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PCI术后抗栓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李宙童 王晓明 陈奕纬 徐宗雨通讯作者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0001

摘要

目的:研讨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抗栓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5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予以随机建组,将45例仅接受阿司匹林抗栓者归于对照组,另45例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抗栓者归于观察组,以心功能、凝血功能与不良心血管事件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用药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升更明显,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LVESV与LVEDV)降低更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更长,纤维蛋白原(FIB)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总占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PCI患者的术后抗栓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并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关键词

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心功能;凝血功能

正文


冠心病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属于较高发的一类,并且近些年伴随社会老龄化加快,该病的患病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多的态势。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复通已堵塞的心肌血管,改善血流灌注,是临床公认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易因血小板凝集等造成无复流,进而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1]。因此,对于接受PCI术救治的冠心病患者,术后辅以适当的药物抗栓也具有重要意义。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均属于抗血小板药物,二者在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等方面均有确切作用[2-3]。鉴于此,本研究以20238-20252月入住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重点就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两药联用的抗栓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的90例观察对象资料整理自20238-20252月,均经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PCI术治疗。参照随机数表法,将纳入对象划分至2组,其中45例归于对照组,包括25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最高73岁,最低48岁,中位年龄值(59.89±6.72)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10个月,中位病程值(3.72±1.38)年。另45例归于观察组,包括27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最高74岁,最低47岁,中位年龄值(60.12±6.85)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11个月,中位病程值(3.76±1.41)年。统计2组间的基线病例信息,如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5)。

1.2 病例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同冠心病的判定标准[4]吻合;(2)存在PCI手术适应证;(3)意识清醒,且具备良好的认知及交流能力;(4)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临床试验的开展目的、流程等清楚,并已签字同意参与。排除标准:(1)入组前经药敏测试,发现对此次用药过敏,或以往出现过药物过敏者;(2)存在肝功和/或肾功异常者;(3)患有肿瘤疾病者;(4)与血液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并发者;(5)配合性较差,中途离开者。

1.3 方法

两组均接受PCI术治疗,并于术后接受常规对症处理,包括补液、吸氧以及控制感染等措施。在此条件下,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产自拜耳医药保健公司,国药准字H20130340)用药,每次药量用100mg,每日1次,共使用1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条件下加用替格瑞洛(产自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20)服用,每次药量用90mg,每日2次,共使用12周。

1.4 观察项目

1)心功能:在用药前、后,通过超声心动图完成对组间心功能指标的测定,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3项。(2)凝血功能:在用药前、后,通过抽取静脉血样3mL,并在肝素抗凝后,利用血凝分析仪完成对组间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3项。(3)不良心血管事件:统计组间出现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衰、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4.0执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通过±s”显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显示,使用卡方χ2)检验,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的心功能评估分析

用药前,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LVEFLVESVLVEDV)的检测结果未见差异(P0.05);但用药后,观察组的LVEF值提升相较于对照组更明显,LVESVLVEDV值相较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详见表1

1 两组间的心功能评估分析(±s

组别

LVEF%

LVESVmL·m2

LVEDVmL·m2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观察组(n=45

51.24±6.58

60.52±5.97

60.78±8.98

47.24±7.23

128.94±23.52

107.46±15.84

对照组(n=45

52.09±7.11

56.83±6.32

60.97±9.11

52.09±8.17

129.26±25.18

116.87±20.02

t

0.588

2.847

0.099

2.982

0.062

2.472

P

0.557

0.005

0.920

0.003

0.950

0.015

2.2 两组间的凝血功能评估分析

用药前,两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APTTPTFIB)的检测结果未见差异(P0.05);但用药后,观察组的APTTPT值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延长,FIB值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2

2 两组间的凝血功能评估分析(±s

组别

APTTs

PTs

FIBg/L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观察组(n=45

27.41±3.02

35.43±3.75

10.23±1.29

14.75±1.73

5.34±0.67

3.17±0.54

对照组(n=45

27.50±3.13

32.08±3.30

10.25±1.32

12.89±1.58

5.38±0.72

4.01±0.69

t

0.138

4.498

0.072

5.325

0.272

6.431

P

0.889

0.001

0.942

0.001

0.785

0.001

2.3 两组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评估分析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总占比明显减少(P0.05)。详见表3

3 两组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评估分析 [n(%)]

组别

心绞痛

心衰

心源性休克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总计

观察组(n=45

12.22

12.22

00

00

24.44

对照组(n=45

24.44

36.67

12.22

24.44

817.78

χ2





4.050

P





0.044

3讨论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医学界多认为与基因遗传、过度肥胖、高龄、吸烟以及高血压等因素相关[5-6]。在该类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大量脂类物质聚积于冠脉内壁,易导致粥样化斑块形成,冠脉血管变窄甚至堵塞,冠脉供血无法满足心肌正常代谢需求,进而发生心肌组织缺血性坏死,最终诱发本病[7]PCI术可在短时间内重建血运,改善冠脉血流灌注,在挽救冠心病患者的生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机械性挤压也会对血管内膜造成一定损害,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机体凝血异常、血小板凝集等,进而造成血管无复流,给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带来严重影响[8]。阿司匹林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抗凝药物,在抗血小板凝集方面具有较强作用,并可通过防止血小板活化,干扰血栓生成,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抗栓治疗有确切效果[9],但研究实践发现,本品单一用药作用有限[10],因此仍需探索更有效的抗栓方案。

替格瑞洛是一种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滞药,属于第三代溶栓药物,其主要可通过对血小板内相关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干扰血小板膜糖蛋白复合物与腺苷二磷酸受体Adenosine Diphosphate ReceptorADP的结合,从而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达到抗栓的目的;同时,替格瑞洛还存在起效迅速、抗栓作用强、无需通过肝脏代谢等特点,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带来血小板骤降的问题,安全性较有保障[11]。本研究观察发现,观察组经此两药联用后,LVEF值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明显提高,LVESVLVEDV值与FIB值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APTTPT明显延长,而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总占比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5);表明在冠心病PCI患者术后应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方案抗栓,相较于单用阿司匹林更有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凝血功能改善,同时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与徐新利等[12]报道观点也存在较大相似度。究其原因,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均具有较强效的抗血小板凝集、抗栓效果,但作用机制不同,前者主要通过阻断血小板活化的血栓素依赖性途径发挥作用,而后者主要通过干扰ADP与血小板表面相关受体的结合发挥效果,二者联合用药,能够协同增强抗血小板作用,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和减少血栓形成,为患者心功能的尽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并起到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PCI患者的术后抗栓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并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许炜,周天坤. 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J]. 系统医学,2023,8(22):104-106,114.

[2] 党安建,刘兆捷,李嘉晨,. 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工程,2024,31(12):1505-1506.

[3] 陈思璇.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23):96-98,105.

[4] 黎鹏. 替格瑞洛预防冠心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作用分析[J]. 中外医疗,2022,41(31):149-152.

[5] 满晓娟. 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MPARPRUIL-6TNF-α及CRP水平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13):44-46.

[6] 肖大刚.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9):18-20.

[7] 刘卫强.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婚育与健康,2024,30(13):64-66.

[8] 王胜敏,刘永刚.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4,36(9):15-18.

[9] 陈宏志.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凝血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9):1399-1400.

[10] 李乾坤.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凝血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5):6-9.

[11] 周伟娟,程鹏. 替格瑞洛联合氢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5,47(3):676-678.

[12] 徐新利,白利东,韩建伦. 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替格瑞洛防治冠心病PCI术后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对心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6):63-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