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排石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
摘要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排石中药;临床疗效
正文
泌尿系结石属于临床中常见泌尿系统病症,疾病发生率逐年提升,目前已然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从流行病学研究来看,泌尿系结石的疾病发生率约为150/10万,疾病复发率在50%以上,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威胁,同时还会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1]。泌尿系结石主要是以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等疾病表现为主,如果缺乏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肾积水甚至肾衰竭。近些年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因为具备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势,依然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技术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3]。但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具体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部分患者存在结石残留、排石速度缓慢,术后疼痛感较强,同时疾病复发率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研究开始关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期间的辅助治疗方法,其中中医药因为具备整体调节、副作用少以及能够促进排石等特征,在泌尿系结石的综合治疗方面具备良好应用前景[4]。有研究认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淋排石等作用的中药方剂能够有效促进碎石后残余结石的排出,缓解术后不适症状,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5]。对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9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排石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9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入选患者45例,男女各28例、17例,年龄区间31~56岁,平均年龄(42.51±4.51)岁,结石最小3mm,最大15mm,平均(9.43±2.05)mm,结石位置肾32例、输尿管13例。对照组入选患者45例,男女各30例、15例,年龄区间30~58岁,平均年龄(44.15±5.32)岁,结石最小4mm,最大16mm,平均(9.67±2.24)mm,结石位置肾29例、输尿管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结石直径6-15mm;首次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无泌尿系统手术史;肾功能指标基本正常;无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可配合治疗及随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多发性双侧肾结石;合并泌尿系肿瘤;存在活动性尿路感染;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对中药成分过敏者;严重心肝肺疾病;依从性差不配合随访。
1.2方法
对照组单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采用Dornier Compact Delta II 型碎石机,在局麻麻醉下进行治疗,基于B超联合X线引导定位。治疗参数如下:冲击波频率60~80次/分钟,电压强度12~18 kv,治疗次数每例患者不超过3000次,单次治疗控制在40分钟以内。术后嘱咐患者多喝水保持适当运动,同时要求患者在术后定期复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应用排石中药,基础药物方剂金钱草 30g、海金沙 15g(包煎)、鸡内金 10g、石韦 15g、王不留行 15g、牛膝 12g、泽泻 10g、茯苓 15g、甘草 6g。根据中医辨证可适度加减,对于湿热偏重患者添加黄柏10g、车前子10g,对于气滞血瘀患者添加川芎10g、延胡索10g。所有药物均基于中药房统一煎制并封装。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服用4周。
1.3观察指标
(1)结石排出效果。在术后1周、1月时采用B超检查,显示结石完全清除则判断为排出。排石时间统计从治疗开始到结石完全排出体外的时间。
(2)疼痛评分。在治疗前、术后24小时、7天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10分)进行疼痛感评价。
(3)不良反应与复发。统计患者在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血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结石排出效果比较
观察组术后1周与1月时的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排石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结石排出效果比较(±s)
指标 | 术后1周 | 术后1月 | 排石时间(d) |
观察组(n=45) | 37(82.22) | 42(93.33) | 4.16±0.25 |
对照组(n=45) | 27(60.00) | 34(75.56) | 6.55±0.31 |
t/x2 | 6.211 | 5.871 | 4.502 |
P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疼痛评分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疼痛评分对比(±s)
指标 | 治疗前 | 治疗后24h | 治疗后7天 |
观察组(n=45) | 7.81±1.20 | 2.22±0.81 | 0.62±0.41 |
对照组(n=45) | 7.62±1.40 | 4.12±1.31 | 1.81±0.61 |
t | 1.355 | 4.223 | 3.234 |
P | >0.05 | <0.05 | <0.05 |
2.3两组不良反应与复发率对比
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与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不良反应与复发率对比
指标 | 不良反应 | 术后6月复发率 | |||
肉眼血尿 | 恶心呕吐 | 输尿管梗阻 | 发生率 | ||
观察组(n=45) | 4(8.89) | 2(4.44) | 1(2.22) | 7(15.56) | 3(6.67) |
对照组(n=45) | 9(20.00) | 5(11.11) | 2(4.44) | 16(35.56) | 10(22.22) |
x2 | - | - | - | 13.572 | 9.661 |
P | - | - | - | <0.05 | <0.05 |
3.讨论
泌尿系结石属于常见且容易复发的泌尿系统病症,治疗目标在于快速清除结石、缓解疾病症状、预防并发症以及降低疾病复发率。近些年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因为具备微创、安全、操作简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尿路结石的治疗,但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容易存在结石残留、排石缓慢、疼痛持续以及较高复发率风险,所以探讨一种积极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属于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6-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周与1月时的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排石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证明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基础上加用中药可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这一结果原因可能和中药促进输尿管蠕动、增强肾盂压力有关,能够加速残余结石的排出。另外,中药中金钱草、海金沙等成分具备溶石效果,有助于小颗粒结石的溶解和排出,减少残留结石的发生。另外,观察组排石时间更早也证明了中药在促进排石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结石滞留导致气机阻滞、湿热内蕴属于引发疼痛和炎症的主要原因。采用具备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淋排石功效的中药方剂,能够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尿液排出,从而加快结石下行速度[8-9]。从本研究中所用的方剂来看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属于经典排石三药,具备软坚散结、促进结石排出、利尿通淋的功效,其中金钱草含有多种黄酮类、三萜类成分,能够发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减少痉挛的作用,有利于结石顺利排出。海金沙属于药典收录利石中药,具备减少草酸钙结晶聚集以及促进晶体排出的效果。鸡内金的作用在于消积化石,可以保障小颗粒、砂状的结石能够顺利排出[10]。石韦、王不留行、牛膝等药物能够发挥活血利水、清热止痛的作用,对于减轻泌尿道局部充血和炎症反应有着明显促进作用,再加上王不留行、牛膝等具备改善肾小管通透性、促进尿液排泄等药物进行协同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结石下行速度,促进结石快速排出[11]。
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证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中药的联合治疗在缓解疼痛方面更具优势,一方面中药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组织水肿和神经末梢敏感性。另一方面活血化瘀类的中药能够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因为缺血缺氧引起的疼痛反应[12]。
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与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证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中药的结合应用能够进一步避免不良反应风险,达到对结石复发风险的控制,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中药具备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减轻碎石过程中造成的黏膜损伤,减少出血风险。另外,中药的应用能够调节体内代谢环境,减少钙、草酸、尿酸等结石形成物质的沉积,在抑制晶体成核与聚集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延缓新结石的形成。中药中部分药物具备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在用药后可以促进肾脏排泄功能,以此维持尿液中酸碱值的稳定性,从而保障患者的远期疗效[13]。
虽然本研究基本证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是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小,随访时间只有6个月,仍然无法全面评估远期疗效及复发情况。其次,中药配方虽然能够为基础方加减,但是个体化调整可能影响疗效一致性。今后临床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结合尿生化、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深入探讨中药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更充分的证据支持。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排石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可显著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排石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云,肖先芸,李毓镕.嵌顿性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应用中药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40(9):1709-1711.
[2]吴达如.S.T.O.N.E系统评价中药对泌尿系结石碎石术后结石清除率的影响[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24.
[3]曾庆维.中药排石汤剂辅助体外物理振动排石在尿石症术后残留结石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4,24(17):103-105,117.
[4]叶晓平.中药健脾利胆汤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35(6):831-832,838.
[5]陈潇,贺双,李岳辉.全息刮痧联合中药烫熨对泌尿系结石性肾绞痛的护理效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5):159-162.
[6]周岚.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膳食干预对输尿管结石术后便秘的预防作用[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4,16(4):281-283.
[7]文晶晶,黄桂红,阳玉晶,等.自拟中药方治疗下焦湿热型泌尿系结石62例[J].西部中医药,2023,36(12):103-105.
[8]吕春艳,钱昌盛,魏丹霞.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32(4):80-85.
[9]候隽杰,战伟,赵雪,等.中药结合头部经络穴位按摩护理对老年肝胆结石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4):166-168.
[10]廖潇.中药热奄包对输尿管结石病人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3,21(24):3394-3396.
[11]李鑫,陈仲萍.中药排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14):48-50.
[12]轧乃茹.中药排石汤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3,42(4):37-38.
[13]梁健峰,许北勋,许锦蜂,等.超微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联合中药排石治疗肾结石30例[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13):1841-1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