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治中应用血液生化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的有效性评价
摘要
关键词
糖尿病;生化检验;血液流变学
正文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的慢性疾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1]。若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规范治疗干预,可损害眼、肾等重要脏器组织,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2]。因此,糖尿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血液生化检验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是糖尿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血液生化检验可以反映患者的血糖等生化指标,为糖尿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3]。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则可以了解血液的流动性、黏滞性、聚集性等流变特性,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和血液高黏滞状态,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4]。然而,传统的单一检测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不能完全反映糖尿病患者的全面状况,故将血液生化检验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相结合,综合评价糖尿病患者的状况,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入选起始与截止时间:2023年8月-2024年7月,样本容量:本院收治5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观察组中经对男、女性别构成统计,为27:23,经对年龄区间统计,介于36~65岁,平均(52.64±6.13)岁。对照组中经对男、女性别构成统计,为26:24,经对年龄区间统计,介于34~65岁,平均(51.89±6.20)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可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生化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具体过程: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静脉血,离心,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并记录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全血粘度(CPAP)、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PCV)、红细胞聚集指数(RAI)、血小板聚集率(PA)、纤维蛋白原(FIB)。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对比两组FBG、HbA1c、CPAP、PV、PCV、RAI、PA、FIB水平。
1.3.2观察对比未合并、合并相关并发症糖尿病患者FBG、HbA1c、CPAP、PV、PCV、RAI、PA、FIB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数据储存库,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达,不同组别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达,不同组别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当P值<0.05时,认为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FBG、HbA1c、CPAP、PV、PCV、RAI、PA、FIB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组别 | n | FBG(mmolL) | HbA1c(%) | CPAP(mPa/s) | PV(mPa/s) | PCV(L/L) | RAI | PA(%) | FIB(g/L) |
观察组 | 50 | 11.24±2.01 | 9.42±1.13 | 5.74±1.13 | 3.25±0.47 | 0.68±0.22 | 9.22±1.47 | 48.69±5.33 | 446.32±25.25 |
对照组 | 50 | 4.59±0.66 | 4.79±0.52 | 3.02±0.48 | 1.31±0.26 | 0.41±0.13 | 3.56±0.51 | 31.28±2.64 | 352.19±18.98 |
t值 | -- | 22.224 | 23.320 | 15.666 | 25.540 | 7.471 | 25.722 | 20.697 | 21.071 |
P值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未合并、合并相关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合并相关并发症糖尿病患者FBG、HbA1c、CPAP、PV、PCV、RAI、PA、FIB水平均较未合并相关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更高(P<0.05)。见表2。
表2未合并、合并相关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组别 | n | FBG(mmolL) | HbA1c(%) | CPAP(mPa/s) | PV(mPa/s) | PCV(L/L) | RAI | PA(%) | FIB(g/L) |
合并并发症 | 19 | 13.69±1.53 | 12.42±1.74 | 6.69±1.02 | 4.04±0.85 | 0.80±0.21 | 10.89±2.13 | 57.59±5.38 | 595.63±32.38 |
未合并并发症 | 31 | 9.43±1.12 | 9.69±1.25 | 4.55±0.71 | 2.23±0.45 | 0.65±0.18 | 8.48±1.30 | 40.58±3.96 | 541.77±25.28 |
t值 | -- | 11.342 | 6.448 | 8.746 | 9.853 | 2.684 | 6.239 | 12.846 | 6.566 |
P值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10 | 0.000 | 0.000 | 0.000 |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5]。在当前医疗实践中,对于糖尿病的评估和监控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还需要更深入全面的生物学检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评估,以判断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和潜在并发症的风险。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不同病情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存在明确差异(P<0.05)。结果提示血液生化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确切。FBG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其水平升高提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的存在,通过FBG的监测,可以初步判断糖尿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6]。HbA1c是评估糖尿病长期控制情况的重要参数,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指导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7]。CPAP反映血液的流动性,糖尿病患者CPAP常升高,容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因此,监测CPAP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8]。PV反映血浆中的溶质成分对血液流动性的影响,与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9]。PCV反映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体积比例,对于判断糖尿病患者的贫血状态以及评估血液流变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10]。RAI、PA反映红细胞的聚集程度和血小板的活化状态,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和血栓形成风险密切相关[11]。FIB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其水平升高提示血液高凝状态,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关[12]。
综上,通过结合血液生化检验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可以全面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血管病变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玉平,王爱军,张清松.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效果的分析[J].系统医学,2024,9(16):64-66+70.
[2]陈龙泉.分析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采取血液生化检验的综合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12):84-87.
[3]孟洁,张丽媛.空腹血糖和血脂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生化检验中的应用[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4,16(01):28-31.
[4]杨丽丽,李晓晶,胡毕斯哈拉图,等.红细胞循环调节作用与糖尿病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3,28(04):399-402.
[5]GBD 2019 Blindness and Vision Impairment Collaborators; Vision Loss Expert Group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Causes of blindness and vision impairment in 2020 and trends over 30 years, and prevalence of avoidable blindness in relation to VISION 2020: the Right to Sight: an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 Glob Health.2021 Apr;9(4):e408.
[6]王振强,张淑芳,吕树泉,等.参黄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3,27(06):1249-1252.
[7]冯英杰.糖尿病诊治中血液生化检验结合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01):46-49.
[8]高夕红.前列地尔注射液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炎症因子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3):196-197.
[9]徐永祝.二甲双胍恩格列净使用剂量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3,24(11):1663-1666.
[10]尚俊良,王广宇,石春红,等.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Wanger分级与红细胞压积、白蛋白、红细胞压积和白蛋白差值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1):72-75.
[11]陶钧.益气养阴活血方结合西医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01):46-48.
[12]刘石琳,彭栋,王霞,等.超声测量踝肱指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4,10(09):1061-1065.
课题名称,泰安市科技创新计划
课题号:张辉2021NS255,宗玉龙2023NS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