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将其肩部充分暴露出来,选取穴位,凤池、肩井、天柱、后溪、百会等,先使用酒精进行消毒,然后选择0.3mm×40mm毫针针刺以上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将针拔出后按压30s,2天1次,1次治疗后间隔10天再进行下1次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头痛、眩晕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有效(头痛、眩晕等症状有改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脑血流情况:PSV、TMPV、PI、RI。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
),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效果:观察组(94.87%)高于对照组(79.9%),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对照组(n=39) | 12(33.33) | 19(48.71) | 8(20.51) | 31(79.49) |
观察组(n=39) | 17(43.59) | 20(51.28) | 2(5.13) | 37(94.87) |
| - | - | - | 4.1294 |
P | - | - | - | 0.0421 |
2.2脑血流情况对比
观察组PSV(60.37±13.46)cm/s,TMPV(26.39±4.26)cm/s,PI(0.66±0.18)cm/s,RI(0.54±0.07)cm/s,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2。
表2 脑血流情况对比(cm/s)
组别 | PSV | TMPV | PI | RI |
对照组(n=39) | 52.45±13.29 | 24.13±3.85 | 0.90±0.31 | 0.71±0.15 |
观察组(n=39) | 60.37±13.46 | 26.39±4.26 | 0.66±0.18 | 0.54±0.07 |
t | 2.6148 | 2.4579 | 4.1811 | 6.4136 |
P | 0.0108 | 0.0162 | 0.0001 | 0.0000 |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存在颈部疼痛、发作性眩晕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肢体麻木、恶心呕吐反应,以上症状的出现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密切联系[3]。椎动脉型颈椎病病程长且治疗慢,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久而久之,患者以消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来说,早期治疗对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治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中,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94.87%)高于对照组(79.9%),P<0.05,观察组PSV(60.37±13.46)cm/s,TMPV(26.39±4.26)cm/s,PI(0.66±0.18)cm/s,RI(0.54±0.07)cm/s,与对照组相比,P<0.05。本研究中,给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针灸治疗,针灸治疗能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使血管阻力减小,缓解血管神经痉挛,进而改善脑部供血[4]。主要原因为针灸治疗针对部分穴位,能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作用。针刺穴位,能有效扩张血管,使血流速度加快,有利于水肿吸收,使患者局部炎症反应得以有效改善,尽可能减少椎动脉受到来自软组织的刺激[5]。并且针灸治疗能激发神经体液调节,改善椎-基底动脉脑部供血情况,进而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
所以,给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治疗效果好,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沈羽思.针灸联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5):3951-3954.
[2]程肖芳,曹雪梅,刘书田.内热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改良ESCV评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3):34-36.
[3]黄蓬辉,颜景,陈燕雪.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12(12):3114-3116.
[4]王艳富,马朝阳,李凌霄,等.改良针刺单/双侧人迎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对患者血浆NPY与UⅡ浓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8,38(05):23-27.
[5]程浩文,师彬,王涛,etal.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11):137-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