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IgM抗体联合NLR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黄流巧1 李 玲2 韦荣昌3 何筱玲4 吴晓霞5

柳州市融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400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儿童支原体肺炎(MPP)在实施MP-IgM抗体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在2021年1月份-2023年12月份被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100例为研究样本(观察组);同时将100例 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在分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MP-IgM抗体检测,然后比较各项指标检测水平,MP感染预测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对MP-IgM抗体、NLR以及两项检测联合检测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 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两组中,观察组的NLR数值明显更高,且差异显著(P<0.05)。在对患儿进行MP感染回顾分析中可以得知,NLP水平检测明显高于MP-IgM抗体,但是两者均可以作为支原体肺炎病症的诊断依据。相较于单一检测,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更优,这意味着其更适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P<0.05)。结论 与单一检测技术相比,MP—IgM抗体+NLR检测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确保支原体肺炎患儿能够及时获得治疗,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MP-IgM抗体;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

正文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合同编号: Z20210901

引言

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本病是因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MP)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多数患儿会伴有咳嗽、发热、呼吸急促、乏力疲倦等症状,如不及时予以治疗,则会进展为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肺炎支原体属于比较常见的致病菌,有比较强的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所有肺炎患儿中的占比约为10%,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会导致患儿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1]。该病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肺炎支原体在发病前2-3天逐步聚集于呼吸系统,然后释放出大量的毒性物质损害呼吸道[2]。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类疾病大多是通过接触传染,不会侵入肺实质中。病原体首先黏附在机体组织的上皮细胞表面,之后大量增殖以抑制纤毛活动,破坏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发病后,机体对病原体及代谢物等发生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下,患儿会出现体液免疫;成年人身体发育完全,抗病能力强,故而不易出现这类疾病。但是幼儿群体因为身体正处于发育中,身体中各项功能不是十分健全,在血清中没有相应的抗体,因而发病风险较高[3]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份-202312月份三年中的儿科支原体肺炎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分为两个小组,其中100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设为观察组,另外100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患儿在1-15岁之间,平均(7.00±1.23)岁。纳入研究的样本中,男120例,女80例。由此可见,两组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纳入标准 :参考《实用儿科学》的标准,同时结合外显症状以及患儿的肺部体征、X 线检查结果,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医师确诊为支原体肺炎; 通过鉴定培养法对该病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男女比例适中,儿童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具有较高的依从度、配合度。排除标准: 伴有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与人沟通;伴有昏厥等危重患儿;资料不齐全;配合度不高;伴有呼吸系统其他感染性疾病;近期接受过其他抗生素治疗。

 

1.2方法,

对于最终纳入研究的患儿,分别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血2管。两个样本中,紫色EDTA抗凝管用于血常规检测,另一橙色促凝管用于MP-IgM抗体检测。将橙色促凝管用离心机离心进行血清分离,分离之后迅速放置到-30℃进行低温储存,采用的是免疫荧光法对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进行检测,检测使用的试剂盒均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试剂盒。同时严格按照血常规操作规程对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进行检测。

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使用无菌咽拭子对患儿咽喉部位分泌物进行采取。肺炎支原体鉴定:首先将培养基及药敏条从冰箱拿出放置室内恢复室温后吸取100ul培养基并小心转移至Control孔,接着将标本接种于剩余培养基中,充分混匀。上述步骤完成后,继续将含有标本培养基加入其余孔中,在这个过程中,需确保每孔100ul。之后,于各孔小心滴加无菌石蜡覆盖液面,并进行药敏条加盖;将其放入36℃孵育箱中孵育,密切观察颜色变化情况。若结果显示培养基由红色变成清亮的黄色,意味着存在病原体生长。

1.3观察指标 该病原体的鉴定培养中,首先借助干净、无菌的咽拭子采取分泌物。肺炎支原体鉴定:首先将培养基及药敏条从冰箱拿出放置室内恢复室温后吸取100ul培养基并小心转移至Control孔,接着将标本接种于剩余培养基中,充分混匀。上述步骤完成后,继续将含有标本培养基加入其余孔中,在这个过程中,需确保每孔100ul。之后,于各孔小心滴加无菌石蜡覆盖液面,并进行药敏条加盖;将其放入36℃孵育箱中孵育,密切观察颜色变化情况。若结果显示培养基由红色变成清亮的黄色,意味着存在病原体生长。

 

本次研究中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IgM抗体和NLR水平(作为自变量),将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

MP感染视为因变量,构建相应的回归模型。之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发现IgM抗体和NLR数值越大,提示患儿患有MP感染的风险越大,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LR每增加一个单位,MP感染风险增加1.4倍,根据以下数据显示,IgM抗体和NLR数值检测结果可以作为预测MP感染的指标进行诊断。

观察单项IgM抗体、NLR水平以及联合检测指标三项数值进行比较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获取的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9.0软件予以处理。不同类型的资料采用差异化统计方法。比如,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时实施t检验,以0.05为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显著。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计并实时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IgM抗体和NLR水平数值

观察组患儿IgM抗体和NLR水平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下表。

 

1 两组IgM抗体和NLR水平变化(±s)

组别

例数

NLR

IgM抗体

1:80

1:160

1:320

对照组

100

3.5±0.5

5050.00

3636.00

1414.00

观察组

100

5.9±1.7

2020.00

2222.00

5858.00

统计量

——

t=10.264

X2=19.780

X2=4.760

X2=42.014

P

——

0.000

0.000

0.029

0.000

2.2 MP感染预测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gM抗体低于NLR数值,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

2 MP感染预测相关因素回归分析(±s)

组别

β

SE

Waldx2

P值

OR值

95%CI

IgM抗体

0.005

0.004

6.157

0.015

1.008

1.001-1.013

NLR水平

0.341

0.122

7.594

0.007

1.412

1.103-1.785

2.3比较IgM抗体、NLR水平以及联合检测特异度和灵敏度

对比分析可知,NLR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IgM,而二者联合检测效果优于单一检测,,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下表。

3 不同检测方法特异度和灵敏度对比[n=100(%)]

组别

灵敏度

特异度

IgM抗体

7035.00

5226.00

NLR水平

10251.00

10050.00

联合检测

19698.00

18492.00

 

3讨论

3.1 目的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本病易诱发重症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大的身体危害性。同时其会影响患儿心理健康,亦给患儿家属带来巨大身心压力。然而,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给临床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目前的医学界认为,肺炎支原体导致的病因主要和MP入侵以及黏附机制、免疫学和直接细胞损伤有着明显关联,在肺炎支原体入侵的过程中,会在患儿的呼吸道表面进行吸附,同时躲避吞噬和清除,对患儿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行侵蚀,长时间存活在患儿身体汇总,会直接影响患儿的细胞,导致炎症反应发生,在MP感染之后对患儿免疫系进行损害,从而造成患儿免疫力功能减弱,引发其他病症[4]MP-IgM抗体是在患儿出现支原体感染之后,有免疫系统B细胞所识别的Ag分泌免疫球蛋白,在患儿发病后的7天内可以检测出来,在血清检测中可以用于多项感染指标的检测,并且根据相关研究证实,MP-IgM抗体滴度越高的情况下,患者出现肺外体征越多,MP-IgM抗体高滴度支原体肺炎患儿在临床中的表现和症状越明显同时病情就越加的严重[5]IgM抗体一般是一种保护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性;其主要存在于生物体的血液当中,能够有效的抑制菌血症。故而,进行MP-IgM抗体的检测,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这种抗体在免疫应答中最先分泌,尤其机体感染病毒的初期阶段分泌量极大,之后逐步减少,故而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诊断中进行应用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但是该种抗体在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中,相对反应较弱,所以在检测中容易存在误差现象[6]NLR指的是血常规中的中性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R水平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明显高于IgM抗体检测结果,作为支原体肺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可以有效的将疾病进行检测,但是该检测结果同样有着一定限制,所以MP-IgM抗体和NLR水平联合检测,能够较大程度的增强检测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以便于及时识别、发现病原体,减少误诊的可能性[7]。联合检测可以在早期对支原体肺炎进行检测,同时将后续治疗效果进行提高,保证患儿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减少该病症的传染,有效的预防支原体肺炎的感染,将临床治疗难度进行减小[8]

3.2 价值

MP是一种原核细胞微生物,其基因组虽较小,但包含生存和致病所需的基本基因,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近些年MP感染不断的上升,导致儿童群体中经常出现支原体肺炎病症,同时该病具有着一定的传染性,在患儿出现该病症的初期没有进行及时治疗,会导致患儿病症不断加重,最终导致患儿出现死亡现象[9]。同时该病症具有一定的传播性,会降低儿童身体中的免疫力,诱发儿童出现呼吸道等严重并发症,患儿在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NLR是临床中快速反应患儿免疫炎症状态的常用指标,同时血清支原体IgM抗体是支原体肺炎儿童中常用实验诊断指标,将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有效的将患儿支原体肺炎症状进行显现,同时保证一定的准确率,减少患儿在诊断中出现误诊的情况,有效的提升患儿治疗效果[10]

3.3 总结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该病的发作会诱发患儿出现多种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同时导致患儿出现肾炎以及心肌炎等并发症,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对支原体肺炎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多少都会有着一定的缺点,造成早期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得准确度欠佳,但是通过联合MP-IgM抗体和NLR检测,可提高患儿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患儿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冯健青, 贾清政, 许丽超,等. 咽拭子和血清核酸及抗体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2, 32(7):5.

[2] 关海燕, 高彪.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CD64指数,NLR水平与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相关性[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20, 14(4):6.

[3] 纵雪峰, 种丽芳, 刘道路,等. PCT,CRP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表达及与MP-IgM抗体的关系[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 12(7):5.

[4] 张永娟, 昝丽娜, 孙峰,等. NLR和CRP在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5):3.

[5] 富琤, 沙俊. 肺炎支原体IgM,IgG和血清CRP,PCT水平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疗中的检测价值[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0, 35(2):4.

[6] 吴娟, 顾倩, 王松林,等. 支原体抗体滴度Mp-IgM与MP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 19(10):4.

[7]杨红叶.分子检测和血清学指标检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03):69-71.

[8]冯健青,贾清政,许丽超,等.咽拭子和血清核酸及抗体检测在儿童支原体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07):1101-1105.

[9]袁晓旭,贾春梅,姜采荣.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21,39(11):855-859.

[10]郝金斗,周启新,董国庆,等.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J].新医学,2019,50(11):863-867.


...


阅读全文